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緒
日前,一則名為《醫生搶救時剪壞患者衣物 救完人被家屬索賠千元》新聞引發熱議。
新聞稱,李姓男子突發肺栓塞致心臟呼吸驟停,經中南醫院急救醫生全力搶救,終于轉危為安。患者的父親事后找到院方,稱醫生搶救兒子時剪掉了衣褲,導致其褲兜里的500元現金、身份證等物品遺失,價值1500元,以此索要賠償金。一開始,醫院相關負責人拒絕了他的要求認為當天搶救過程中程序和手段都沒有問題,而且患者所稱的財物到底是遺落在發病場所或是途中都不確定。最終,李先生的父親報警,在警方的介入和調解下,參與搶救的醫護人員湊了1000元錢,賠給了患者家屬。
這則新聞刊發后,很多網友選擇了為醫生叫屈,并諄諄告誡廣大醫生:以后搶救時不能一上來就急著搶救患者,要讓家屬先拿走財物,拍下視頻,寫下證明等等之后再開始搶救。果如網友所言,急救的白金十分鐘就是浮云了。
在勞動人民樸素的認知里,把你兒子搶救過來,那就是救命恩人。所謂救人一命,勝造十級浮屠。在武俠小說里,回報救命之恩那是要賣身為奴甚至舉家甘效犬馬之勞的。即便是現在,處在李父的位置,有人也會悄悄認了。別說院方疑似弄丟錢物,就是明著拿走,比起兒子的性命,又算得了什么。兒子還在住院,一般家屬別說索賠這1000元了,恨不得找個門路再送點,以求個心安。所以李父的要求很讓醫生驚詫,這家屬居然不是來送錦旗的?
李父的選擇可謂小眾。他覺得醫生全力搶救兒子的生命值得感激,但一碼歸一碼,醫院沒有把兒子口袋里的財物交給家屬,工作中存在失誤就應該賠償。他認為自己要求賠償1000元合情合理,其中500元是衣褲、數據線的費用,500元是現金損失,而補辦銀行卡、身份證需要的時間成本還沒計算在內。
這件事情的結局可謂圓滿。院方稱,醫護人員剪衣服救人的程序絕對沒有錯,不管患者穿著多么名貴的衣服,在那種情況下都必須剪掉。但按照醫院制度,衣物內夾帶的財物應該拿出來交給家屬,再將破損衣物丟棄。因為這次搶救情況危急,醫護人員非常緊張,救治成功后情緒激動,忘記檢查而是直接當做垃圾處理,確實存在失誤。醫院會吸取教訓,今后更加嚴格要求醫護人員,更加注意診療過程中的細節,力爭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在這一點上,院方的態度經過民警的調解,知錯即改非常可喜。對李父而言,和孩子十幾萬的診療費比起來,1000元雖寥寥,卻是個人合理合法的要求。他有勇氣堅持并獲得賠償,其意義之大遠勝于區區千元。孩子依然在住院,他敢于報警,直道而行不懼不憂,其實是對醫患關系的背書。
我們身邊總是有一些較真兒的人,是他們的較真兒,推動了社會更加文明、規范。比如,為了1.5元的礦泉水的發票開具,一位律師狀告鐵道部。對于為了1.5元打官司值不值的問題,他說:人在強大的力量面前,總是選擇服從,今天放棄了1.5元發票,明天就有可能放棄自尊、自愛乃至生命,權利如果不用來爭取的話,就只是一張白紙。
同樣,1955年初冬,有四位在乘坐交通工具的普通黑人,被勒令要求離開自己的座位讓給白人。三位黑人習慣性地默默起了身,而42歲的女性帕克斯拒絕了,因此被捕。她說:“我……對屈服感到厭倦。”她的被捕,掀起了美國平權運動的新篇章。
批評李父的網友們應該意識到:李父的直道而行讓醫生在敬畏生命的同時,有所敬畏更多。在這一點上,醫患雙方都應該對他心存感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