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養、富養都不如教養

“窮養男孩,富養女孩”,很多爸爸媽媽都知道這個道理,并按照這個標準來執行。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孩子身上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一些問題,那么,到底應該怎么教育孩子呢?
其實,窮養、富養并不是關鍵,把孩子培養得有教養,這才是正確的方向。這18條家教法則,爸爸媽媽們快來看一看吧——
1.微笑是最美的表情,見人微笑問好,會給別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這點爸爸媽媽一定要教給孩子。
2.懂得分享的孩子更招人喜歡,要教導孩子有好東西要和朋友們一起分享。
3.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信守承諾會給對方留下真誠、守信用的好印象。
4.不在背后說別人的壞話和不負責任地議論是非,即使別人有什么讓你覺得無法理解的地方,也要尊重別人。
5.不隨便動別人的物品,爸爸媽媽一定要告訴孩子,用別人的東西之前要先得到對方的同意。
6.不輕易評價別人的東西,更不要有事沒事就作負面評價,比如,“你的新衣服好丑”“你家的房子真小”。
7.盡量少做伸手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麻煩別人。不得不麻煩別人時,要主動道謝。
8.當看到別人陷入窘境時,要用自然的方式幫忙化解。當別人遭遇尷尬時,不妨幫他說幾句話,或者給他找個臺階,幫他解圍。
9.別人跟你說話時,你要眼睛看著對方,耳朵聽著對方,還要懂得適時回應,不武斷評價。
10.要想得到別人的幫助,請學會先付出,人際交往的實質是交換和互惠。
11.凡事要提前10分鐘準備好,以防意外,這樣做也可以提前整理好心情,以便盡快進入狀態。
12.學會說謝謝,別人幫助了你,不管結果怎樣,都要記得說“謝謝”。
13.有禮貌應該是對所有人,無論是上司、長輩、餐館服務員還是路邊撿垃圾的老人。
14.在電影院、圖書館等需要安靜的公共場合,不要大吵大鬧。
15.吃飯時不發出聲音,不在盤子里翻來翻去,不夾光自己喜歡的菜,如果有公筷,就要使用公筷。
16.在家吃完東西自己收拾餐具,在餐館就餐時也要盡量把食物殘渣收拾到碟子里,便于服務員收拾。
17.咳嗽、打噴嚏、打哈欠時要捂住嘴巴,不當眾剔牙、化妝等。
18.留意坐姿,不交抱雙臂,不翹二郎腿,孩子在公共場合也應該有一個文明美觀的坐姿。
其實,上面這些家教法則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很容易被大家忽視。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想要成功,必須在細節上下功夫。家長應該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給孩子做個好榜樣,潛移
默化地影響孩子。
(摘自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