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衛琴
人教課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習作,要求學生把觀察到的事物寫進觀察日記里。觀察日記人人會寫,但要寫出新意,寫出對事物的新發現,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其實,只要寫出事物與眾不同的地方,就能讓觀察日記完美變身。那么,如何寫出事物與眾不同的地方呢?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片段來學習。
【片段一】
火龍果的外皮是紫紅色的,上面有一片一片的花萼,就像燃燒的火焰,所以當你從遠處看時,還真像一個火球。可當你走近再看時,它又像是一只穿著紅裙子的小河豚,真有意思。
觀察日記離不開觀察,除了仔細觀察,把觀察到的如實寫下來以外,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加上想象。這個片段中,小作者抓住火龍果紫紅色外皮上的花萼,聯想到了“燃燒的火焰”“火球”“穿著紅裙子的小河豚”。這樣的描寫,不僅讓讀者有了想象的空間,畫面感十足,也讓事物因你的想象而與眾不同。
【片段二】
媽媽把火龍果切成了一塊塊的,一陣清香鉆進鼻子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叉子,叉起果肉,一口塞進了嘴里。哇!清甜爽口,真叫人停不下嘴來。我還吃到好多黑色的小芝麻呢!其實,那是火龍果的種子。
觀察日記不能只用眼睛觀察,還可以通過聞一聞、聽一聽、嘗一嘗、摸一摸,用上多種感官來體驗事物的與眾不同。這個片段中,小作者用鼻子聞火龍果的清香,用嘴巴嘗火龍果的清甜爽口,用眼睛看火龍果的種子,就是用多種感官去觀察。每個人對事物的體驗是不同的,把自己對事物獨特的體驗寫下來,就能把觀察日記寫出新意,避免千篇一律。
【片段三】
含羞草真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我在它的葉片上輕輕一碰,它就沿著葉柄合攏了,葉片就變得很細很細,同時枝條也低低地垂下了頭,好像不敢見人似的。真好玩!
我一會兒就去撥弄它一下……漸漸地,我發現含羞草葉子動的速度明顯慢了許多。我不停地撥弄,到后來含羞草居然紋絲不動了!難道它死了嗎?可把我急壞了。
我馬上翻閱《十萬個為什么》,終于找到了答案,明白了其中的秘密:原來,含羞草的葉柄下面有一個鼓囊囊的包叫葉枕,里面含有充足的水分,當你用手觸摸葉片時,葉枕中的水馬上流到別處去了,葉枕就癟了,于是葉子垂了下來。我連續去觸摸它,葉枕內的水分流光了,新的水分來不及補充,就出現了葉片不動的狀況。
要想寫出事物的與眾不同,還可以寫清楚事物的變化過程。在這個片段里,我們看到了含羞草的動態變化:動了,慢了,不動了,最后還牽出一個問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尋找答案,找到答案,這就是觀察日記中的新發現,就是事物與眾不同的原因。
同學們,通過上述片段的賞析,你一定有了新的收獲。觀察日記中,如何寫出事物的與眾不同,除了要學會用眼睛仔細觀察,把觀察到的事物加上想象描述出來之外,還要調動多種感官,讓讀者跟你一起體驗事物的種種不同,還可以寫出事物的各種變化以及會有這種變化的原因。掌握了這些方法,你的觀察日記一定會有你自己獨特的發現,貼上你自己的標簽,你筆下的事物也就是與眾不同的。聰明的你,學會了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