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英
(三明市將樂縣經濟作物管理中心,福建三明353300)
食用菌是福建將樂縣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在食用菌產值中,香菇占比例較大,占全縣食用菌總產值的27.3%(2015),且加上香菇價格較好,菇農的生產積極性較高。但生產中菇農到處引種,種源混亂,種性不純,給生產帶來一定損失。為促進當地香菇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經濟作物管理中心開展了,不同香菇菌株的栽培試驗。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1 供試香菇菌株香菇農香2號,引自福建農林大學菌物研究中心;申16、申18、香菇215,引自上海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
1.2 試驗方法試驗地點在將樂縣萬全鄉陽源村。供試的四個香菇菌株各設三個重復,每個重復10袋(15 cm×58 cm×0.005 cm的聚乙烯,內套聚乙烯袋保水膜),每袋裝料折干0.9 kg。拌料、裝袋、滅菌、冷卻、接種等按常規方法。栽培料配方為雜木屑78%,麩皮20%,石膏粉1%,紅糖1%,克霉靈0.235%。料含水量58%。
1.3 觀察記錄觀察記錄供試香菇菌株菌絲生長狀況,測定產量、子實體經濟性狀。
2.1 供試香菇菌株菌絲生長情況供試四個香菇菌株菌絲長勢都正常,菌絲潔白、濃密、粗壯。其中農香2號菌絲生長最快,其次香菇215,申18菌絲生長最慢(表1)。
2.2 供試香菇菌株菌筒轉色情況香菇農香2號、申16、申18菌絲滿袋后至上架時約35 d,大部分菌筒轉色面積約達80%,而香菇215菌筒轉色時間長,上架出菇時幾乎不轉色,即使有轉色的菌筒也非常淺。

圖1 農香2號出菇

圖2 香菇215出菇

圖3 申18出菇

圖4 申16出菇

表1 供試香菇菌株菌絲長勢
2.3 供試香菇菌株產量從四個供試菌株產量情況看,農香2號產量最高,平均袋產0.39 kg,申18產量最低,袋產僅0.36 kg,但四個菌株在統計學上產量差異不顯著(表2)。
2.4 供試香菇菌株子實體經濟性狀農香2號、香菇215和申18的子實體單朵重比率大,且朵型圓正,菌蓋肉厚,菌柄稍粗。申16子實體朵型較小,菌蓋較薄。四個供試香菇菌株單朵鮮菇為:農香2號>香菇215>申18>申16;菌蓋直徑為:香菇215>申18>申16>農香2號;菌蓋厚度為:香菇215>申18與農香2號>申16;菌柄長度比為:申16>申18>農香2號>215;菌柄直徑為:農香2號>申16> 215>申18(表3)。

表2 供試香菇菌株產量情況

表3 供試香菇菌株子實體經濟性狀
試驗結果,香菇農香2號菌株菌絲長速快,且潔白、濃密、粗壯,菌齡約120 d,上架出菇時大部分菌筒轉色面積約達80%,出菇容易,朵型大、肉厚、圓正、產量高。由此可見,該菌株較適應將樂地區氣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