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稅收問題是包括廣大小企業在內都無法回避的問題,但是在稅收方面,同樣存在著諸多風險。而且稅務風險是很難回避的一種。小企業如何合法、合理、合規避免這種風險,本文作了些反思。
關鍵詞:小企業;稅務風險;反思
課題來源: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2016年校級質量工程,項目編號:2016RC01
合法避稅是指在尊重稅法、依法納稅的前提下,納稅人采取適當的手段對納稅義務的規避,減少稅務上的支出。合理避稅并不是逃稅漏稅,是正常合法的活動。
1 “稅務風險”及其構成
“稅務風險”是指企業的涉稅行為因未能正確有效地遵守稅法規定,而導致企業未來利益受到損失的可能。
對小企業而言“稅務風險”顯得極為重要,不僅會給企業的經濟造成莫大的創傷,并且嚴重干擾企業經營的正常運作,甚至會導致整個企業的經營危機乃至倒閉。
從目前來看,我國小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企業的納稅行為不符合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應納稅而未納稅、少納稅,從而面臨補稅、罰款、加快滯納金、刑罰處罰以及聲譽損害等風險;
二是企業經營行為適用稅法不準確,沒有用足有關優惠政策,多繳納了稅款,承擔了不必要稅收負擔。
2 “稅務風險”形成的原因分析
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業外部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稅務風險形成的具體原因也不盡相同。
(一)外部因素
我國宏觀環境復雜多變是企業面臨各種稅務風險的外部重要原因之一。宏觀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政策環境、法律環境、制度環境、投資環境、社會環境、文化環境、資源環境等原因。
雖然宏觀環境的復雜性、多變性可能為企業帶來某種機會,但是由于小企業稅務風險的防范本身是在經濟行為發生前進行的有計劃謀略,需要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根據實際需要,對未來將面臨的各種稅務風險進行全方位的預測、評估,而企業宏觀環境的變化往往又是不確定的,也是無法預見和改變的,對企業的生產運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進而影響企業的稅負。
(二)內部因素
這里面又涉及到幾個原因:1、管理者對經營狀況了解有限以及對稅務籌劃理解扭曲,導致企業涉稅行為出現偏差;
2、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也會給企業帶來深層次的涉稅缺陷,企業內審是否健全,關系到稅務風險水平的高低,內部審計工作失效也會增加企業稅務風險,同時極易造成企業非蓄意的稅收違規行為;
3、財務人員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是保證涉稅資料真實、科學、合法的重要砝碼,也是企業正確進行稅務風險管理的基礎,如果財務人員工作失誤過多,企業便會遇到較大的稅務風險。
3 “稅務風險”的反思
(一)費用發生后,要清楚注明的費用以及發生的原因。不少的小企業為私人股東控制的小企業,這類的小企業容易給稅務的感覺是企業和個人的支出沒有嚴格的區分,因此,為清楚區分個人和企業費用,對一項即可以用于個人的消費又可以用于企業消耗的用品或服務,務必寫清楚為企業購買此用品的或服務的用意及用途。
(二)款項的支付,通過企業的賬戶結算,有據可查。盡量的去通過公對公的賬戶進行結算,避免款項直接支付給對方公司的個人。根據稅務的規定,對公司支付給個人的收入,公司有義務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如果公司直接支付給個人的款項,而這筆支付的款項在日后即沒有按照原來的匯款路徑歸還也沒有提供到此個人開出的發票,容易認定這筆款項為個人的收入,會產生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風險。
(三)小企業老板一言堂,我們需要給老板提出方案,讓老板來選擇,這樣可以防范個人職務的風險。
這樣當我們從被動變主動后,才不至于把自己處于風口浪尖中。張三一年前在一家電器公司從事財務工作,老板為了貸款資金的流轉,開了很多的分公司,各分公司之間開具銀行承兌匯票后,就需要向銀行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作為備案。導致張三所在的分公司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在了解無真實業務的情況下,張三拒絕開具發票,最終導致張三選擇離開那家小企業。
(四)簽訂合同時,需要注明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
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是業務合同先行,財務在最后付款階段才知道有該項業務,所以小企業應加強財務前置,增設合同審核,明確審核內容。
(五)印花稅,小稅種、大風險。
日常業務操作中,按照銷售收入來繳納印花稅,但現帳薄印花稅不需每年繳納。
(六)做好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
近幾年國家對小微企業扶持力度加強,各類稅收優惠政策相繼實行,近期,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貫徹落實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23號),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無論采取查賬征收方式還是核定征收方式,其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50萬元(含50萬元,下同)的,均可以享受財稅[2017]43號文件規定的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政策。
小企業會存在很多抵票的現象,哪類票可以抵扣?在考慮業務的合理性后,充分做好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
(七)關注個人所得稅。
有的員工入職時,認為自己的工資都是稅后工資,這是我們財務人員就可采用工資倒推制。
(八)加強發票管理。
取得的發票要填開的單位全稱,不能是簡稱或者個人。根據稅務的規定,取得的發票購貨的單位名稱需填寫公司的全稱。我們見到不少的單位在購買物品后為圖方便取得的發票經常寫的單位的簡稱,這類的發票,在稅務日后檢查時是可以視同為不合規的發票類型,這樣勢必引起企業不能稅前抵扣的成本費用的劇烈增加,從而引起增加企業所得稅稅負的風險。
7、配合稅務稽查。
在之前的單位有過這種經歷,被要求拉開抽屜,不能動;然后稽查人員拿著東西走了。后面接著就是提供證據,提供各種資料……才算完成。遇到稅務稽查,要認真對待,不要慌張,積極配合。財務人員應當在日常業務中,就要注意規避稅務風險。
總之,財務人員不論是在大企業或是小企業,在合法、合理、合規避免稅務風險的同時,也要修煉好自己的本領,規避職業風險!
參考文獻
[1]2017-07-31 夢蝶 管理會計圈:小企業稅務風險反思:七個方面需要關注。
作者簡介
吳再芳(1966-),湖北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財務管理系主任,高級國際財務管理師,會計人員(財務管理)高級技師,經濟學學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