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英
[摘要]中國與韓國在地理上不僅是一衣帶水的鄰邦,而且在歷史上同屬漢文化圈,都深受以孔孟學說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影響,因此逐漸形成了既有共通點,又有各自獨特差異的文化。中國境內的黑龍江省作為一個擁有45萬名朝鮮族群眾的邊疆大省,文化家庭觀念、平等思想和禮儀等方面與韓國更有許多相似之處。文章選擇韓國文化法律政策作為研究對象,將從法律層面、政策角度分析韓國文化產業迅速發展的原因,進而提出適合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發展的多層面結構框架。
[關鍵詞]韓國;文化產業;法律政策;黑龍江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9110
1引言
1998年韓國為擺脫亞洲金融危機,制定了“文化立國”政策,將文化產業確定為“21世紀的支柱產業”,將發展文化產業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經過20多年的短暫發展歷程,韓國已經一躍成為世界第七位的文化產業發達國家。韓國文化產業迅猛發展,與韓國法律基礎,政策扶持雙擎驅動密不可分。分析韓國文化產業法律制度及各個時期文化法律政策,從而提煉適應黑龍江文化產業發展的新理論,助力“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
2韓國文化產業法律結構
韓國文化產業法律將《憲法》作為綱領性文件,以《文化產業基本法》和《內容產業振興法》為依據,通過產業分類制定縱向制定具體法律,通過地方性法規橫向完善文化產業各項制度。
首先,韓國在《大韓民國憲法》中以綱領性的文件的形式在第一章總綱第九條中規定“國家要致力于朝鮮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民族文化的興隆”。從根本上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法律制度的保障。
其次,2016年9月30日施行的《韓國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第一章第二條中對韓國文化產業進行了定義,是指文化商品的計劃、開發、制作、生產、流通消費等有關的服務產業。2017年6月22日施行的《內容產業振興基本法》第十條中內容產業指創造出經濟附加價值的內容或者提供這些服務的制作、流通、利用等相關的產業。這兩部法律都對“文化產業”進行了定義,并且對相關的法律行為具有約束力,是韓國文化產業方面的兩部基本法。
在這兩部法律的基礎上,韓國還依據文化產業的具體分類設定了法律規范,韓國文化產業法律向縱深方向發展。2015年11月19日施行的《工藝文化產業振興法》對工藝文化產業方面的進行法律規定,2017年6月22日施行的《大眾文化藝術產業發展法》、2017年4月22日施行的《印刷文化產業振興法》等,韓國還通過具體分類使具體的文化產業發展有法可依,從而為文化產業基本法的實施提供了保障。
不僅如此,韓國還以制定地方性條例的方式來彌補執行《文化產業基本法》中的不足,從橫向上為法律的執行進行細化,通過地域差異進行法律調整。2016年施行的《京畿道文化內容產業振興條例》,2011年5月施行的《慶尚北道文化內容產業扶植條例》、2015年施行的《光州光域市文化內容振興條例》等,這些地方性法規,依據地方本土的文化產業特點,以《文化產業基本法》為依據更加深入細致地對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內容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確。
3韓國各時期文化產業政策特征
31金大中政權時期(1998—2003年)文化產業政策
金大中總統時期韓國政府正式提出了全國要以“文化立國”為戰略目標,這一目標正式確立后,政府立即投入了大量精力致力于啟動政策、制度、法規、財稅、組織和資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在該政權時期韓國政府制定了《文化產業發展五年計劃》,明確文化產業的發展目標,繼《文化產業發展五年計劃》的戰略目標之后,金大中政府又推出了文化產業發展中長期發展計劃。制定了《文化產業前景》和《文化產業發展推進計劃》,為文化產業目標的推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金大中政府時期,是韓國政府對韓國文化產業發展奠定的最扎實的基礎。在這個依法成立了法人單位“韓國文化內容振興院”全面負責文化產業具體扶持工作,該機構一直延續至今。文化內容振興院的設立,以機構的形式確定了韓國文化產業的戰略地位。
32盧武鉉政權時期(2003—2008年)文化產業政策
2005年,韓國發表了《文化強國C-Korea 2010》以“成為世界五大文化產業強國”成為東北亞旅游中心“為政策目標,從三大目標可以看出盧武鉉政府對文化產業各領域中有關旅游觀光及休閑運動產業發展的提上議事日程。
這一時期韓國政府在文化產業方面強調國民參與,突出民間自律性文化行政系統,成立了文化行政革新委員會,充分發揮民間藝術家的自身優勢,同時為了支援文化藝術相關活動設立了文化藝術基金。針對優秀的文化藝術作品分配文化藝術振興基金。并努力擴大和培育文化內容的分類領域。
33李明博政權時期(2008—2013年)文化產業政策
這一時期韓國政府將國家藍圖設定為“通過先進化走向世界一流國家行列”并制定《文化藍圖2012》將文化政策的目標集中確定為四大發展目標:文化綻放的國家、以內容實現富有的國家、有故事的旅游國家、通過體育快樂的國家。
推行拓展海外市場的政策正式將文化出口定位為韓國文化發展方向,在實行文化行政的同時,開展綠色文化旅游。并且成立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統計、規劃各類文化產業的發展。
加強人才培養的政策,通過提高國家創造力實現青年就業。韓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人才培養政策,普及民眾的文化意識,發展民族傳統文化,引進外國優秀人才和技術。
34樸瑾惠政府時期(2013—2017年)文化產業政策
樸槿惠總統任職期間一直堅持“文化昌盛”的施政綱領,與盧武鉉政府時期的“參與政府”相區別,樸槿惠政府在注重國民參與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強調人民的幸福指數,還設定了五大施政目標,包括“開發以就業為中心的創造經濟、打造量身定制的雇用和福祉、享受創意教育和具有文化的人生、構建安全和統一的社會、夯實幸福統一時代的基礎”。她把“開發以就業為中心的創造經濟”視為頭等施政目標。總結韓國歷屆政府時期文化產業政策,對文化產業的發展進行了規劃,正因為韓國啟動了政策、法規的支持,韓國的文化產業才得以走向迅猛發展的軌道,成為了令人矚目的文化產業大國。endprint
4對黑龍江文化產業發展的啟示
我國發展文化產業的起步時間較短。黑龍江作為邊疆城市要響應國家的號召,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充分發揮黑龍江省本土優勢,擴大對外文化產業。還必須從他國的寶貴經驗中汲取精華,在研究韓國文化產業發展法律政策的過程中,得到如下幾方面啟示。
41法律層面
411完善法律制度
韓國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制定了一系列與文化產業相關的法律法規,這些法律體系的建立,為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據。目前,我國在文化產業基本法律方面,還不夠完備,制定一部調整我國文化產業的基本法律制度對于規范和指導各類文化產業活動具有重要意義。制定區域性的文化產業規章用以規范文化產業法律行為。
412在文化部門內部成立政策法規機構
韓國金大中政府時期在《文化產業振興法》中依法設立了法人單位“韓國文化內容振興院”全面負責文化產業具體扶持工作,在文化產業法律制度不完備的前提下,統一成立文化部門政策法規處,承擔起草地方性文化產業規范;執行憲法及其他法律中關于文化產業的規定;指導推進文化產業依法行政等法律相關職能,對于深入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具有重大的推進作用。哈爾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已設立政策法規處;承擔法律政策的宣傳、執行等工作。成立政策法規處可以強有力地推動各項規劃的實施,也為集中各方優勢力量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保證。
42政策角度
421制定發展規劃目標
產業發展,政策先行。縱觀韓國歷屆政府在文化產業政策方面都制定了合理的文化產業發展目標。2017年“十三五”期間黑龍江省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立業、以文興業的工作方針,堅定文化自信,圍繞構建“七個體系”,實施“六項重點工程”,開展“五個主題活動”,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努力營造龍江文化氛圍,推動全省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制定了17個貫徹落實文件。為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的發展制定目標。
422以少數民族文化館站為平臺實現本土民族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
借鑒韓國盧武鉉政府時期強調的“多元化的文化社會”政策經驗。黑龍江省是一個擁有45萬名朝鮮族群眾的大省,以黑龍江省本土的朝鮮族文化為基點,在繼承本民族優秀文化的基礎上,以現有的朝鮮族文化館站為平臺,利用現有的民族文化資源特點,實行對外文化產業交流政策。
423發揮國有文化企業及文化事業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
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的深度和廣度在一定程度上與其他省份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國有文化企業及事業單位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凸顯出優勢。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以公益類文化事業單位的無償公益性服務來引導文化產業消費,以國有文化企業的精品工程來刺激文化消費,同時加快建設民間文化企業的扶持工作,通過文化產品和服務撫慰精神、提振信心、增添智慧、激勵創造。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的發展可以通過文化企業和文化事業來積極地引導文化消費觀念,通過國有文化企業來刺激消費,通過中小型文化企業創造文化產業價值。
424建立高效的人才培訓計劃,解決人才短缺問題
2012年韓國政府實施了《內容產業專門人才培養中長期計劃》,作為強化內容產業的全球競爭力而強力推進綜合性的成體系的人才培訓計劃。借鑒韓國政府的經驗黑龍江省應著力挖掘文化藝術人才,普及文化教育。哈爾濱音樂學院的成立強化了大學教育課程專門化的人才方案,但黑龍江省還缺乏一支一體化的人才隊伍,教育、企劃、項目、產業一體化的文化產業人才。
通過對韓國文化產業法律及政策的探討,建立在黑龍江省形成以法律為基礎;以政策為導向;以民族為特點;以事業為引導、以企業為動力、以人才為優勢的文化產業政策結構。充分發揮黑龍江本土的資源優勢,擴大對外交流范圍,實現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的新跨越。
參考文獻:
[1]向勇,權基永國政方向與政策制定:韓國文化產業政策史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8):12-17
[2]何爽韓國文化產業政策的發展及啟示[D].沈陽:東北大學,2014
[3]張志宇,蘇鋒,常鳳霞韓國文化產業的出口振興政策和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J].當代韓國,2016(1)
[4]付縵從文化強國到文化隆盛:以文化產業探索韓國發展之路[J].中國文化產業評論,2015(2)
[5]鄧婷婷,曾安東韓國文化產業的立法體系及其啟示[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6(2)
[6]馮丹娃,張倩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發展政策論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3(11)
[7]李忠輝韓國文化產業政策調整對我國的啟示[J].文化軟實力研究,201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