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固體廢物目錄》(2017年)年底起執行

2017年8月17日,環境保護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質檢總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固體廢物進口管理辦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對現行的《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和《非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進行了調整和修訂:將來自生活源的廢塑料(8個品種)、未經分揀的廢紙(1個品種)、廢紡織原料(11個品種)、釩渣(4個品種)等4類24種固體廢物,從《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調整列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
《進口固體廢物目錄》(2017年)(以下簡稱《目錄》)自2017年12月31日起執行。環境保護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質檢總局2014年第80號公告,環境保護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質檢總局2017年第3號公告同時廢止。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央明確提出了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發展是其中的一項重要任務。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為了更好保護環境,推進建設美麗中國的夢想,2017年4月18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四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近十年來,化纖工業積極推動循環經濟發展,以廢舊聚酯再生利用為主的循環經濟產業規模快速增長,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已成為我國化纖工業的重要補充。
然而在行業發展中,由于有些再生滌綸企業規模小、污染治理水平低下,污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等環境違法行為突出,加之部分地方政府職能部門對企業疏于其監管、審查不嚴、稽查不利,一些不法商人利用制度漏洞,出現許可證倒賣,固廢倒賣,進行走私,瞞報、夾帶等情況,因而使得這些地區成為洋垃圾之所,環境污染嚴重。因此,對《目錄》中再生PET相關內容的調整和修訂是必要的。此次全面禁止洋垃圾進口政策的出臺,從總體看將有利于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有利于循環再利用行業的產業升級,提高工業綠色制造水平。對再生滌綸行業來說,此次政策的變化,有助于行業的結構調整、提升行業的競爭力水平,促進產業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