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 翔 張晟南 圖董 欣
立行立改,遼寧迅速落實督察意見
文高 翔 張晟南 圖董 欣


9月13日,記者隨遼寧省國土資源廳檢查組來到位于寬甸滿族自治縣白石砬子自然保護區內的龍圣合鐵礦,這是中央環保督察向遼寧省反饋的11宗位于自然保護區內采礦的礦山之一。在現場,記者看到該礦山已停產,所有的采礦設備已不見蹤影,礦坑也已回填并種植上了樹木,一棵棵紅松樹苗在秋日湛藍天空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青翠。
寬甸滿族自治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李勇韜向記者介紹,針對中央環保督察發現的問題,寬甸縣國土局迅速制定了各級各類保護區內礦業權清理工作方案,到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保護區內礦業權清理工作,并對被破壞地區環境進行恢復治理。
據悉,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中自然保護區內采礦權問題,省國土廳已經明確了整改時限,在今年8月底前停止采礦活動,年底完成分類梳理工作,2018年底前完成采礦權退出自然保護區工作。截至到目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自然保護區內11宗采礦權的礦山已全部停止開采。
下一步,遼寧省將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重點,全面開展保護區內礦業權清理工作。日前,經省政府同意,《遼寧省各級各類保護區內礦業權清理工作實施方案》現已下發,今年年底前,全省將完成全省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內探礦權清單和采礦權清單,擬定分類處置意見并上報國土資源部,從而完成礦業權穩妥有序退出保護區的基礎工作,真實反映全省各級各類保護區實際狀況,并建立起限制類禁止類政策措施,防止出現新的違法違規行為,切實做到解決一個問題,堵塞一個漏洞。
同時,對反饋意見中全省鎂礦資源開采問題,遼寧省將以立行立改、長期堅持為原則,全面加快第三輪省、市、縣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審批工作,嚴格執行菱鎂礦的總量調控指標和準入條件,確保菱鎂礦資源依法有序開采,并加強對生產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監管,還周邊百姓綠水青山。
遼寧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馬原表示,廳黨組對此次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問題高度重視,已制定了整改方案并在全省組織落實。國土廳將以此次整改為契機,以解決國土資源領域生態環境方面的突出問題為重點,堅持問題導向,不回避、不手軟,上下聯動、標本兼治,進一步提升國土資源管理的綠色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