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濟民+禹靜晨
摘 要:路面基層建設關乎人們的日常出行,是我國道路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就目前市政道路建設施工常用技術來看,水泥穩定層技術應用較為廣泛。該技術力學性能較好,水泥性較強,可提高公路路面施工質量,對此,本文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分析了水泥穩定層施工技術應用,力求進一步提高該技術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市政道路;水泥穩定層;工程概況
1 工程概況
本文以某市政道路工程為例,該道路全長10.8km,車行道寬18m,設計的路面基層為5%水泥穩定層,其施工厚度為18cm,水泥穩定底基層的厚度為25cm,施工面積為68000㎡。相關單位要在符合有關道路設計的基礎上進行水泥穩定層的設計和施工,混合料的運輸、攤鋪與碾壓施工要與工程地質相結合,從而確保施工質量。
2 市政道路水泥穩定層施工準備
1、準備工作面。工作面需要在施工前一天準備好并上報監理人員進行審查。施工人員需要清理干凈路基上的雜物、對表面凹凸不平的地方進行平整,確保路基的路拱符合規定標準,不允許有軟弱地點和松散的材料出現在路基中;另外碎石層不允許出現轍槽、坑洞、搓板等問題,要確保其具有干凈、平整、堅實的表面,路拱也要符合規定。
2、施工放樣。施工放樣工作需要在施工前做好。在將中線恢復時,直線段的設樁間隔要控制在大于15m且小于20m的范圍內,曲線段的設樁間隔要控制在大于10m且小于15m的范圍內,同時將指示樁設置在兩側路肩邊緣,用明顯標記在指示樁上將邊緣的設計高掛基準線標出,邊緣線需要用白灰劃出。
3 市政道路水泥穩定層施工技術應用
1、拌和與運輸。在施工路段的指定區域設置拌和站,通過集中拌制的方式進行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施工。拌和以前要對各種規格的含水量進行測定,需要依據運距的長度、天氣情況以及含水量對用水量進行適當調整,從而保障混合料具有均勻的含水量。灑水量根據季節的不同發生著變化,特別是在夏季施工時,首先要通過灑水來濕潤碎石。實際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基礎上要高出1%左右,確保混合料在運輸和攤鋪過程中保持最佳的含水量。檢測灰劑量時要根據相關規定標準進行,如果灰劑量不夠需要及時加灰,確保灰劑量比配合比大0.5%,并同時取樣試驗確保其成型。
施工單位要利用裝載機對料倉進行加料,從而確保拌和樓具有充足的集料。在每天施工結束前,需要清理干凈拌和樓,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和維護,防止水泥的下料口因水泥結塊而出現堵塞。施工單位要通過15t自卸車來運輸混合料,運輸前檢查車況和車輛數量,裝料過程中需要先裝后半部分,再裝前半部分,最后裝中間部分,實現前后移動裝料。在鋪筑過程中,要盡快將拌成的混合料運至施工現場。如果拌和場與攤鋪現場具有較遠的距離時,需要將保溫油布覆蓋在混合料上,防止出現嚴重的水分損失,從而影響工程質量。
2、側模板施工
水穩層施工前,需要將側模板支立在硬路肩或沒有設計路緣石的部位,避免水穩層澆筑施工超出設計邊線。支立側模的第一步就是立模放樣,校模和驗模需要在模板加固后立即進行,在模板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水穩層澆筑施工。
3、攤鋪施工
攤鋪施工前,應設置專人在試驗路段鋪筑中進行掛線量測,將各種數據記錄好,對各種問題進行研究和解決。在試驗路段,要及時挖除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部分,隨后通過對參數的適當調整繼續試驗,直到施工質量滿足設計要求。通過試驗路段對集料的配合比和混合料的松鋪系數進行確定,適當控制集料數量,合理配置機具類型和攤鋪方法,適當增加混合料的含水量,選擇符合施工要求的壓實機械組合,確保壓實遍數、速度和順序處理最佳狀態,從而提升整個施工流程的協調配合程度。
本次施工采用2臺攤鋪機進行現場攤鋪,作業方式采取階梯式聯合攤鋪,將攤鋪機的前后距離控制在大于5m且小于10m范圍內,攤鋪速度控制在每小時5km左右。攤鋪過程中,攤鋪速度需要依據運輸能力和拌和能力進行確定,不允許有停機待料情況出現在攤鋪過程中。設置專人緊跟壓路機后對粗集料帶或蜂窩進行及時消除,同時對細混合料進行及時補充,將路基表面攤鋪平整,對于嚴重的部位,挖除后要填充符合要求的混合料,挖除深度必須超過15cm。
4、碾壓施工
完成路基修整和攤鋪后,需要立即進行碾壓施工。碾壓時采用25T的重型壓路機進行,碾壓時將其行駛速度控制在每小時1.5km至3km左右。施工人員需要根據試驗段確認的方法進行碾壓施工,碾壓時本次輪寬需要與上次輪跡保持1/2的重疊,后輪需要超過兩段的接縫處。每個位置需要確保有相同的碾壓次數,兩側增加2—3遍的碾壓。壓實厚度控制在12cm—16cm左右,通過人工方式對壓路機無法碾壓的位置進行夯實。不允許壓路機有調頭或急剎車情況出現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壓的路段,避免破壞水穩層表面。壓實后需要檢查表面的平整度,不允許有輪跡或隆起情況存在,碾壓后要人工拍打邊線,確保邊坡的密實度和整齊度。
5、接縫處理
施工過程中盡量減少出現橫縫,在終凝前對橫縫進行有效處理,要采用對接法處理兩工作段的橫向接縫。選取適當的方木作為支撐,將末端的混合料通過人工方式整齊,用方木做端模緊靠混合料,使端部的壓實度得到保障。在對混合料重新攤鋪以前,小鑿除不平整的端部,并清掃干凈下承層頂面。攤鋪機到已壓實層末端后,混合料攤鋪工作重新開始。
6、道路養生
道路完成施工后,一般要進行7d的養生,養生采取灑水的方式進行,確保在養生期內表面始終保持濕潤,直到施工路段的表面強度符合施工要求。如果有破壞或修整情況出現在養生期間,需要通過“貼補法”使其達到要求標準。
4 市政道路水泥穩定層施工質量檢測
1、壓實度檢測。在水泥穩定碎石攤鋪過程中,碾壓完成后要立即檢測壓實度。壓實度采用灌砂法,按規范要求的頻率進行。對達不到要求的馬上補壓,直至達到壓實要求為止。
2、含水量、水泥劑量、級配檢測。混合料拌和完成后,及時取樣檢測水泥劑量、含水量,并將所取混合料烘干后進行篩分,及時將檢測結果通知拌和站
工作人員以便達不到要求時及時調整。不合格混合料應廢棄。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養生7天后要檢測彎沉和鉆取芯樣進行強度檢測。彎沉值要滿足設計要求。鉆取的芯樣要完整、密實,其抗壓強度要能滿足設計要求。對不合格的路段要進行返工處理。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路工程仍然存在著一些質量問題,所以,今后的公路建設中,各相關部門和單位應該合理的根據施工路段的實際情況來科學的制定施工方案,充分重視路面基層情況,做好施工材料選擇,規范施工流程,正確采用水泥穩定層技術,系統的做好路基路面建設,提高公路建設的總體質量,提高人們的出行質量。
參考文獻
[1]祝偉君.淺談市政道路水泥穩定層施工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6:158.
[2]朱曉鋒.談市政道路水泥穩定層施工技術[J].信息化建設,2016,02:61-62.
[3]董春華.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穩定層施工技術初探[J].中國城市經濟,2011,09:167.
[4]黃昌文.公路路面基層施工中的水泥穩定碎石技術研究[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10):00237-00237.
[5]張洪軍.水泥穩定碎石技術在公路路面基層施工中的應用[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44):00100-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