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瑩瑩
【摘 要】所謂次貸危機指的是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增加,信用緊縮問題而于2007年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的巨大震動、恐慌和危機。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加劇與蔓延,不僅對于美國,而且對于世界都是一場毀滅性的打擊,對于逐步與世界金融接軌的中國來說,其打擊也是十分巨大,因此,對于次貸危機進行總結和反思,對我國金融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的分析,希望可以從中得出對我國金融發展有進步意義的經驗總結。
【關鍵詞】次貸危機;金融監管;影響;分析
一、次貸危機發生的原因
總體來說,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直接原因就是美聯儲的加息和房地產市場的持續泡沫以及最終泡沫的破滅。次級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比較差、還款能力比較差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此類貸款風險極大,由于借款人的信用級別低,還款能力差,違約風險特別大,在前幾年美國住房市場高度發展,房地產市場日益升溫,一些實際沒有還款能力的借款人也被貼上了能夠定期足額還款的標簽,這就為后來次貸危機的爆發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具體來說,美國次貸危機發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房地產產業:此次金融危機發生的主要板塊還是房地產,同時,從另一方面來說房地產市場也是受此次次貸危機影響最大的產業,也可以這樣說,此次次貸危機的產生正是由于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的破滅。在美國,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由于住房按揭貸款公司的任意放貸,投資銀行將買進的住房按揭貸款重新打包成為風險巨大的證券化產品和其他衍生產品,以獲取高額利潤為目標,忽視了風險的客觀存在,以表面上的繁榮掩蓋實際存在的風險,評級公司等也曲解事實,以獲取利益為目標,對其產品給予錯誤的評級,誤導投資者購買高風險產品,以至于一些保險公司、養老基金等機構盲目投資,最終導致了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出現;
(二)金融監管:從亞當.斯密開始,美國政府就一直信奉政府是經濟的守夜人,政府要盡可能少的監管經濟這一思想,過分強調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自由發展,過分注重依賴金融機構內部的自我控制和調節,而實際過于忽視了對本國金融體系的監管,同時,巴塞爾協議在本次危機中也暴露出了種種局限性;
(三)消費理念:美國的經濟思想認為“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而美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消費在拉動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貸款的好處就在于“今天花明天的錢,實現超前消費”。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通過貸款實現超前消費,由此也造成了消費貸款的膨脹,當房價普遍上漲的時候,人們會產生一種富裕感,因此會通過消費貸款來提高消費能力,而當房產價格下降時,借款人則無力再償還貸款,造成貸款的頻繁違約,整個貸款市場也會風險大增。
二、次貸危機對我國的影響
(一)從最直觀的數據來看,此次次貸危機造成全球金融機構的直接損失估計高達1.4萬億美元,而間接損失如股指下跌、企業破產、貿易縮減、經濟增長放緩等更是難以估計,對于一個超級大國來說,這不僅僅是美國的損失,更是全球的損失,由此波及到其他國家的經濟,政治以及文化。拋開此次次貸危機造成的經濟損失不說,由此引發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美國式發展道路、價值評判標準等方面的重新認識與理解,對于整個世界來說。意義更為重大,一些長期對美國式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持質疑態度的社會主義國家乃至資本主義國家,經過此次金融危機,將對于美國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產生更大的質疑;
(二)對于我國來說,通過此次金融危機,我們可以總結出許多對于我國金融穩定發展有實際指導意義的經驗總結。首先就是要加強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美國此次次貸危機產生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忽視了金融體制的監管,造成風險不可控。表面上看是美聯儲加息,房價持續升溫,而實際上最根本的原因是貸款的發放與評級過于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視了風險的管理,資金的需求方過分借款,資金的供給方過分貸款,反復抵押融資,一筆貸款甚至會經過好多人的手,盡管部分風險已經通過證券化的方式分散掉了,但是并沒有消失,風險依然存在,金融衍生產品固有的風險決定了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風險蔓延的不可控,而由于我國的金融發展體制目前并不完善,金融監管體制還未達到國際頂尖水平,因此。我國的住房抵押按揭貸款實際上比美國的次級債券風險還要高,如果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出現泡沫乃至破滅,其暗藏的風險必然會暴露出來,而且整個經濟系統遭受的損失將比美國嚴重好多。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中國目前必須要加強信貸系統風險管理,建立健全各項金融風險監管指標,建立健全各項金融法律與法規,提高住房按揭貸款的信用門檻。
(三)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合作。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快,世界各國的經濟逐漸融為一體,牽一發而動全身顯得日益明顯。金融的全球化也是金融風險的全球化,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對于我國國內金融來說會產生不可估計的預期,擴大我國金融市場的風險。因此,我國的金融監管機構應該時刻關注國際金融發展動態,及時發現和預防國際金融風險苗頭,對于跨境資本流動的監管要加強,同時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也要推進,擴大國際金融市場,鼓勵企業走出去,加強對外開放,由此逐步穩定推進金融開放,同時,國內金融監管體制要積極地與國際金融監管機構相合作,保持信息暢通,開拓國際視野,必要的時候可以就某些目標與聯合國采取行動,增強跨國協調監督機制,發揮大國作用,不僅要從本國內部防范危機的發生,而且要做好監督人的角色,通過協調溝通交流,保證各主要經濟體的金融穩定。
(四)從金融機構體系來看,銀行作為一國國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金融機構,銀行該做的要做好,貸款的發放要嚴格按照程序來走,做到貸前審查、貸中檢查、貸后核查,嚴格貸款三階段,保證有充分還款能力的人可以如愿得到貸款,將沒有還款能力的人從貸款的優良客戶中分離出去,嚴格把控貸款流程,控制資金流通,達到資金利用效果最大化。同時,加強技術革新,合理控制金融衍生產品和證券衍生產品的風險,加強衍生產品設計培訓,健全衍生產品使用規章制度,保證在合理利用衍生產品賺取適當利潤的同時,將衍生產品的風險控制在最低的限度,防止風險的不可控。對于各大評級機構,應該以尊重事實為上,不能為賺取利益而曲解事實,必須從實際出發制定完善的證券評級流程,綜合客觀的為證券進行評級,不可錯誤評級誤導投資人購買證券化衍生產品,完善各項內部評級規章制度,實現規范操作。
(五)從房地產來看,房地產作為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性產業,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從長期來看,房地產將會一直保持升溫,因為作為保值增值最好的投資品,人們投資房地產的熱情短期內并不會消散,房價只會漲不會跌。尤其對于人口眾多的中國來說,更是寸土寸金。因此,國家要建立健全各項房地產監管法律法規,防止過度“炒房”事件的發生,正如齊國相國管仲所言,任何一件事,如果跟風的人多了,全國人民都去做同一件事,那就是暴利的終止。因此,對于房地產這一產業的監管十分必要,房地產過熱的時候溫度要降下去,保證房地產市場的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丁邦開,周仲飛.金融監管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任軍.淺析次貸危機對我國金融監管體制的啟示[J].商情,2013(51).
[3]孫燕.“次貸危機”對我國金融監管的啟示[J].武漢金融,2009(9):18-19.
[4]周曉宇.次貸危機對我國金融監管的幾點啟示[J].中國市場,2009(22):26-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