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愛波
9月14日,作為國內三大比特幣交易所之一的“比特幣中國”宣布即日起停止新用戶注冊,并將于9月30日停止所有交易業務。消息發出后,比特幣價格跌破兩萬元。此前,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多種虛擬貨幣的價格經歷集體下挫,其原因便是9月4日監管層重拳整治ICO。
在國內,ICO從極客圈子里的小眾名詞,到刀口舔血的投機品,再到街知巷聞的非法勾當,一共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
大量區塊鏈初創公司前赴后繼拋出ICO這枝融資的橄欖枝,以一份份類比“招股說明書”的白皮書吸引著投資者入場。一直以來,小圈子里就流傳著圍繞它的爭議,反對者稱之為“反常和不可持續的凱恩斯選美大賽(指建立在對大眾心理猜測上的投機行為)”,追隨者則冠之以“顛覆性融資方式”的頭銜。
9月4日,七部委聯手重拳出擊,將ICO明確定性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一夜之間,上百萬市場參與者丟盔棄甲,紛紛潰逃。
其中有指望手中代幣再造比特幣暴富傳奇的韭菜小白,有野心勃勃成為下一個BAT級別公司的區塊鏈創業者,也有渾水摸魚以“創新”為名設下融資騙局的金融詐騙犯。
這其實是一場事先已有征兆的大整頓。從8月底開始到9月初,多家媒體就不約而同地開始“吹風”。面對監管將至的傳聞和風聲,ICO經歷了有史以來最驚心動魄的一周:虛擬貨幣連日上演“瀑布”式滑鐵盧,地方政府連夜叫停區塊鏈集會,監管機構對屬地項目緊急排雷,數一數二的代投平臺接連暫停交易,行業大V紛紛搶過話筒呼吁監管以求自保……但直到央行正式發布監管令以前,貪婪和僥幸心理依然將多數人困在這個危險的游戲里。
比如說,在國內ICO項目的投資圈內,最著名的項目莫過于“50億元的空氣”,其為知名ICO項目發起人李笑來投資的一個發行數字貨幣EOS的區塊鏈項目,僅用了5天時間就在ICO平臺上融到了1.85億美元。短短幾周內,這一項目在相應的二級市場市值沖到50億美元。這并不是李笑來唯一的“壯舉”。
在EOS暴漲后,李笑來在7月10日發起了另一個融資目標為2億美元的ICO項目“PressOne”,一個基于EOS區塊鏈基礎設施的內容分發公鏈。ICO計劃發行100億枚的代幣,接受比特幣、ETH和EOS,融資目標大約為2億美元。與EOS相比,這個項目看起來更不可思議,連基本的白皮書,即項目計劃書都沒有對外公布。但是這并沒有影響到“PressOne”的融資情況,盡管提前結束了眾籌,但是ICOINFO數據顯示,這一ICO項目吸引了近1.4萬人參與投資,項目結束時共籌集了約5800枚比特幣、10萬枚ETH和3000萬枚EOS。而按照結束時點,即7月15日晚上10點的幣價換算,該ICO項目總共融資近5億元人民幣。
“PressOne”的瘋狂引起了業內對ICO項目風險的警惕。越來越低的發行門檻使得國內ICO項目良莠不齊。更加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在市面上大量的ICO項目中,有不少從一開始就是奔著趁熱圈錢的騙局。一名知情人士表示,一個看起來比較像樣的ICO項目創辦過程并不復雜。“如果你懂行,那么可以去國外的專業網站,例如Github,扒一些代碼下來修改一下,然后再給這個項目編造一個看起來高大上的意義,盡量堆一些高深的研究數據,編一本白皮書出來,就可以擁有一個基本的ICO項目。”
在巨大收益的引誘下,國內某些近乎喪失理智的投機資金終于成為ICO“毒丸”。大量利用人性弱點的融資騙術讓國內監管層無法坐視不管。據媒體援引央行人士話語稱,90%的ICO項目涉嫌非法集資和主觀故意詐騙,真正募集資金用作項目投資的ICO不足1%。這個比例判斷解釋了監管層痛下殺手的原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