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華 劉宏祥
摘要:軍隊院校是武器裝備科研創新的重要力量之一,新的歷史條件下,院校應著眼武器裝備發展趨勢,按照“打造精品工程、搭建發展平臺、培育創新能力”的總體思路,加快實現由單一行政管理向行政與學術雙重管理轉變、由面向結果的管理向面向過程的管理轉變、由單純計劃性管理向綜合服務型管理轉變、由經驗型粗放管理向制度化科學管理轉變,才能更快更好地持續提升整體院校科研核心能力。
關鍵詞:科研管理 院校科研 創新
軍隊院校科研是武器裝備科研的重要組成,是溝通武器裝備軍事需求、武器裝備運用試驗、部隊裝備使用保障的橋梁之一,在科研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新時歷史條件下,認真貫徹落實習主席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指示,適應武器裝備建設新任務和新要求,積極推動軍隊院校科研管理創新,對于全面提高院校科研創新能力,更好地服務裝備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軍隊院校科研面臨的新形勢
隨著國際和國內安全形勢的發展變化,軍事斗爭準備以及國家和軍隊體制改革的持續深入,對武器裝備科研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使得軍隊院校科研面臨著諸多挑戰。
(一)軍事斗爭準備新要求科研必須緊貼使命任務
隨著國家利益的不斷拓展,我軍維護國家利益的使命任務日益繁重,軍事斗爭準備形勢日趨嚴峻,要求軍隊院校科研必須緊貼作戰使命任務,緊跟裝備準備需求,從項目生成為起點從立項源頭上把好關,注重實用性、講究時效性、突出針對性,以高質量科研成果為部隊戰斗力、保障力形成提供支持。
(二)軍隊信息化建設要求科研必須突出體系創新
適應未來作戰發展趨勢,構建基于信息系統的作戰體系,提高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軍隊信息化建設加速推進,要求軍隊院校科研必須堅持科學指導,突出體系創新,圍繞構建基于信息系統裝備體系的關鍵環節展開攻關,強調成體系研究、注重聯合化研究、突出信息化研究,為加快形成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三)軍事技術快速發展要求科研必須瞄準前沿
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不斷突破,大幅提升了武器裝備作戰效能,不斷催生新型作戰力量,引發作戰樣式深刻變化和軍隊組織結構變革,對國防和軍隊建設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軍事高新技術迅猛發展,要求軍隊院校科研必須把握裝備技術發展趨勢,重視前沿理論研究、支持新技術研發、注重新方法攻關,從裝備技術新興領域、優勢領域和瓶頸短板找準突破口,通過持續攻關謀求技術躍升。
(四)組織管理缺點不足要求科研必須勇于創新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軍隊院校科研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相對于快速發展變化的裝備科研形勢,軍隊院校科研在組織管理上仍存在諸多不足急待優化完善,主要表現為:項目申報質量不高,成功率偏低;綜合性項目承擔能力嚴重不足,牽頭大型跨領域項目很少;項目質量水平不高;成果深化拓展推廣轉化率不高,等等,急需通過改革創新及早破解。
二、加快軍隊院校科研創新的總體思路
根據院校職責任務定位和學科專業設置,著眼武器裝備發展趨勢,軍隊院校應立足充分發揮自身綜合優勢,按照“打造精品工程、搭建發展平臺、培育創新能力”的總體思路,整體提升院校科研核心能力。
打造精品工程,即以高質量完成重大科研任務,支撐確立優勢科研領域方向。院校應著眼發揮學科專業多樣、技術手段全面、設備設施充分、人才資源豐富等特點,利用大規模實裝動用時機多、重大工程項目參與機會多、聯系部隊裝備實踐密切等有利條件,積極牽頭承擔軍事需求論證、新型裝備使用試驗、裝備體系化訓練等方面的重大科研任務,找準工程技術前沿與基礎理論、應用理論研究的結合點,形成具有院校特色新的優勢科研領域方向。
搭建發展平臺,即集中力量重點投入,加速推進科研條件建設。院校應著眼集聚創新要素、整合創新資源的目的,將構筑科研平臺作為科研建設的戰略重心,通過設立科研條件戰略投資、重點項目配套條件專項資金等多種形式,持續加大科研平臺建設力度,為新興科研、專業交叉領域形成提供有力支撐。
培育創新能力,即加大基礎科研扶持力度,努力培植自主創新能力。院校應根據科研職責定位,著眼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加大基礎科研投入,積極主動開展裝備技術前期探索和預先研究,重點支持原創性強、應用前景明確的關鍵技術研究,通過掌握一定數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始創新成果,形成持續獲取發展資源、匯聚高水平人才的基礎科研平臺,著力提高科研核心能力,才能在日益開放、日趨激烈的科研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三、謀求提高科研綜合效益,著力創新科研管理機制
著眼不斷發展變化的科研形勢,院校應勇于改革創新,不斷完善優化管理機制,著力實現“四個轉變”,全面提升科研管理的效率效益。
(一)加快實現由單一行政管理向行政與學術雙重管理轉變
在以往通用武器裝備科研管理中,院校主要采用單一的科研行政管理模式,即由科研部機關各業務部門,對課題進行全方位的管理。然而,限于業務機關管理人員對于科研項目的專業知識和具體內容難以深入了解,難以準確掌控科研項目的研究質量和技術進度,因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了拖進度、降質量等問題。院校應探索建立起一整套復合式的科研行政與學術雙重管理模式,即依托科技委專家組對科研項目進行關鍵環節的學術管理,重點控制項目質量、風險等;依托科研部機關對科研項目進行全過程的行政管理,全面控制項目計劃、實施等。通過二者有機結合,逐步形成與完善院黨委集中領導下的行政管理與學術管理雙重約束機制,從而既能夠以行政約束保證科研管理的規范有序,又能以學術約束保證科研成果的質量水平。
(二)加快實現由面向結果的管理向面向過程的管理轉變
為了加強對通用武器裝備科研項目的計劃管理,強化計劃的嚴肅性,提高項目研究質量,院校科研機關應進一步建立健項目全程管控機制,對“項目申報”、“中期檢查”、“年度考評”、“結題鑒定”、“成果管理”、“深化轉化”等各個環節準確掌控,著力解決科研立項階段存在的學術壟斷、超負荷申報等問題,組織實施階段中存在的拖進度、降標準等問題,驗收階段存在的降質量、延時間等問題,以及科研成果深化、轉化率低等問題,全面提高科研管理整體效益。
(三)加快實現由單純計劃性管理向綜合服務型管理轉變
著眼有效解決以往院校科研中普遍存在的科研信息不暢、系室專業隔閡、政策信息不清等問題,院校應加快科研機關由“單純管理型”向“服務管理型”轉變的步伐,努力把科研機關構建成集科研規劃、管理控制、組織協調、信息咨詢、政策宣貫、質量認證、成果推介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實體。對外廣開科研渠道,努力向機關、部隊推介院校科研能力,作好牽線搭橋工作,爭取更多科研資源;對內廣泛搜集科研信息,建立高效的信息咨詢、發布機制和平臺,及時掌握和發布軍內外科研動態和需求,引領科研學術走向。
(四)加快實現由經驗型粗放管理向制度化科學管理轉變
以往開展通用武器裝備科研管理工作,主要基于科研管理人員的管理經驗和機關通用辦公規章制度進行粗放式的管理,管理人員的能力水平參差不齊,通用規章制度的針對性不強,科研管理的整體效益不強。院校應加快推進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開發運用“科研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學術成果管理信息系統”及專業數據庫,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持,在課題論證、項目申報、年度考評、結題鑒定、成果管理全過程中,逐步實現包括科研在內的院校科研管理規范化、精細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