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郭永喜
摘 要:在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改革最艱難的改革是廣大員工思想轉型,從企業長遠發展來分析,重視員工思想建設,做好心理疏導工作,讓每位員工都能精神愉快,目標明確,積極投身到企業改革發展的浪潮中來,將自己與企業命運聯系在一起,急企業之急,想企業之想,是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國有企業;員工思想心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7-0237-01
對于國有老字號石化企業而言,員工不僅僅是財富、價值實現的創造者、貢獻者,更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企業主人。員工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企業,與企業榮辱與共、同生共榮,已然成為命運、利益共同體。在當前國有企業改革的大潮中,如何重視員工的思想心理工作,讓每一位員工都能有所歸屬、有所寄托,真正做到“安人”首先要“安心”,立足本職做好工作,積極投身到企業發展改革當中,讓員工樂于支持、勇于推進改革,對于推動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國有企業員工思想心理現狀分析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國有企業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各種思潮對員工的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下崗分流、減員增效等輿論風起云涌、此消彼長,給員工增加了較大的精神和心理壓力,對于企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嚴峻挑戰,因此,員工思想心理疏導的緊迫性、現實性顯得尤為突出。綜合分析公司員工隊伍思想心理狀況,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1 員工思想多元化
蘭州石化是一個具有60年歷史的老煉化企業,員工用工構成多元、身份復雜,在企業持續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多次重組改制整合,形成全民、合同、崗合、子女臨時工、集體職工勞務外包人員等多種用工并存的用工體制,由于用工身份、薪酬待遇、年齡層次、工齡、受教育程度不同,員工思想狀況有很大的差異,在企業改革過程中,各個群體關注的利益、訴求、焦點不同,思想很難統一,對于開展思想工作造成了較大困難。
1.2 利益訴求多元化
對石化企業來說,減員增效、轉型升級已成為企業改革發展的必然途徑。近年來,隨著企業改革過程中大量業務、勞務外包的推進,員工更加重視個體價值實現和精神需求滿足。當需求與現實發生碰撞,不能較好地滿足員工物質和精神預期需求時,更容易誘發思想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分析員個體對物質、精神層面的不同需求,探索實施“分眾化”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1.3 員工心理多元化
面對當前國際油價持續低位運行影響,企業提出了減員增效一系列措施,員工轉崗分流、收入降低,以往無憂無慮的樂觀心態被打破,在社會結構變動、利益格局調整、價值觀念多元的大環境下,員工心理受到強烈沖擊,少數員工由于某些需求未得到滿足,失去平衡,合同制工、集體工、勞務工人員則由于身份特殊性,又普遍存在困惑、不平衡等心理,需要及時掌握各自思想動態和心理需求,動態跟進、個體引導、全面覆蓋,最大限度地保持隊伍和諧穩定。
1.4 員工優越感缺失
石油石化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壟斷性行業,石油工人是我國產業工人隊伍中的杰出代表,多年來,石油員工不僅創造了豐厚的物質財富,更是形成了為之驕傲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員工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很強,但隨著行業轉型升級、石油價格大幅度降價后,石化行業的員工收入增長遠遠落后于其它行業,在同其它企業相比時,自卑心理加重,加之市場經濟就是以效益論英雄,石化員工也就難免會有一種自愧不如的感覺。
以上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緩解和釋放,就容易使員工產生焦躁、挫折、激憤等負面情緒,對于員工身心健康、企業可持續發展、社會穩定都將產生消極作用。
2 做好國有企業員工心理疏導的具體措施
2.1 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思想政治工作
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保障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的堅強后盾。新的形勢下,企業因積極學習學習借鑒外部企業員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經驗,將員工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納入思想政治工作范疇,科學安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對員工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地輔導,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幫助員工正視心理壓力,挑戰心理壓力并有效地緩解心理壓力,及時主動地給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礙的職工以必要的援助。同時,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貫穿、滲透、體現于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中,通過心理知識普及和宣傳,讓員工了解自身心理發生變化規律以及心理調適方法,在遇到心理壓力時能恰當地進行自我調適,通過情緒轉移、自我宣泄、改變認知、尋求支持等方式將壓力轉化為動力。
2.2 建立常態化的心理疏導體制
建立思想心理引導機構,通過培訓考試使具有一定理論素質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心理咨詢師資格認證,組織有針對性的講座和培訓,開設員工心理健康教育課,開展心理輔導或咨詢工作。定期進行心理疏導、心理行為訓練、書信咨詢、熱線電話咨詢、網絡咨詢等多種形式,向員工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建立健全員工心態情緒匯集和反映調節機制,加強員工心態狀況的監測、評估和預警,完善員工心態疏導、調適與平衡工作體系,通過政策調整和心理疏導,幫助員工在潛移默化中消除不平衡感,避免不良心態的不斷累積,引導員工心態朝良性方向發展變化,達到內心世界的自我調適、自我和諧。通過建立工作平臺,探索企業心理疏導有效途徑和黨群組織服務員工的模式,建立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訴求表達、矛盾處理、權益保障的心理疏導長效機制。
2.3 開展員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
充分發揮黨政工團組織作用,齊抓共管、共同發力,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文藝活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挑戰自我磨煉意志的團隊訓練活動、讀書活動和經常性的技術練兵活動,擴大員工群眾之間的相互交往,擴大領導和群眾之間相互溝通,幫助心理壓力較大的員工消除煩悶感、緊張感、失落感、自卑感等不良情緒,獲取成就感、自豪感、滿足感和快樂感等良性情緒。
2.4 營造公平公正發展的人文環境
公正公平的企業人文環境對員工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十分重要,企業應引導員工樹立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理念,養成寬容大度、和諧相處的交往態度,培養職工積極進取、相互協作的精神。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員工要開展廣泛的談心交流活動,要讓員工群眾明白企業的績效目標與自己分擔的責任目標是一致的,讓廣大員工知道,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同個人的生存與發展息息相關。要營造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通過績效考核、選人用人等渠道,營造良好的激勵和發展環境,讓員工在工作中有希望、有奔頭,在實現企業目標的同時,實現個人良好發展。
3 結語
總之,企業只有做好了員工思想心理疏導工作,創造良好和諧勞動關系,員工和企業上下同欲、思想統一,步調一致,才能夠促進實現企業更好的發展,員工才能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柳英婷.論國有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疏導[J].中國集體經濟,2011,(6):156-157.
[2]楊瓊.試論心理疏導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J].經營管理者,2014,(21):3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