王秋蘭
【摘要】 伴隨移動網絡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移動支付在消費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消費者,與此同時,也提高了支付便捷性。本文從移動支付的概念、特征出發,探討其在高速公路收費系統中的應用設計及基本構成。
【關鍵詞】 移動支付 高速公路 收費系統
當前,我國高速公路收費主要是現金支付,但非現金支付也不斷增加,比如:ETC、預付卡等,該種方式更為便捷,節省時間,可有效提升高速收費效率。近年來,隨著移動網絡技術發展及智能終端的日益普及,移動支付發展迅速,其作為非現金支付在高速公路收費系統中逐步應用開來,大幅提升了收費服務水平,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移動支付的概述
所謂移動支付,就是用戶通過移動終端為消費的商品或者服務賬款進行非現金支付的方式[1]。具體而言,就是消費者經移動終端設備、移動網絡直接或者間接性往第三方銀行金融機構發出支付指令出現的貨款支付和資金轉移行為,完成移動支付。與現金、其他非現金支付方式相比,其具有以下特征:
1、用戶群體廣泛。據統計,截止2016年低,我國智能手機用戶已達到6.7億人,有著廣泛的移動支付群體基礎。尤其是移動支付制度化、規范化發展,未來基于近場通信(NFC)終端會日益普及,移動支付在所有支付方式中的占比會增大。
2、支付方便快捷。消費者可直接通過移動終端,比如:智能手機,就可快速完成支付,不需要攜帶現金,也避免了找零的麻煩,有效提升了支付效率,增強了用戶體驗。
3、功能更易拓展。基于移動網絡、智能終端的移動支付方式有著很強的拓展性,應用領域會不斷擴展,在公交、地鐵、高速公路等方面有著很廣的應用前景[2]。
二、高速公路收費系統中的移動支付
2.1基本概括
移動支付是新時期金融創新和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發展相結合的產物,是網絡經濟時代的重要支付手段。其產業鏈構成繁雜,涉及到多個利益方,包括網絡運營商、第三方金融機構、終端供應商、支付平臺、系統應用者等,需要相關方協作,才可形成相對完善的移動支付網絡。高速公路收費系統中的移動支付主要由收費中心、網絡運營商、金融機構、密鑰管理機構等構成[3]。其中,密鑰管理機構職責在建立統一、規范的密鑰體系,并負責密鑰的編制、發行、更新等工作;收費中心的職責就是負責終端發行、授權、資金結算;網絡運營商的職責就是發行、充值及有關支付服務;金融機構主要負責資金的清算及存管。
2.2應用分析
1、移動支付功能的開通。通常只需要用戶有一臺具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機,就可用手機號和支付賬戶關聯,實際是電子錢包,然后用戶通過網絡運營商建立的服務點、支付APP等方式完成充值就可進行支付。
2、高速公路收費應用。在高速公路收費中,移動支付主要用于繳納通行費繳以及服務區正常消費,用戶在上高速進入口收費站時需要領一張通行卡,在達到目的地的出口收費站時,收費系統會依照讀取通行卡的所記錄的入口站、路程等信息進行費用計算,然后用戶在收費外置終端直接“刷手機”,系統會自動自電子錢包扣費,完成繳費。高速公路出口交易流程如圖1。
如果用戶在服務區進行加油、維修車輛、購買商品等行為時,可直接用手機在商家終端支付費用,而終端會依照商家輸入的價格自手機錢包中扣除金額,完成支付。可以看出,移動支付可脫機完成,有助于保證交易獨立性,提高支付效率,且能夠保障用戶資金賬戶安全,因為在支付時需要用戶通過密碼確認,比如:數字、圖案或指紋。
3、資金結算。在為用戶提供移動支付前,高速公路路段、沿線服務區需要向聯網收費中心申請,由其授權并且要配置必要的移動支付POS終端[4-5]。而聯網收費中心則要負責收集、整理、匯總用戶的消費信息,為各路段、服務區提供資金結算,同時要定期對賬,但要為聯網收費中心所提供的服務給予相應傭金。聯網收費中心為用戶提供全面、詳細的消費清單,同時定期和路段業務、服務區商家、網絡運營商進行對賬,確保資金信息準確。
2.3系統支持
1、收費通道。高速公路收費要實現移動支付,需要對既有的人工收費車道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硬件上,需增移動支付終端,并要和車道工控機聯接;二是軟件上,增加移動支付有關交易邏輯,比如移動支付設備驅動、動態庫等,并要增加移動支付費用顯示軟件;此外,在高速公路服務區需建立移動支付終端,經無線通信和聯網收費中心傳輸信息。
2、路段收費系統。路段收費和收費站兩個系統需要增加移動支付有關業務的功能模塊,主要有移動支付監控、費用稽査、費用統計、報表編制及數據傳輸等模塊,以便對移動收費進行全面、系統的監控。
3、聯網收費中心系統。對于聯網收費中心,其作為高速移動支付的管理機構,需要在其業務系統中添加終端發行、管理及資金結算、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以達成移動支付授權、資金結算和有關參與方的對接。
4、結算中心系統。結算中心系統的改造,需要增設移動支付記錄查詢、統計及結算拆分等功能。同時,還需增設和移動支付平臺數據的接口、傳輸通信等功能,添加移動支付交易信息用戶查詢功能。
三、高速公路收費其他移動支付方式
3.1銀聯IC卡“閃付”
近年來,銀聯IC卡“閃付”在高速公路收費中有較廣應用,是一種符合我國金融標準的非接觸式移動支付方式,具備借貸記、電子貨幣等功能。其在高速公路收費中的使用流程:一是在車輛進到入口通道時出示IC卡,收費員在明確車型后,把車型、收費標準、其它入口等信息經外掛式讀卡器記錄到IC卡,在確認后開欄放行;二是在車輛進入出口通道時,將IC卡置于外掛式讀卡器前,收費員對讀取出來的信息進行確認,然后依照收費系統計算出來的費用額度計費、扣費,然后記錄到IC卡,確認后開欄放行,完成移動支付。
3.2二維碼支付
伴隨智能終端設備功能的增加、網絡通信技術的增強,二維碼在日常生活、消費中日益應用開來,如今已成為常見的信息傳輸載體。依照掃描方式差異,在移動支付中應用二維碼有主動和被動兩種支付方式。當前,中國銀聯及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均已提供被動碼二維碼掃描支付。被動掃碼支付僅僅需要消費者智能終端的二維碼信息,商家掃描后進行支付。其在高速公路收費中的應用流程:要求用戶通過手機端主動掃碼,讀取高速入口通道的信息,此種方式用戶在車內掃碼操相對不便,同時還需要收費站增加面向用戶的二維碼顯示設備,要求用戶手機保持在開機、聯網狀態,要求相對較高。如果應用二維碼支付作為單純的支付方式,單單在出口車道應用就可大大簡化流程,對系統改造也較小,操作上也便捷,具體流程:收費員選定車型-車輛壓線拍照-讀取入口信息-判斷車型是否相符-系統顯示費用-用戶掃碼付費-放行。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今社會的不斷發展之下,移動支付儼然成為了高速公路收費系統創新和發展的主要方向。但在實際應用上,需要基于產業優化和融合為導向,根據發展的實際情況,構建并完善安全的支付服務體系。與此同時,相關方要密切協作,為用戶提供更為便捷、貼心的支付服務,提高高速收費支付體驗。
參 考 文 獻
[1]張東亞.電子支付在高速公路收費系統的應用[J].時代金融,2016,(32):300.
[2]張斌.非現金支付方式在高速公路MTC收費中的應用與探討[J].中國交通信息化,2016,(09):95-96+102.
[3]潘勇.“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移動互聯網支付技術在高速公路中的應用[J].科技傳播,2015,(16):52+51.
[4]謝旭,柳超.基于移動基站高速公路收費系統設計[J].信息化研究,2012,(05):16-19.
[5]盧曉煜.手機支付在高速公路收費中的應用方案[J].公路交通科技,2012,(S1):91-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