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寧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項目招投標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國土資源局 孫相林
情系塔城譜華章
文遼寧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項目招投標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國土資源局 孫相林

“三山夾兩盆”,新疆的形象特征。毛主席說:“新疆是個好地方”,在《念奴嬌·昆侖》中寫到,“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小時候對新疆印象保留在倒騎毛驢的大胡子納斯爾丁·阿凡提智斗壞巴依老爺,孫悟空在火焰山上與鐵扇公主、牛魔王大戰三百回合,在鐵扇公主肚子里翻轉騰挪,清朝乾隆皇帝利用昆侖山和田玉雕刻的《大禹治水圖》傾城無價。長大后,逐漸了解了西漢張騫、東漢班超、唐朝玄奘出使西域的意志彌堅;樓蘭古國、小河公主、高昌故城的歷史變遷;書劍恩仇、香香公主、天山七劍的俠骨柔腸;羅布無人區、阿勒泰石人、彭加木失蹤的神秘莫測;冰山上的來客、達坂城的姑娘、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情誼纏綿;王胡子將軍、紅其拉普、小白楊哨所的衛國戍邊;駝鈴叮當、大漠孤煙、絲綢古道的亙古悠遠。
塔城(塔爾巴哈臺,哈薩克語翻譯為旱獺出沒之地),一個新疆西北部的邊陲小鎮,與中哈邊境國家一級口岸----巴克圖口岸近在咫尺,卻距家鄉遼寧萬里之遙。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蘇關系交惡時,處于雙方對峙的最前沿,著名的“伊塔事件”、“鐵列克提事件”均發生于此。為謀生,魯人曾闖關東,晉人走西
口,徽人下新安。唐宋八大家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曾擊節吟到:“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自己,一名遼寧省直機關的工作人員,一名共產黨員,由于使命的召喚,家國的重托,按照中央和遼寧省委的要求奔赴援疆,從而也與塔城這個邊陲小城緊緊聯系在了一起。看孫郎,西北望,射天狼!新疆,我來了!塔城,我來了!
——風吹雪,白茫茫,櫛風沐雪入新疆。一聲令下,一次歷練,一份擔當。與當年解放軍一野穿越星星峽相似,覺得自己像林海雪原中的“203”小分隊員一樣,在數九寒天里,雪天一色下,凜冽寒風中,只打點了簡單的行裝,便隨同遼寧援疆前指領導一行行色匆匆,先期入疆,壓茬交接。塔城老風口,出入塔城的必經之地,黨的好干部孔繁森同志因公殉職地;風吹雪,在內地從未聽說的陌生自然災害,表示狂風裹雪可以瞬間達到幾米高,將人車吞沒。由于每年在塔城老風口、瑪依塔斯路段都有人員喪生,該路段被當地人戲稱為“百慕大魔鬼路段”,許多人也因自己親身經歷的驚險歷程而談路色變。自己在送上期援疆干部由克拉瑪依回遼,從烏魯木齊回塔城路途中,親身體驗了新疆的氣候惡劣,感受了大自然的狂暴殘虐,認知了“人定勝天”的無能……
——學先賢,樹榜樣,打牢思想立基樁。見賢思齊,自古以來,勤勞善良的新疆人民開發新疆、建設新疆、保衛新疆。民族英雄林則徐因銷煙獲罪發配新疆后,以“茍利國家生死以”的胸懷,甘做老愚公,帶領新疆人民墾田修渠,新疆人民為感謝他,將“卡井”(坎兒井)稱為“林公井”,將水渠稱為“林公渠”,將他推廣的棉花紡車稱為“林公車”。他還繪制了很多翔實的邊防地圖送給左宗棠,為后來收復新疆作出了重大貢獻。晚清重臣左宗棠抬棺西征,收復新疆,維護了祖國的統一,詩人楊昌浚在《恭誦左公西行甘棠》中歌頌他:“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表達了對左公的景仰之情。由于收復疆土,故土新歸,自此有了“新疆”名稱。為了實現“主義”,中共黨的一大代表陳潭秋和毛主席的弟弟毛澤民在迪化壯烈犧牲,英勇就義。左公同鄉瀟湘名將王震將軍,帶領兵團戰士披荊斬棘,披肝瀝膽,爬冰臥雪,屯墾戍疆。“一段援疆路,一生新疆情!”三年援疆,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認真踏下心來,是可以做一些事的。自己就是要樹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樹立“不白來一回”的決心,按照中央和遼寧省委要求,學講話,學先賢,學榜樣,一張藍圖繪到底,打牢思想立基樁,一茬接著一茬干,擼起袖子加油干,盡己所能,為新疆繁榮穩定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訪民情,聚民意,民族團結石榴香。新疆全區共有55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長期以來,全疆各族人民和諧共處,團結共榮。毛主席在接見新疆和田維吾爾族老人庫爾班·吐魯木曾感嘆道:“新疆的老百姓多好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民族人民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入疆在塔城地區國土資源局掛職,具體分管礦政方面工作。局里少數民族同志很多,局長名字叫艾山江·艾尼瓦爾,年齡比我稍大點,是個維吾爾族漢子,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工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很強。我分管科室中有兩個同志是哈薩克族,名字叫哈麗達、吐尼克,一個同志是維吾爾族,名字叫阿熱孜古麗,她們都很熱情、踏實、認真、肯干。少數民族同志平時相互之間講話都用本民族語言,我也聽不懂,私下給他們對話用了個“土話”叫做“咕嚕……咕嚕”。新疆少數民族名字都較長,很多都叫買買提、古麗……,名字中間還帶個點“·”,我一直覺得很新鮮、很新奇,覺得他們都像名字中間加點“·”的列夫·托爾斯泰、馬克·吐溫一樣是智者、文豪,是詩人,很有詩情畫意。來新疆半年多時間,通過在地區國土資源局工作學習,在援疆項目工地督導檢查,在托里縣多拉特鄉阿克塞村“結對認親”,在額敏縣喀拉也木勒鄉吾音克村“訪惠聚”走訪調研,我深深感受到新疆人民的淳樸、善良、熱情。“右派”詩人艾青在下放新疆后,與兵團戰士打成一片,曾創作了《莫索灣》、《年輕的城》,寫下了:“克拉瑪依,是沙漠的美人”的優美詩句,與新疆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隨著時間的增長,我也漸漸融入了他們的工作圈,生活圈,漸漸加入了他們的朋友圈,感覺自己越來越像個“新疆人”了!
——念父母,掛兒郎,魂牽夢縈思故鄉。《論語·里仁》里說:“父母在,不遠游”。精忠報國、以身許國!作為一個普通人,無論多高的口號,多輝煌的誓言也改變不了骨子里、潛意識中的思父念子情懷。我是家中唯一男孩,老父親已83歲,患有胃潰瘍、腰間盤脫出、脈管炎等疾病,老母親已85歲,患有嚴重的眩暈癥、滑膜炎等疾病;岳父母也都七十多歲,身體也都不是很好,前不久岳父還出現了尿血癥狀。由于父母年事已高,為怕二老擔心,我一直瞞著他們說我在河北省衡水市交流掛職,只是讓他們感覺離家稍近些,目前兩位老人每天都在看《河北新聞》,看衡水高中的教學模式和霧靄信息。在廳黨組派我援疆時,我的女兒正在讀高二。對孩子來說,在高考前夕,父親“遠征”,應該是殘酷的、不公平的和不負責任的。在學校要求給孩子寫的一封家書中,我寫了很多我們相互共勵共勉的話。我的愛人,是家中的獨女,屬于小巧玲瓏型,我援疆后,家庭的重擔已完全壓在她的肩上。來疆半年,自己的睡眠一直不是很好,掛念雙方父母,想念孩子,惦記家庭,一直伴隨始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也成了夜半真實寫照。
——交鑰匙,管礦藏,情系塔城譜華章。為加強遼寧與新疆的交流交融,推動遼寧企業走出去,2016年起,遼寧部分援疆項目由“交支票”變為“交鑰匙”。按照遼寧援疆前指要求,自己負責援疆“交鑰匙”項目招投標工作。作為一個新任務,新工作,自己加強學習,認真梳理前期交鑰匙項目工作情況,規范交鑰匙項目前期要件,熟悉招投標工作程序和環節,提出招投標注意事項,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對前置要件進行審查,組織開展項目招投標。目前已經完成了14個交鑰匙項目(土建項目13個、設備采購項目1個)招投標工作,中標金額2.2億元,保證了項目按期開工。塔城地區是礦產資源大區。入疆以來,自己抓緊熟悉地區地質勘查、礦產開發、資源儲量和地質環境管理工作情況,熟悉新疆礦產資源管理政策。認真組織開展地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為地區礦業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和服務。按照自治區要求,與安監、煤炭等部門聯合開展煤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推進煤礦產業去產能。按照國家環保督察要求,對巴爾魯克山自然保護區內礦業權進行實地踏查,提出清理意見和建議,積極配合做好保護區內礦業權清理工作。對于和什托落蓋煤炭礦區內煤層氣礦業權設置問題,積極與國土資源廳協調對接,提出工作建議。加強地質環境管理,組織開展融雪期和汛期地質災害巡查,積極創建地質災害防治十有縣活動,促進礦業生態文明建設,降低災害損失和風險。
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親身經歷,以保爾·柯察金為自己原型寫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曾寫到,“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一段援疆路,一生新疆情”!援疆無悔、無悔援疆,愿我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