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小欖醫院(廣東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528000)陳森渠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最為常見的急腹癥之一,該病的發病率在1%左右,病情發展迅速,常需采取手術進行治療。目前臨床實施的傳統治療方法多為開腹手術[1],但術中及術后并發癥較多。腹腔鏡闌尾切除術不僅集治療診斷于一體減少誤診幾率而且創口小減輕手術風險,降低術后疼痛程度,患者耐受性更強[2]。為此本次實驗選取2014年7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診的急性闌尾炎患者106例進行對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4年6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診的急性闌尾炎患者106例。納入標準符合以下幾點:①符合診斷標準《急性闌尾炎的診斷標準》[3]的患者;②相關禁忌癥不存在。按患者意愿將其分入腹腔鏡組和開腹切除組。腹腔鏡組49例,開腹切除組57例。腹腔鏡組女性21例,男性28例,年齡17~65歲,平均年齡(45.55±11.74)歲。開腹切除組女性28例,男性29例,年齡15~63歲,平均年齡(46.52±11.42)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均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腹腔鏡組采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進行治療,開腹切除組采用開腹闌尾切除術進行治療。腹腔鏡組進行靜脈復合麻醉及雙腔氣管插管處理,主操作孔切口5mm在臍下緣處,二氧化碳進入形成氣腹并在切口處放置保護套用以保護切口,置入腹腔鏡。副操作孔兼觀察孔切口5mm在臍與左腹的股溝區形成等邊三角形處,在切口處放置保護套用以保護切口,需在腹腔鏡下操作。體位為足高頭15度,偏左30度將腹腔中的膿液吸盡,將盲腸提起尋找闌尾并將周圍的黏連組織分離。用超聲刀將闌尾根部到闌尾系膜段分段離斷。體部穿孔采用7號線而闌尾末端采用可吸收夾將闌尾根部結扎,在0.5cm遠側剪斷,電凝處理闌尾殘端的黏膜。若患者闌尾根部壞疽或穿孔而無法實施結扎則殘端縫合采用8號線,同時覆蓋大網膜,加固縫合效果。切除的闌尾裝入保護套內取出。腹腔需沖洗干凈(液體變清)。皮膚拉合使用創可貼,切口的消毒使用聚維酮碘溶液。術后給予補液支持及抗生素預防感染。開腹切除組麻醉方式采用硬膜外麻醉,切口方式為麥氏點斜行,腹腔的積液需完全吸除,闌尾及其系膜使用常規處理方法,闌尾殘端使用“8”字包埋法,腹腔沖洗使用甲硝唑溶液,腹腔的滲液使用鹽水紗布清潔,切口逐層縫合,切口的消毒使用聚維酮碘溶液。術后給予補液支持及抗生素預防感染。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切口長度、手術時長、排氣時長、術后臥床時長、住院時長、綜合費用,術后第1、3、5天時視覺模擬疼痛評分,術后并發癥如腹腔膿腫、腹腔出血、切口感染、粘連性腸梗阻、糞瘺、闌尾殘株炎等并等發生幾率。比較其差別是否有統計學意義。
1.3 評定標準 術后疼痛評分標準為VAS疼痛評分,標準分0~10分,7~10分表示重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0~3分表示輕度疼痛。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處理軟件SPSS18.0進行處理分析,采用卡方檢驗對數據資料及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進行對比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來顯示結果差異性顯著,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

附表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切口長度、手術時長、排氣時長、術后臥床時長、住院時長、綜合費用比較

附表2 兩組患者術后第1、3、5天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比較
2.1 兩組患者手術均進行順利,腹腔鏡組腹腔膿腫、腹腔出血、切口感染、粘連性腸梗阻、糞瘺、闌尾殘株炎等并發癥發生幾率為6.12%(3/49),開腹切除組為15.79%(9/57)。腹腔鏡組并發癥發生幾率顯著低于開腹切除組(P<0.05)。
2.2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切口長度、手術時長、排氣時長、術后臥床時長、住院時長、綜合費用比較。腹腔鏡組手術時長多于開腹切除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腹腔鏡組綜合費用顯著高于開腹切除組(P<0.05);腹腔鏡組術中出血量、手術切口長度、排氣時長、術后臥床時長、住院時長均顯著優于開腹切除組(P<0.05)。詳見附表1。
2.3 術后第1天視覺模擬疼痛評分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3、5天視覺模擬疼痛評分腹腔鏡組顯著少于開腹切除組(P<0.05)。詳見附表2。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現在越來越多地用于治療急性闌尾炎[4],此次實驗中筆者比較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臨床療效,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手術均進行順利,腹腔鏡組腹腔膿腫、腹腔出血、切口感染、粘連性腸梗阻、糞瘺、闌尾殘株炎等并發癥發生幾率為6.12%(3/49)顯著低于開腹切除組的15.79%(9/57)。說明在條件同等的情況下進行手術,腹腔鏡方法較傳統開腹手術能更有效地降低并發癥發生幾率,可見治療急性闌尾炎中行使腹腔鏡方法的優點有術后患者并發癥較少。但該方法手術時長及綜合費用均高于傳統開腹手術,可能與現今腹腔鏡技術有關。
腹腔鏡方法治療診斷一體化,急性闌尾炎常出現誤診情況,腹腔鏡在創傷微小的條件下能最大程度的對腹腔實施探查,準確提供病變部位或不易察覺的微小病灶,為患者的治療方案提高強有力的依據,減少誤診情況避免病情延誤[5]。腹腔鏡不受腹壁肥厚、體態肥胖、闌尾位置、切口大小等條件影響[6]。實施傳統手術時若患者或闌尾部位出現異常情況或過于肥胖需將切口延長以便尋找闌尾,患者損傷加重。而腹腔鏡可直視探查,切口無需擴大。因此此次實驗腹腔鏡組術中出血量、手術切口長度、排氣時長、術后臥床時長、住院時長均顯著優于開腹切除組。由于腹腔鏡方法手術創傷較小,患者疼痛程度大大減低,本次實驗結果顯示術后第3、5天視覺模擬疼痛評分腹腔鏡組顯著少于開腹切除組[7-12]。
綜上所述,采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能顯著縮短排氣時長、術后臥床時長、住院時長,術中出血量少,創口小有效減少手術風險,縮短恢復時間,減輕手術帶來的創傷。治療診斷雙管齊下大大避免了術前出現誤診導致病情延誤的現象,不會增加手術后腹腔膿腫、腹腔出血、切口感染、粘連性腸梗阻、糞瘺、闌尾殘株炎等并發癥發生幾率,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應用于臨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