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和平縣人民醫院(517200)麥惠瓊
近些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進步與人們健康觀念的轉變,對于臨床護理工作的要求逐漸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廣大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是醫務工作者關注的重點課題。傳統排班模式常常使得護理人員感到作息時間混亂、工作任務量大、交接班容易出錯等,使患者容易出現一系列的負面情緒,不利于疾病的護理與治療[1][2]。因此,我院自2015年1月開始實施APN連續排班層級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護理效果,現將相關資料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我院為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共有開放床位500張,自2015年1月逐步開始開展APN連續排班層級管理模式,分別選取2015年呼吸內科、神經內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呼吸內科護士18人,病床55張,病床使用率64.3%,全年住院患者1745人,開展APN連續排班層級管理模式;神經內科護士18人,病床55張,病床使用率69.9%,全年住院患者1825人,實行傳統排班模式。兩個科室護理人員職稱結構和學歷結構相當。從中選取的呼吸內科患者(176例)有男性96例,女性80例,年齡62~86歲,平均(73.26±3.58)歲;神經內科患者(164例)中男性90例,女性74例,年齡61~87歲,平均(73.15±3.89)歲。
1.2 方法
1.2.1 傳統排班模式 神經內科:主要采取每日間斷排班,分上午、中午、下午、上夜與下夜班5個班次進行交接,交接班次數多,護理工作不連續,不利于對患者病情的掌握觀察;同時,每次交接班耗時長,浪費時間多,間接減少了護士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時間,直接影響到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2.2 APN連續排班層級管理模式 呼吸內科:對傳統上班時間進行適當的調整,并采取小組的模式進行連續排班,班次分別為8:00~16:00、16:00~23:00、23:00~次日8:00,并依據護理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分為不同的層次(包括護士長、高級責任護士、初級責任護士、初級護士)。治療班的護士、辦公護士、護士長上班時間為8:00~12:00與14:30~17:30,再將剩余的護理人員納入APN排班模式中實施責任制進行日常護理工作。每組成員為6~8名,分別設立1名護理組長、初級責任護士與初級護士。每個班次的護理人員將病區患者分為兩個不同的區,由兩組護理人員分別進行負責;另外兩個班次的護理人員考慮到日常工作量較少,1個小組可負責整個病區的患者,并且不同的小組可采取周期性循環排班制度。APN連續排班實行3班交接,減少了交接班的次數,增加護士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時間,而且每個班次有兩個以上護士值班,確保雙人核對制度的落實,保證護理安全。
分層級管理模式:高級責任護士的崗位職責在于對本組患者的整體護理計劃負責,對病情危重與疑難的患者實施疾病護理,制定護理計劃,對責任護士的日常護理工作進行檢查監督,對初級責任護士的日常護理水平定期進行培訓等;初級責任護士主要工作職責在于對技術難度較小的護理工作進行負責,嚴格掌握分管患者的病情,并對初級護士護理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初級護士的日常工作職責主要是對基礎護理工作負責;辦公護士的日常工作職責包括醫囑審核、入院與出院患者的手續辦理、醫療費用的記錄等;治療班護士主要工作包括取藥、配藥、派送標本等。

附表1 兩種排班模式的患者滿意度比較[n(%)]

附表2 兩種不同排班模式的護理質量比較[n(%)]
1.3 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護理管理模式的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包括護理差錯、護理糾紛、護理缺陷等)。
1.4 統計學處理 將本次研究涉及的統計學資料納入SPSS19.0的軟件中,護理滿意度與護理質量用百分比、率表示,X2檢驗比較,以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滿意度 實施APN連續排班層級管理模式后,住院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傳統排班模式,P<0.05,詳見附表1。
2.2 護理質量 APN排班層級管理模式的護理質量明顯優于傳統排班模式,P<0.05,詳見附表2。
近些年來,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發展進步,人們健康觀念的增強,傳統的護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廣大患者的需求,以患者為工作中心的護理理念不斷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本次研究在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的同時采取APN排班模式,加強對護理質量的管理,對護理人員的排班模式合理安排,取得了十分顯著的護理效果[3]。該排班模式減少了傳統排班模式的交接班次數,有效保證護理人員工作的連續性,便于護理人員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并實施護理服務,同時依據患者實際病情制定合理的護理計劃,不斷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4];此外,夜班的交接班時間點改為23:00,有利于保證患者夜間的休息,體現出現代醫療模式下的人文關懷理念。有關研究顯示[5][6],護理人員對患者的關懷程度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呈正相關性。由此可知,減少護理人員交接班次數有利于爭取更多的時間對患者實施護理服務,真正實現了“將時間還給護士,將護士還給病人”。另外,考慮到許多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程度不高,容易產生多種負面情緒,護理人員還需要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以提高患者滿意度。
APN連續排班模式屬于一類層級管理模式,護理組長的設立有利于護理工作的有效落實,選擇臨床護理經驗豐富、有責任心、應急能力強的護士擔任組長,并帶領低年資護理人員進行臨床護理,對年輕護士起到傳、幫、帶的作用,有利于發揮組長經驗豐富的優勢,進一步提高小組成員的護理工作能力,使得護理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減少護理差錯[7][8];另外,呼吸內科病房若采取傳統的責任制護理模式進行排班,將使得護理人員的分管病床量較多,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并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采取APN連續排班層級管理模式可使得上級護士能夠及時了解患者病情,并對下級護理人員做出合理的分析指導,并針對性的對護理質量薄弱環節進行有效控制,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促進護理隊伍整體素質的全面提升[9-12]。
應用APN連續排班層級管理模式,能科學合理調配人力資源,使人力資源均衡搭配,能力上起到互補作用,有效發揮人力資源的最大優勢,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及護理質量。但如果科室床位數和患者人數較少,采用該類排班模式將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因此,實際應用時應根據醫院各科室實際情況進行排班。我院自2015年開展APN連續排班層級管理模式,調查顯示實施APN連續排班層級管理模式的住院患者全年滿意度達到96.02%,明顯高于傳統排班模式的82.32%,P<0.05;同時,APN連續排班層級管理模式在護理事故、護理差錯、護理缺陷等方面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傳統排班模式,P<0.05。
綜上所述,采取APN連續排班層級管理模式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臨床護理管理質量,患者滿意度較高,值得實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