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云,張文靜,孫 紅,馬敏旺,宋 靜,郭玉棉
武警眼外傷46例
趙小云,張文靜,孫 紅,馬敏旺,宋 靜,郭玉棉
眼外傷;構成比;部隊
眼外傷是眼科急癥之一,可造成視力障礙乃至喪失等嚴重后果[1]。由于武警官兵訓練、工作及生活環境的特殊性,也常會發生眼外傷,且武警官兵眼外傷從致病原因和傷情性質等方面均呈現出職業特點。筆者旨在探索本地區武警某院住院武警官兵眼外傷的臨床特點。
1.1 一般資料 2006-09至2016-08我院眼科住院診治的現役武警官兵111例,其中眼外傷46例(52只眼),占同期眼科住院武警官兵的41.4%。所有病例進行病案檢索。
1.2 方法 一般情況包括患者性別、年齡、民族、眼部病史、是否合并全身多發傷、致傷時間和地點、致傷原因等;眼部傷情包括外傷類型、眼部受累組織、就診時和出院時最佳矯正視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等;治療情況包括受傷至首診時間、是否急診、是否手術、住院治療時間、有無并發癥等。

1.4 結果
1.4.1 一般情況 本組均為漢族男性;年齡18~47歲,平均(23.7±6.4)歲;≤20歲18例(39.13%),21~30歲11例(23.91%),31~40歲11例(23.91%),41~50歲6例(13.04%);義務兵22例(47.83%),士官10例(21.74%),干部8例(17.39%),學員6例(13.04%)。雙眼6例(13.0%),單獨右眼23例(50%),單獨左眼17例(36.96%)。
1.4.2 致傷時間和地點 按照月份統計,最多的為9月份9例(19.57%),最少的為1月份和2月份,各1例(2.17%);29例(63.0%)發生于工作或訓練時間。發生在訓練或運動場所22例(47.83%),公共環境9例(19.57%),辦公作業場所7例(15.22%),家庭1例(2.17%)。7例病歷未記錄受傷地點。
1.4.3 致傷原因和致傷物 主要為訓練、運動中被外物鈍擊(警棍、槍托碰傷,肘部、膝蓋或拳頭擊傷,踢傷,摔傷,被足球、籃球、羽毛球等球體砸傷)致傷34例(73.91%),作業中被銳器(捶擊硬物、修理用具時被金屬碎片、繩子等)擊傷5例(10.87%),車禍4例(8.70%),熱燒傷(鞭炮、發令槍火藥、熱油等)3例(6.52%)。所有患者受傷時均無防護措施。
1.4.4 全身多發傷和眼部相關病史 僅有2例(4.35%)車禍外傷患者合并身體其他部位損傷,為鎖骨骨折及頭皮撕裂傷。9例(19.57%)中低度近視。3例(6.52%)曾行雙眼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其中1眼因眼球挫傷致角膜瓣掀起。
1.4.5 眼部傷情 52只眼中,機械性眼外傷48只眼(92.31%),非機械性眼外傷4只眼(7.69%)。機械性眼外傷中鈍挫傷45只眼(86.54%),穿通傷3只眼(5.77%),異物傷2只眼(3.85%)。2種以上組織受傷49只眼(94.23%),3種以上組織受傷40只眼(76.92%)。眼外傷種類及并發癥中,前房積血最多,其次是外傷性虹膜睫狀體炎,見表1。
1.4.6 視力損傷情況 出院視力≥0.5的共42只眼(80.77%),其中就診視力介于光感和0.4的25只眼(48.08%),出院視力恢復至0.5及以上,占出院視力≥0.5患眼總數的59.52%;9只眼(17.31%)由于角膜瘢痕、視網膜震蕩和眼底出血等并發癥致出院視力較入院提高但未達0.5;6只眼(11.54%)由光感~0.02重新復明,有1只眼(1.92%)因車禍致角膜穿通傷,虹膜脫出,晶體半脫位,外傷性白內障等多種嚴重并發癥而出院視力僅為手動。單眼致盲率1.92%(盲:中心視力小于0.05[1])。

表1 46例眼外傷軍人患者眼部受傷情況
1.4.7 首診時間及就診方式 傷后至首診時間平均為45 h。≤24 h共24例(52.17%),24~48 h共10例(21.74%),≥48 h共12例(26.09%)。急診23例(50%),普通門診23例(50%)。
1.4.8 治療情況 單純藥物治療34例(73.91%),手術治療18例(39.13%),主要為眼瞼皮膚裂傷清創縫合術8例(17.39%),眶壁骨折修復+medpor植入術6例(13.04%),球結膜縫合+鞏膜探查術3例(6.52%),淚小管斷裂修復術2例(4.35%),角膜傷口修復術+虹膜復位術3例(6.52%),有1例傷情嚴重者因合并多種嚴重并發癥轉我院治療。住院時間2~35 d,平均13.1 d。
眼外傷致傷原因復雜,隨機性強,常因醫院所處地域、保障人群的特征不同而呈現出多樣性特點。眼外傷病例占我科同期住院武警官兵的41.44%,居眼科住院武警官兵疾病譜之首。
本組患者全部為漢族男性,年齡18~47歲,高發年齡19~21歲。干部與學員共占30.4%,明顯高于軍隊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報道的17.94%的比例[2],與本院保障人群中院校教員與學員所占比例較大有關。從致傷原因和地點上看,不同于相鄰地區地方醫院多以鐵器崩傷、植物擊扎傷、鞭炮崩傷(爆炸傷)為主的特點[3],本組病例中軍事訓練和體育運動導致的鈍挫傷比例高達73.91%,已成為本地區武警官兵眼外傷的兩大主要危險因素。不同軍、兵種部隊眼外傷原因調查顯示[2],武警的軍事訓練傷在所有軍種中所占比例最高,其中擒拿格斗、倒功訓練、棍術訓練是主要致眼外傷的訓練科目;營區生活封閉,人員集中,體育活動開展豐富,眼部鈍挫傷發生機會增大。致病原因主要為被警棍、槍托等訓練器材碰傷、被肘部、膝蓋或拳腳等人體部位擊傷、摔傷和被各類球體砸傷等,非機械性外傷和車禍致傷較少。鈍挫傷所致前房積血、視網膜震蕩和眶壁骨折較為多見且對視功能影響較大。本組病例中有42.31%的患眼為前房積血,如處理不當會引起角膜血染、繼發性青光眼、視神經萎縮等嚴重并發癥而影響視功能。
從致傷至首診時間上看,24 h以內的僅占52.17%,主要來自于距醫院較近的市區單位;有26.09%(12例)的患者不能在3 d以內就診,最長甚至達20 d,他們均來自距離較遠、交通不便利的周邊地區。其中3例眼瞼挫傷、眶壁骨折因無劇烈疼痛及明顯視力下降,直到消腫后仍有復視才來就診,行眶壁骨折修復+Medpor植入術后預后尚可;4例前房積血并伴睫狀體挫傷、視網膜震蕩等并發癥患者就診時間較晚,入院前仍處于活動狀態甚至堅持訓練,入院后治療效果差,出血吸收時間長且繼發眼壓升高,出院時BCVA提高不理想;另有5例傷后自身未能足夠重視,且因基層部隊管理嚴格、任務繁重,經支隊衛生員簡單處理或在總隊醫院及師醫院就診,因視力恢復不佳才至本院治療。
針對本地區住院武警官兵眼外傷的兩大致傷原因,以及前房出血居多的傷情特點采取有效預防措施,可提高傷眼的預后視力。主要預防措施包括定期組織戰士學習醫學防護常識教材、觀看講解高風險動作中如何避免傷害等授課錄像、合理安排時間科學施訓,同時加強基層的衛生監督指導等[4,5]。除此之外,還應提高武警官兵參加體育運動時自我保護意識,熟練掌握專業設備的操作規范,在眼外傷高發場所佩戴防護眼鏡;重視對基層部隊衛生員的防護知識培訓,使他們第一時間接觸傷者后,能夠準確判斷傷情輕重,及時送診,把眼外傷的損傷程度降到最低。
[1] 趙堪興,楊培增.眼科學[M].8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301-303.
[2] 邱懷雨.不同軍、兵種部隊官兵眼外傷特點及流行病學研究[D]. 北京:軍醫進修學院,2010.
[3] 梁四妥,張 歆,楊 艷.眼外傷244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2,30(12):1488-1491.
[4] 石 楓,胡役蘭.武警戰士擒拿格斗訓練傷的防護對策[J].武警醫學院學報,2011,20(4):324-326.
[5] 吳志東,賈洪森,楊華成,等.武警某部擒敵術訓練傷醫學干預前后發生情況比較[J].武警醫學,2013,24(10):879-883.
(2017-02-07收稿 2017-05-19修回)
(責任編輯 武建虎)
R779.1
趙小云,碩士,醫師。
300162 天津,武警后勤學院附屬醫院眼科
張文靜,E-mail:zhh679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