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璇+何冰舟
摘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各個民族文化都有其差異性和獨特性,在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時,通過漫畫表現更符合當下的傳播需求,如何將少數民族文化元素轉化為動漫語言是一項重要的研究,同時也有助于傳承優秀傳統少數民族文化。
關鍵詞:動漫藝術 設計 色彩 運用
一、研究的目的
至2016年為止,中國漫畫行業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但由于在新型漫畫發展初期受日本漫畫及歐美動畫風格影響深刻,導致本土漫畫創作在形象及內容上缺少一些地方特色,針對具有少數民族生活面貌的原創作品不多,尤其是表現藏區民族風情的漫畫。所以本文針對藏族設計元素的漫畫進行研究和設計,為以后創作相關漫畫提供一種思維及方法的可能性。
二、藏族地區特色在漫畫中的分析及應用
針對特定地區民族民俗特點,筆者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研究。
(一)從造型上看:藏族生活地區地處我國內陸深處,又多高大山脈的阻擋,其封閉性強,因此,藏族服飾發展的縱向差異不大。藏族人民的服飾形態與質地受生活方式與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大。編發、長裙、長袖、長靴以及肥腰和右衽是一件藏袍的基本特征;關于藏族人物的形象設計既要突出與其他民族的差異性,又不能脫離其原有特征。由于高寒地區缺氧和寒冷,藏族人顴骨高,鼻孔大,他們的皮膚粗糙,在風吹日曬下,臉色多醬紅色。女子圓臉較多,五官普遍大氣,而男子顴骨高,臉型多為申字型,眼睛呈細瞇眼。所以在人物造型時要格外注意其細小特征。
(二)從色彩搭配上:淵源與宗教緊密相連的顏色——紅、黃、藍、綠、白,在藏文化中備受尊崇;每個顏色代表不同,比如紅色代表火、黃色代表土、藍色代表天、綠色代表水、白色代表云,這便是藏族原始宗教“苯教”的五大本源色;而在藏戲中這些顏色也具有人物特指的意義,這點類似我們的京劇,但意義卻截然不同,像在京劇中黃色代表性格猛烈,如《南陰天》的廉頗,在藏戲中卻代表“忠臣、王妃”一類;京劇中綠色代表勇猛、莽撞,在藏戲中卻代表溫柔的牧女;京劇中白色代表兇詐,含貶義如“三國戲”中的曹操,而藏戲卻代表善良的老人。由此看出,藏族文化與漢族文化具有差異性,也正是這種差異性與獨特性吸引著我們探索的目光。
色彩在藏族的唐卡和壁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其繪制色彩都是純天然顏料,制作工序復雜,具有極大的觀賞性和藝術價值,保存時間長久。所以藏族用顏色講述著其獨特神秘的文化,在創作過程中注意顏色代表的性格。以藏族色彩體系五大“父”色去創作,可以參考唐卡顏色,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是“接地氣”的,才能散發獨特神秘的原生態藝術魅力。
三、近年來相關民族作品分析
《藏獒多吉》是目前中國為數不多的藏族題材的動畫電影,為中日合拍動畫片,制作精良,觀影很舒暢。故事圍繞主人公田勁與藏獒多吉發生的故事,其中有熱血有堅強有感動,但今天我們不談故事,就說人物設計。就前面提到藏族人長相來說,確實不像,劇中女孩子都長著一張日式清秀小圓臉,沒有藏族女兒的大氣豪邁,就連主人公也是標準日式主人公臉,還有點火影的感覺,整個給人一種違和感,一群日本人穿著藏族服裝說著日式對白講著藏族故事;這讓我想起另一部動漫電影《功夫熊貓》,盡管里邊的人物設計與造型都是充滿了“中國味”,在場景上也運用到了中國山水畫的留白寫意,但是在主人公熊貓的身體里卻住著一個美國人的靈魂。回歸藏獒多吉,我們也是這種感受,心中有點心酸有點無奈,當看到從總導演到美術總監到作曲都是日本人的時候就明白了,原來中國人是投資比較大!
《格薩爾王》是跨界藝術家權迎升繪制,他則采用了中國水墨繪法,用毛筆勾勒濃郁的藏族風情,整個漫畫是手繪和板繪的結合。個人十分喜歡其中手繪的畫面,讓人賞心悅目,整個色調復古,明暗光影處理也不錯,用色大膽,場景氣勢宏大,給人震撼的感覺,人物特色也把握得很好。但感覺這部漫畫的畫面與繪畫風格不太統一,手繪和板繪的畫面融不到一塊兒,如果全部手繪的話就更精致完美了。
四、在實踐中的運用
因此,我思考如何在漫畫中表現藏區特色,藏區印象有莊嚴的布達拉宮、吃苦耐勞的藏族同胞、虔誠的信仰等,這些鮮明的特點如何在漫畫中體現呢?個人覺得水彩不失為一個好媒介。水彩畫與中國的水墨畫有異曲同工之妙,利用流動的水創造出富有生命力的靈活畫面,突出意境美,給人以神秘夢幻的感覺。考慮到中國畫宣紙的局限性,用于漫畫難度較大,而水彩紙自由性更大,比較容易上手,通過顏色疊加的技法,表現藏區風景的大氣磅礴,既能大筆渲染又能小筆勾勒精細的紋樣。繪制時用顏料加水渲染整個色調后,半干時加入不同顏色,讓整個畫面變得豐富,待紙干透,換小筆勾勒人物面部與發絲,而衣服之類的換中號筆,用簡潔明快的筆法勾勒,注意背景提取藏族代表性的建筑與景色。將水彩融入畫中,起到襯托主人公的作用,如果善用景,便能增添畫面趣味。
我們在導師幫助下成立了漫畫工作小組,根據藏族白玉縣地區白唇鹿的神話創造出作品《尋鹿》。傳說白唇鹿是上古神獸,是山神的坐騎,和山神一起守護那片凈土。《尋鹿》的主題是環保與動物保護,講述一個驢友在聽說藏族神鹿的故事后前往藏族尋找鹿,在尋找過程中遇到女主和盜獵者發生的故事;整個漫畫堅持純手繪,運用水彩繪制,具有中國畫元素,重點表現藏區的美麗風景;在人物形象設計上重點抓住人物本來特征,比如女主人公的發飾和服飾都參照藏族未成年少女的裝扮,用大量紅色和藍色來表現藏族服飾的濃墨重彩,藏族女性的傳統服飾以藏袍為主,色彩艷麗、風格優雅,服裝上有珠寶玉器等華麗裝飾物,根據畫面要求,我們在女主人公的傳統服飾上減少了珠寶玉器,使其整潔舒適;整個畫面顏色處理以清新的藍綠色調為主,在人物顏色處理上較注重突出人物,藏區有大片雪山和草地,所以這奠定了漫畫的整體色彩,再加入藏族民居與藏區特色物件,飄著的“風馬旗”與民居讓人一下感覺到異域風情。但也有不足之處,就是在人物設計時保留了太多漢族面孔,失去些許藏族特色,比如藏族人在風吹日曬下臉上呈醬紫色,女孩子圓臉且五官較漢人大氣,這都是我們設計時需要考慮的,雖然考慮到這一點,但做出來與理想中的總是有差距的。
五、結語
自中國動畫學派出現以來,依靠各個少數民族傳說故事或者少數民族敘事詩改編了不少動漫作品,初期的《孔雀公主》《金色的大雁》《阿凡提》《奇異的蒙古馬》等,都是表現了濃郁的少數民族色彩與時代特色的優秀作品。這是我們的童年記憶,即使現在看都不過時,也具有極大的教育意義。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中國政府對民族動漫產業的扶持下,只有堅持本土動漫的自主創新,才能推動少數民族相關作品的發展。少數民族題材相關作品的創作,不能一味靠傳說故事改編,必須創新,發掘與時俱進的新故事,這才是少數民族題材作品的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王芳.中國少數民族題材動畫片研究[J].電影文學,2017(05).
[2]李穎.淺析少數民族動畫片的藝術形式[J].藝術科技,2017(0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四川旅游學院大學生科研項目“關于藏族文化漫畫的設計研究”(項目編號:2017XKS08);四川旅游學院大學生創業實踐項目成果。
(作者簡介:李怡璇,女,本科,四川旅游學院藝術學院,研究方向:景觀設計;何冰舟,女,本科,四川旅游學院藝術學院,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