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汝 姚琛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和消費文化的改變,時尚、前衛、個性的潮牌服裝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喜愛和追捧。國外的潮文化發展時間較長,潮牌設計體系發展非常完善。在中國潮牌服飾的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從整理歐美、日本以及我國潮牌設計的概況入手,對潮牌設計的風格、款式、圖案的角度進行比較,根據對國內外潮牌設計的對比,找出我國潮牌設計的不足之處。
關鍵詞:中外潮牌 設計概況 差異
一、中外潮牌的設計概述
(一)歐美潮牌的設計概況
談到歐美潮牌的設計必然無法和歐美街頭藝術文化分割開來,歐美街頭藝術文化不光是街頭出現的藝術更精準的說是藝術源于街頭本身。歐美潮牌的興起可以追溯到二戰結束歐美年輕一代頹廢、避世、嬉皮等社會思潮的出現。這種街頭思潮文化融入漸漸被融入潮牌設計當中,成為了反對傳統封建禮教束縛、表達個性、追求自我的有力武器。
隨著街頭文化藝術越來越成為主流文化,各類高級時裝成衣的發布會上都會折射出60年代的街頭文化藝術元素。街頭文化在前衛大事亞歷山大.麥克昆、約翰_力口里亞諾、保羅.戈蒂埃、范思哲等的倡導下成為主流。在科技的不斷發展與社會的不斷開放下,消費文化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年輕消費群體中更加偏向情感消費文化這種現象表現得更加明顯。在市場上常見的歐美潮牌有Mishaka、大嘴猴、StUSSy、Converse、lronfist、Obey、Vans、superme、Vondutch、Babyphat、Devil nut等等。
(二)日本潮牌的設計概況
日本和中國潮牌一樣都是“舶來品”。在日本,原宿一直稱為日本街頭文化的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原宿成為美軍基地,因此最多也最先的受著美國文化的影響。60年代隨著美國嬉皮士思潮的涌現日本也出現了大量的嬉皮派,緊接著類似風格時裝店不斷增多,潮牌服飾在日本開始蓬勃發展。同樣是“舶來品”中日兩國在潮牌設計產業的發展結果卻存在巨大差異。從2000年開始,原本只活躍于日本原宿小眾市場“潮街”出身的設計師藤原浩、本間正章、高橋盾屢次獲得國際時尚界的好評。以此同時,Nigo在1993年創立的安逸猿被譽為日木原宿龍頭潮牌,安逸猿品牌一開始以設計潮T起家,由于設計風格個性并且采用限量供應的營銷戰略,在日本潮人中逐漸贏得了人氣。日本在國際服裝界的地位不斷上升,在國際時裝大舞臺上日本潮牌設計師開始嶄露頭角,現在日本潮牌設計中有個性品位獨特的潮流品牌更是不勝枚舉。國內市場上消費者比較熟悉的品牌有安逸猿、Play、Evisu、Neighborhood、mastermind JAPAN、Bounty hunter等。
(三)國內潮牌的設計概況
20世紀90年代,國內的服裝設計師于開始著關注到街頭文化服飾。2000年后,逐漸有一些主流服裝設計師在時裝舞臺的成衣系列中融入一些街頭元素。隨著高素質人才介入潮牌設計產業、激烈的競爭、最先進的設計印花技術已開始被國內部分印花企業掌握、國際先進水平的潮牌設計產品流入時尚市場等等都促使我國潮牌設計走向更高境界,由此達到消費者更高的期望。從2006年起,國內潮牌服飾如雨后春算般開始萌芽,但相較于國外,國內街頭潮牌品牌具有起步晚、市場定位不明確、資金不足、缺乏影響力等問題。目前國內市場上出現的具有原創精神并得到認可的中國特色獨立潮牌有熊貓人,C0rade,Nic iscoming,Clot,Stayreal,l love choc,The thing以及香港I.T集團旗下的眾多潮牌。
二、中外潮牌的設計差異
從比較歐美、日本以及我國潮牌的設計的概況情況,結合對國內年輕消費者對于購買潮牌設計風格的喜好做出統計,得到如下三個結論:
(一)在設計重點上中外潮牌存在一定差異,日本潮牌設計的圖案相對簡約,更多的把重點放在款式細節上的處理上:我國潮牌設計風格與日本比較相似,目前國內大多數知名潮牌以明星藝人主理的居多:而歐美潮牌的設計重點則是喜歡放在放在圖案主題的選擇上。
(二)由于中西審美不同,在潮牌款式的設計風格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國內潮牌在款式設計上對于男女款式的比例分配非常不平衡,女裝設計存在很大空缺,在男裝款式上的變化手段也不夠豐富,模仿的痕跡比較嚴重,不同潮牌品牌之間風格差異不大,缺乏自己的個性。歐美潮牌設計在款式變化上則是側重女裝的設計,總體風格比較開放、性感;日本潮牌設計則更注重符合人體型的款式設計并且擅長運用不同服裝面料的拼接重組,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三)在潮牌圖案的設計上,中外潮牌在LOGO、圖案主題以及設計手法上各有不同。日本潮牌的LOGO和圖案民族風格濃郁,主要從豐富的民間文化中尋找靈感用作圖案設計題材,非常精準的將社會中的流行情緒融入到自己的圖案設計之中:我國潮牌LOGO盲目追求流行趨勢,在圖案題材的選擇上很難從流行中找到個性,對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流行情緒把握能力不夠圖案設計的品牌風格不明確:歐美潮牌的LOGO辨識度非常高,整體畫面飽滿且用色大膽,通過對不同文化符號的組合使用在款式設計畫面的表達上呈現出強烈的視覺>中擊力,在題材方面傳承了當時二戰以后的嬉皮風格,喜歡運用帶有涂鴉、軍事、搖滾、音樂等類型的設計。
三、總結
街頭文化在我國發展時間不長,這對于我們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設計師們更應該把握好設計的尺度提升中國特色潮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在設計方面也需要減少模仿痕跡及避免過多的使用當下流行元素,更合理的加入我國豐富的文化資源使本土潮牌的發展更加具獨立性有和原創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