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訊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近日,歐盟官方公報發布與食品接觸的塑料制品法規(EU)10/2011的修訂法規(EU)2017/752,再次加入6種授權使用物質,新增重金屬鎳的遷移限制,進一步明確了全面遷移的食品模擬物,并澄清之前法規中的詳細要求和修正了一些用詞表述。
本次的修訂法規(EU) 2017/752主要有五個方面的變化:
1、修訂及新增指定授權物質清單,刪除部分物質關于符合性驗證的注解“1”,增加了6種授權使用的物質;
2、對于新增物質α-生育酚乙酸酯,增加注解“該物質或其水解產物是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應驗證其是否滿足法規第11條第3點的要求”;
3、新增鎳的遷移限量。規定鎳的限值為0.02(mg/kg食品或食品模擬物);
4、修訂后進一步明確預期接觸各類食物的食品接觸制品全面遷移試驗指定的食品模擬物;
5、將(EU) 2011/10符合性聲明應包含信息中“食品接觸表面積和體積比”改為“經驗證的最嚴苛的食品接觸表面積與體積比”。
從此次新法規可以看出,歐盟對食品接觸產品的重金屬限量標準要求越來越嚴格,特別在塑料制品中增加了鎳的遷移限量。
鎳是一種常見的導致接觸過敏的金屬元素,衣物上的金屬鉚釘、按鈕、拉鏈及金屬牌等與人體有直接接觸的物品中鎳的存在可能引起人體過敏。歐盟一直對不銹鋼制品等金屬制食品接觸產品中鎳的遷移量有嚴格要求,此次在食品級塑料制品中增加鎳的遷移限量,這將無疑將對出口企業帶來更為嚴苛的產品檢測要求。
新規的實行和不斷更新升級將迫使企業加快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并付出更高的檢測成本。鑒于此,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食品接觸產品出口企業,歐盟(EU)10/2011法規是歐盟最嚴格也是最重要的食品級塑料制品法規,企業應跟蹤法規最新動態,在產品設計階段到量產階段都要進行科學的安全評估,盡早確保相關產品達到新規要求,規避質量風險。

同時完善質量過程管理體系,加強對原輔料采購及關鍵工序的動態監管,重點加大對風險敏感材料檢測力度,避免因不符合進口國要求而遭遇退貨,承受不必要的損失。
坦政府宣布從2017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塑料袋,但該禁令一直未有效執行。坦塑料制造商協會(PMAT)建議,希望政府批準繼續生產可在三個月內分解的生物降解塑料袋,而且認為,如果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將造成有關企業破產、員工失業和收入損失。
PMAT向坦議會環境委員會提交的報告稱,坦境內超過70%的塑料袋為走私品,應該僅對進口塑料袋施加禁令。坦政府警告說,到2050年,坦水域和陸地將被大量塑料制品污染,后果嚴重,政府目前仍須咨詢所有利益相關者,但已要求制造商采用新技術或關閉業務。
肯尼亞政府明確表示,禁止所有家用和商用塑料包裝的制造和使用。該禁令于8月28日被正式宣布。肯尼亞政府表示,若違反該規定,將被處以4年有期徒刑的刑罰或者1.6萬歐元——3.2萬歐元的罰款。
該國環境部們表示,每年單單在超市里發放的塑料袋就超過1億只。該禁令出臺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塑料袋濫用對環境、土壤質量帶來的影響,保護生態系統。
早在今年2月份,環境部門就鼓勵生產塑料包裝袋的廠商投資生產其他代替產品。
據美國市場研調公司弗里多尼亞(Freedonia)最新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藥品泡罩包裝需求預計每年增長6.5%,到2021年將達到逾44億美元,相當于129億個包裝。
固體口服處方藥的單劑量包裝使用量仍將最大,這些藥品無論是直接分發給患者,還是用于臨床試驗測試,或是作為樣本進行分發,又或是存放在醫院。泡罩包裝也同樣被廣泛應用于非處方藥(OTC)圓片、囊片以及50粒裝或少于50粒裝的膠囊。
藥品泡罩包裝需求預計每年增長6.5%,到2021年將達到逾44億美元。
很多處方藥漸漸轉變為非處方藥,未來會有更多處方藥加入到非處方藥的行列。受益于這樣的轉變,在非處方藥的包裝應用中,泡罩包裝的增長前景樂觀。例如,左西替利嗪(鹽酸左西替利嗪片)是一種先進的治療過敏性疾病的藥物,2017年1月得到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批準,可以作為非處方藥進行銷售,該藥品以35粒一板的泡罩包裝形式售賣。
據該調查指出,以下因素將推動藥品泡罩包裝需求的增長:包裝材料改進和設計能力不斷提高;患者對藥物具有依賴性;藥品包裝可以防止機構錯誤分配藥物;包裝對藥品起到隔絕保護作用;可以避免孩子接觸及起到其他安全作用;包裝加工和充填設備不斷改進;新慢性護理藥物的引入,以及處方藥覆蓋面的擴大,促進了口服藥物需求的增長。
陶氏杜邦?(紐交所交易代碼:DWDP)近日宣布,陶氏化學公司(陶氏)與杜邦公司(杜邦)于2017年8月31日成功完成對等合并。合并后的實體為一家控股公司,名稱為“陶氏杜邦?”,擁有三大業務部門:農業、材料科學、特種產品。
杜邦和陶氏的股票于2017年8月31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當天交易日結束后終止交易。即日起,陶氏杜邦的股票將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始交易,交易代碼為DWDP。根據合并協議,陶氏股東根據1∶1的固定比例將陶氏股票兌換為陶氏杜邦股票;杜邦股東每股杜邦股票可兌換1.282股陶氏杜邦股票。

陶氏杜邦執行董事長利偉誠(Andrew Liveris)表示:“我們兩家公司的歷史廣為人知,而今天正是這一歷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們完成了這項轉型歷程中的合并,并將進一步分拆為三家行業領先的、獨立的上市公司,對此我們倍感振奮。”
陶氏杜邦首席執行官溥瑞廷(EdBreen)表示:“對于股東、客戶和員工來說,完成這項合并交易是我們邁出的決定性一步,我們將由此打造一個基于可持續增長和創新的美好未來,創造更高價值,擁抱更大機遇。”
如今,塑料回收已經成為一個行業關注的熱點問題。日前,戴爾公司設立了一個新項目,目標是將原本可能流入海洋造成污染的塑料制品回收,制造成產品包裝。
這家總部位于德克薩斯州朗德羅克的公司目前正在海地收集hdpe,為其xps132-in-1電腦制造新包裝托盤。這些塑料垃圾在進入海洋前就被回收、加工,然后與其他消費后hdpe混合,制造成72克的塑料托盤,在裝船的時候用于放置電腦。受惡劣環境影響,這些塑料的性能已經有所退化,戴爾將25%所回收的塑料與75%標準消費后塑料混合在一起,來制造托盤。
“這款新包裝是個首創,展示了海洋塑料也能應用于全球業務中。”戴爾的供應鏈總監kevinbrown說道。戴爾方面表示,該項目將從環境中(進入水域前)收集1.6萬磅塑料。我國塑料回收行業仍然需要不斷發展,應該把握環保的主題,不斷探索自身的發展方向。
還記得可口可樂于2013年在中國上市的全球首款含高達30%可再生原料的植物環保瓶(Plant Bottle?)么?如今,杜邦公司的一項新的突破性技術可以實現100%可再生包裝,這對于可口可樂公司來說或許意義重大。
2013年4月,可口可樂宣布一款采用可再生原料制成的植物環保瓶(Plant Bottle?)包裝正式在中國上市,該植物環保瓶是全球首款含高達30%可再生植物原料,也是第一個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植物基材PET包裝。
幾年以來,可口可樂的植物環保瓶在包裝界也一直受到關注,然而在剩余70%部分的包裝材料的選擇方面,仍存在很多應用上的限制。
事實上,100%可回收的瓶子也是可行的,如2007年,三得利的Ribena成為第一個使用100%回收塑料的英國軟飲料品牌。而可口可樂,作為全球最大的軟飲料公司,卻遠遠落后于此。
杜邦公司已經看到了這一包裝市場的機會,以剩余70%的材料為目標,如何有效地提高塑料瓶中可再生材料的比例對于軟飲料品牌商來說意義重大。
與ADM公司合作,杜邦推出了一種新型的生物基材料,它衍生自美國能源部根據原材料對制造業的重要性而鑒定的12種化學結構單元之一,可以轉化為多種高附加值的、生物基的化學材料,或是在許多應用中提供高性能的材料。
杜邦Sorona強調了對生物材料的重要要求:優質環保是良好特性,但是產品最終仍需要確保性能。

了解到,與ADM公司合作,杜邦正在開發一種從玉米和生物質中提取果糖,再將其轉化為叫“FDME(呋喃二甲酸甲酯)”的化學結構單元的方法。FDME是FDCA(呋喃二羧酸)的高度衍生物,可以被轉化成一系列100%生物來源的高價值化學品。新的FDME技術與傳統方法相比,更為有效和簡單,產量更高,能耗更低,支出成本更低,因而將會為行業帶來重大的變革。
其中,使用FDME開發的一種聚合物PTF塑料(聚三亞甲基呋喃二羧酸酯),也是由杜邦專有的Bio-PDO?(1,3-丙二醇)制成的新型聚酯。這種新材料與現在使用的石油來源塑料相比,具有更好的氣體阻隔性。這意味著其可以顯著延長碳酸飲料的貨架期,提高產品包裝性能方面的價值,同時也意味著像可口可樂這樣的公司能夠生產出100%可再生的包裝。
如今的可口可樂瓶子是由PET塑料構成的,其中30%是被稱為MEG的植物來源材料,剩余70%是被稱為PTA的石油衍生材料。杜邦想要用生物來源的PTF來代替PTA,從而在技術和經濟層面上都可以真正實現100%可再生的塑料,而且其性能不受影響,還可以提供現有石油來源的包裝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性。
當然,面對如此巨大的機會,多家公司都在競爭開發生物來源的FDCA,并將其轉化為替代PTA的化學材料。例如,BASF和Avantium正在研究開發PEF材料,與PTF特性非常相似。
在政府的補助下,新西蘭的第一個PET回收公司正式運營。該公司名為Flight Plastics Ltd,位于惠靈頓地區。該公司總投資880萬美元,包括一個裝備完整的工廠和一個PET塑料瓶洗滌廠。
其中,西班牙政府資助了290萬美元的項目基金,旨在減少環境危害。Smith表示,公司的洗滌工廠和其他設施能夠將再生PET塑料瓶改造成熱塑性塑料包裝材料。Flight Plastic每年能夠回收大約6000公噸PET,每年從全國各地回收的路邊廢棄物中的PET大約有8000噸。
當前,每年從國外進口至新西蘭的原生PET大約需要20,000噸,Smith表示希望可以減少這個數字,讓更多的新西蘭人投入到回收事業當中去。
歐米特公司在意大利Lecco總部舉辦的開放日活動期間正式推出全新的Varyflex V4膠版印刷機。這是整個中幅市場上唯一一款采用套筒技術并裝配電子束干燥系統的組合式印刷機,主要針對的是軟包裝和收縮套標市場。
Varyflex V4膠印機采用歐米特輕松套筒模式改變技術和自動壓力調整系統,不同重復長度活件的快速轉換得以實現。套筒內置的RFID標簽可自動識別重復的印刷活件,避免錯誤的活件進入印刷機,同時它可以檢測橡皮布的磨損情況。一個特殊的小車可以快速安裝和拆除套筒,且無需借助起重設備。每個小車可以裝8支套筒,為3個印刷單元服務。Varyflex V4膠印機的自動調節通過一款多項照相掃描系統實現了跨印刷機和印刷機方向的精確套印。在膠印模式下,自動套印控制系統可以調整錯誤的上版或者補償材料的拉伸。
歐米特自1963年成立以來,創新基因已深植于企業的血脈中。Varyflex V4膠印機的幅寬有670mm和850mm兩種,最快印刷速度為400m/min,可變印刷重復長度在16—32英寸之間,可印刷最薄為12微米厚度的材料。該印刷機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可實現濕壓干(通過印刷單元之間安裝的UV燈管)和濕壓濕印刷(UV干燥或在印刷機尾部通過電子束固化)。就印刷質量而言,Varyflex V4膠印機的網點覆蓋率最小幾乎為0%,且在材料上分布均勻。
“這款全新印刷機將高質量的膠印技術與最新設計的柔性版印刷單元組合于一體。”歐米特商業執行總監Marco Calcagni先生表示道,“現在的市場變化速度比預想中要快,訂單的印刷長度也越來越短,而各類相互可替代的印刷解決方案卻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輪轉凹印機和CI柔性版印刷機,生產成本高、靈活性低,而且配置十分有限。相比較而言,歐米特Varyflex V4膠印機具有絕對的競爭優勢。”
膠印制版周期短、制版工藝簡單,可節省制版時間,這都是膠印超越CI柔性版印刷和輪轉凹印的優勢所在。歐米特估算CI柔性版印刷與凹印的交叉點在10萬平方米左右。歐米特還認為在加工較短訂單時,Varyflex V4膠印機比數碼印刷機更具競爭力。
Floreon是英國的一家新企業,主要生產和研發生物塑料,近日表示正在尋求新的合作伙伴。該公司在8月21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已經獲得了聚乳酸配方以及改進流程和沖擊性能的全球專利保護。目前正在尋找具有創新精神的合作伙伴來共同演繹該項技術并為該技術開拓新市場。
公司首席執行官Shaun Chatterton表示:“必須弄清楚我們是一個科技公司,并不是生產廠家,我們是擁有專利技術的生物塑料專家,希望能夠利用好這個生產執照。”
Floreon是一種配方特殊的化合物,添加在標準生物塑料聚乳酸中能夠生產一種新原料。公司與謝菲爾德大學合作經過四年的研究研制出了該原料。
對于未來的合作伙伴,Chatterton表示:“可以是混配商,在他們原先的配方上運用我們的添加劑,也可以是制造商或者加工型企業能夠與我們合作開發新產品,甚至可以是一個添加劑或者原料供應商。”
澳大利亞包裝協會(Packaging Council of Australia,英文縮寫PCA)確認將與該國的印刷行業協會(Printing Industries Association,英文縮寫PIAA)合并。
在一份面向會員單位的公告中,PCA的現任CEO戴維·卡特說:“我們一直努力工作,力爭為PCA找到一個更強大和具持續性未來的協會,我們相信澳大利亞印刷行業協會對包裝市場有興趣,可以更好地代表包裝行業,這也是我們成為PIAA的一部分的支持力量。”
在前期的一份聲明中,卡特表示兩家協會還沒有就合并后的團體叫什么名字展開專門討論,但是這并不代表名字不能反映兩家協會各自代表的行業和興趣,比如就叫包裝和印刷協會。
卡特還強調,與PIAA合并并不代表PCA就不會再與其他包裝行業協會一同工作。
這次合并的談判是在最近舉辦的墨爾本PacPrint展覽會期間舉行的,PIAA的CEO安德魯·麥考利參加了談判,同時他對這個變化持積極態度。
美國三菱氣體化工(Mitsubishi Gas Chemical)為三菱清潔劑袋可穿透性包裝提供吸氧技術,可以將一些食品的保質期翻倍以減少食物浪費。
該除氧劑作為薄膜層嵌入袋中,無需額外放入小袋,且安全可靠。
該氧吸收樹脂技術可以與任何阻隔膜結合,以最大限度延長食物保質期。它不僅能夠吸收密閉食品包裝內的氧氣,同時還能保護食物免受外界氧氣的影響,在氧氣濃度為0.1%或更低的包裝內產生效應。
該技術是蒸煮包裝應用的理想選擇,可用于湯、醬汁、加工水果、蘸料、蛋白質、預備餐和濕寵物食品等。它還可以保護天然、有機、無麩質特別容易腐爛的食品,不需要添加防腐劑,使食物更加安全衛生。
三菱化學營銷和銷售經理Sean Hael說:“食品公司面臨著減少食物浪費的挑戰,同時又要平衡消費者對新鮮天然食品的需求。我們久經考驗的保質期延伸技術為品牌提供了解決方案。該樹脂并不代替任何層,而是與包裝膜結合使用。”
“有兩種類型的吸收方案,它們在不同市場中應用,”他解釋說:“第一種是帶小香囊的標準屏障袋,通常用于需要快速干燥的,敏感度較高的產品。雖然更便宜,但是無法用于液體內容物的包裝。”
“氧吸收樹脂通常用于液體產品。樹脂可以替氮氣。與氧氣不同,氮氣不會與食物反應。然而,氮氣不能將食品包裝中的氧含量降低到零。”
芬歐藍泰公司日前加入了可持續包裝同盟(Sustainable Packaging Coalition,英文縮寫SPC),該公司需求再次強化其“建設更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世界”的承諾。SPC是一家擁有200多個成員的組織,其成員包括企業、政府機構和學術團體。此外,芬歐藍泰公司還將承辦SPC即將在匹茲堡召開的SPC發展研討會。
可持續發展是芬歐藍泰產品開發中一個核心的驅動力,該公司支持整個標簽生命周期全過程的環境保護,從原材料開始,一直在到通過回收再利用實現產品的最終處理。
芬歐藍泰美國高級可持續發展專家Tyler Matusevich說:“在芬歐藍泰,我們運用內部的檢驗、技術和能力,減少我們制造的標簽產品對環境的影響,加入SPC這個與我們有相似理念的品牌擁有者和制造商組成的團體,我們能夠在包裝設計方面能力,從而使世界變得更具可持續發展。”
SPC由獨立的非盈利組織領導,是一個以會員為基礎的合作性組織,專注于使包裝變得根據可持續發展。通過會員強有力的支持、信息化和科學化的途徑、供應鏈合作和不斷地實現超越,SPC努力將包裝系統建設成為“促進經濟發展”和“實現材料可持續流動”的系統。
巴斯夫歐洲公司計劃于2017年9月1日成立新公司——巴斯夫3D打印解決方案有限公司。作為巴斯夫新業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新公司的總部將設在德國海德堡,位于InnovationLabGmbH的基地內。主要致力于建立和拓展3D打印材料、系統解決方案、組件和服務等業務。該公司將與來自巴斯夫和外部合作伙伴(如高校和潛在客戶)的研究人員和應用工程師密切合作,針對不同要求開發合適的解決方案。
“工業應用3D打印方興未艾,但發展十分迅速。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類似于創業公司的敏捷架構,需要跨學科團隊和快速決策流程。將以客戶為中心的3D打印業務集中到一地、成立專門的公司,是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巴斯夫新業有限公司現任董事總經理、即將出任巴斯夫3D打印解決方案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的VolkerHammes解釋道。
新公司將主要面向希望在工業生產中使用3D打印的客戶,如汽車制造、航空和消費品等行業。為了開發和測試各種解決方案,巴斯夫3D打印解決方案有限公司將接管并擴建巴斯夫新業有限公司旗下屬于DeutscheNanoschichtGmbH公司在海德堡的3D打印應用技術中心。
新公司成立時將擁有近30名專家,其中多位目前已在巴斯夫從事3D打印領域的工作。
除此之外,巴斯夫新業有限公司日前收購了總部位于荷蘭埃曼的線材生產商Innofil3D 的全部股權。相關交易無需反托拉斯部門批準。Volker Hammes表示:“通過本次收購,巴斯夫進一步完善了價值鏈的布局。如今我們不僅能夠提供用于3D打印的塑料顆粒,還可深入到下一加工層面:線材。”
Innofil3D是業內領先的高價值定制線材(細長的塑料纖維)生產商,產品主要用于熔絲制造;這種特殊的3D打印工藝可利用塑料熔體逐層制造各種物品。被打印物品的功能性不僅取決于塑料本身,還同樣取決于穩定、優質的線材。這家荷蘭公司的熱塑性線材將進一步完善巴斯夫3D打印產品組合。“這是繼巴斯夫3D打印解決方案有限公司在德國海德堡成立之后,為增強3D打印業務而采取的又一重要舉措。”Hammes解釋道。
Innofil3D將繼續開展現有業務,并發展為線材開發和生產的關鍵平臺。“Innofil3D完善的產品系列正好契合了巴斯夫開發高性能線材的計劃,它們將成為巴斯夫分層3D打印解決方案的重要基礎。”
經驗豐富、成功的 Innofil3D 團隊將進一步增強巴斯夫3D打印解決方案團隊的實力。“我們非常高興能成為巴斯夫的一份子。最直接的優勢就是此次收購將加快最新線材技術的開發速度,使我們現在和未來都能更好地幫助客戶獲得成功。”Innofil3D的董事總經理 Jeroen Wiggers解釋道。
據了解,巴斯夫亞太創新園(上海)也設有兩個3D打印研發實驗室,分別專注于基于激光燒結工藝的3D打印解決方案,及先進光敏材料。上海研發團隊與全球3D打印團隊緊密合作,并攜手本土客戶及設備制造商,開發滿足地區需求的先進材料。

在化工行業,巴斯夫擁有可用于3D打印的最廣泛的材料組合。上圖展示了使用巴斯夫熱塑性聚氨酯,采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兩個免充氣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