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艷
【摘要】目前,我國正全力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社會環境與各項事業的安全穩定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保障。水利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與安全生產息息相關。因此水利行業必須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視,適應新形勢需要,樹立以人為本觀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促進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水利;安全生產;對策
1、安全生產工作存在的問題
1.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然而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水利單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安全管理人員的配置,以及安全管理機構的設置上,存在不足。這就導致水利單位在管理中解決問題時遭遇很多難題和阻礙。不能及時發現安全問題的出現,更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采取相應的措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水利工程的安全運行。
1.2施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水利工程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員,多數水利施工企業自有職工難以滿足現場施工需要,不得不引進分包隊伍,大量未經正規培訓且無生產技能和安全防護意識的農民工進入工地,導致施工現場操作中存在較多安全隱患。
1.3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往往專業水平較低,安全意識薄弱,部分人員上崗前沒有進行系統的安全生產培訓,增加了安全事故出現的幾率。與此同時安全管理人員對隱患排查工作落實不到位,機械不能按時檢修等,也會增加安全問題出現的概率。
2、加強水利安全生產工作的對策
2.1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在水利安全生產管理方面,應加強目標考核管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著力突出預防為主、加強監管、責任落實、兌現承諾;鞏固“三項制度”、深化“三項建設”、完善“三項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承諾制,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加強監督,抓好落實。一是建立長效機制。安全生產責任制需要針對本單位實際、崗位實際,廣泛征求職工的意見建議,制定職責明確、賞罰分明、可操作性強的長效機制,編制符合各崗位實際的崗位職責和安全生產要點,制定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應急預案,加強完善制度建設。二是簽訂責任書。目前,從上到下都非常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從領導到部門到人員,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責任人、職責、安全事項,確保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到具體人員身上。三是加強監督檢查。簽訂責任書后,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學習,及時將目標責任逐級分解,落實到人。加大加強監督檢查工作,定期、不定期的進行檢查和抽查,發現隱患,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檢查結果直接與本人的目標考核、獎懲、晉級掛鉤,督促安全責任人加強自我安全責任意識,時時事事講安全。
2.2做好現場管理工作
在施工作業現場,應嚴格執行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配置專門的安全管理人員對作業現場進行監督管理,對施工作業中的安全用電、安全設施、機械設備使用以及安全紀律等進行管理,在發現違章操作和安全隱患時,及時采取措施,減少安全事故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企業加強對安全管理人員安全事故的應變能力訓練,安全管理人員應具備人員急救的相關知識,配備藥物和急救器材、設備,在安全事故發生后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傷者救護。另外,應加強重大危險源的控制。由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大量的易燃易爆材料,對這些材料的管理不當可能會引起火災事故。在對這些材料的管理中,應以項目經理和安全員為領導,組成一支專門的消防隊伍,在日常工作中進行消防演練,在火災事故發生后能進行及時搶救,減少火災事故對作業現場的破壞。在發電房、機修車間、食堂、倉庫、木工車間等容易發生火災的場所配置沙包、滅火器等消防設施,有備無患。同時,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導致塌方事故和高處墜落事故,在工程施工前,應做好工程勘驗,了解施工范圍內的地質構造。再者,由于水上作業增加了工程施工的難度,加之用電不規范,也易導致觸電事故的發生,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應注意用電安全,保證水上作業的順利進行。
2.3加強對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
提高安全意識,除了要做好自糾自查工作外,還需加強對安全生產檢查的督導,預防事故的發生,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另外,加強對水利工程以往事故的統計,主要是為了能夠及時找出易出事故的作業環節,有效防止事故的發生,明確措施的方向。
在事故發生后,相關部門要立即組織調查,明確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經過、責任者、目擊者、傷亡性質等,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進一步的措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調查處理過程中,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原則,決不搞形式主義。通過執法的嚴肅性促進企業自覺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技術人員,保障安全生產的投入,逐步實現安全生產的閉環管理。與此同時,還需要把發生的事故作為安全教育的案例,對全體職工進行教育,保證能夠讓職工在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全面檢查的過程中吸取教訓,以便能夠進一步提高職工對安全管理的認識。
2.4創新安全生產管理手段
安全生產工作的管理應做到“以人為本”,由于過去的安全管理往往采用各自為政的方法,導致安全管理的分散、割裂、脫離等現象,安全管理的整體效益受到影響。因此,應改變分散管理的模式,而代之以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建設單位一體的安全管理聯控模式,在工程的安全管理上進行整體控制,然后劃分為若干子系統,保證橫向、縱向信息暢通,實行信息共享,在安全事故發生時能互通共警,提高安全管理的靈活性、效能性和整體性。
3、結語
目前,正處我國水利事業高投入、大發展、全面建設的關鍵時期,水利部門應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工作,以“嚴打高壓”的態勢,為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根本保障。
參考文獻:
[1]雷明進.水利安全生產監督管理[J].中國水利,2010(5):61-64.
[2]劉海秋.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現狀及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2):185.
[3]馮玉祿.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探討[J].中國水利,2014,(0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