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一個水資源極度貧乏的國家,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分布十分不均。隨著社會的發展水資源危機進一步加深,這一嚴重危機引起了社會的關注,水資源管理向水資源資產化管理轉變的步伐刻不容緩。水資源資產擁有與自然水循環、社會水循環通量的一致性,將二元水循環理論引入水資源資產化管理的框架中是對水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表現。本文解析了水資源資產管理的作用及水循環的多樣性,采用二元水循環理論將其屬性進行分解,并結合各部門的社會水循環機制對水資源資產化管理進行了設計,彌補了以往傳統的水資源管理上的不足。
【關鍵詞】水資源;二元水循環;自然水循環;社會水循環;資源資產化管理
引言:
水資源是生態環境系統影響最廣泛的自然資源之一。它是經濟發展不能缺少的生產動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自然資源,也是生態環境必不可少的基點。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生態環境被大量破壞,導致我國發生了嚴重的水危機。例如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惡化和動植物生存危機等問題,嚴重威脅著人類的身心健康,對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重大影響。水資源資產化管理是針對這一系列問題做出的深刻反思與補救措施,是人類對水危機的理性冷靜的思考。
一、我國水資源資產化管理的起因及現狀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水資源的缺乏和生態環境的逐漸惡化,我國水資源污染日益嚴峻,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地下水已經超采,導致地下水位嚴重下降。10%的河流長期嚴重污染,導致部分水體已失去使用能力。這類嚴重的問題不僅僅與水的分布和氣候有關,大部分原因還是因為人類大力快速發展經濟忽視水資源的保護和過度利用而導致的。對水資源的管理必須改革且立即執行,而這項改革促使了水資源管理向水資源資產化管理的轉型。水資源資產化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將水資源有償的利用、有償的使用,從而讓人類全面認知水資源的價值,再一步步將水資源的利用和使用推向市場,得到的收益再投入水資源的各項事業,形成用水養水,用庫養庫,用堤養堤的結果,達到水資源充分利用的良性循環。
二、二元水循環理論與水資源資產化管理的耦合
1.什么是二元水循環
水的運動包括社會經濟系統的運動和水在自然界中的運動,這兩個運動都具有循環的特點,均通過取用水、排水與自然水循環相互聯系,這兩個方面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構成了矛盾卻統一的水循環的整體,也就是二元水循環系統。
2.什么是水資源資產化管理
將水資源像資產一樣進行管理就是水資源的資產化管理,我國對水資源的管理分割比較嚴重,這對水資源的保護和治理十分不利。為了保護環境改變我國生態環境,必須對目前的水資源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建立統一的、高效的、全國性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還要對水環境的情況進行分析、保護等。在當下的市場經濟管理體制中并不僅僅是通過自由競爭這一個單純的路線,還要有一個有序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實現,在立法這方面,需要盡快制定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國情的基本法,完善各類自然資源保護法規,調節自然資源間發生的各種開發和保護。
3.二元水循環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
如果水的自然循環是大自然驅動的結果,那么水的社會循環則是人文因素推動的結果。水的自然循環的子系統就是水的社會循環,主要是指社會經濟系統對水的開發及利用,包括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二元水循環的范式是從以前研究自然水循環的方法到用匯總式的水資源模型構建城鎮、工業、灌區等社會水循環系統,與分布式水文模型刻畫的自然水循環系統進行耦合。
4.二元水循環理論和水資源資產化管理耦合
首先,水資源資產化管理內容及范圍是由社會水循環通量進行界定的。社會水循環的表達方式為水資源在社會經濟系統中的循環,以水資源資產的形式創造經濟社會價值。水資源的范圍與社會水循環通量的范圍重合,再通過社會水循環理論指定其通量,能有效界定水資源資產的內容范圍等,繼而避免了水資源資產的范圍太大而造成的水資源資產化管理與以往的水資源管理的名稱雖然改變了但實際內容還是一樣的情況出現。
其次,社會水循環的相對封閉性能迅速有效的解決用途管制制度與水的流動性的對立問題。社會水循環與自然水循環不同,用水需求是社會水循環的動力,而自然水循環是太陽的輻射和地球的引力造成的,經歷的發展需求,導致人類需要利用自然水體供給實際的用水部門,水資源也應該具有與土地相似的管理制度,自然水資源有流動和循環的性質,上個地區的生態水可流動到下個地區,用來作為生產生活用水,而社會水循環則具有相對的封閉性,進入社會系統的水,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后而后回到自然系統里,對水資源資產的嚴格管控就是保護生態水源。
然后,建立水資源資產和其他自然資源,將它們歸入國家經濟核算系統,使我國經濟核算不但有物質性的產生和消耗,也包括自然資源的生產和消耗,減輕環境損壞帶來的虛假經濟增長,使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更加完整。還要建立自然資源特有的帳戶,形成水資源特有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
最后,須確定水資源產權,因為這是將水資源發揮到極致的重要問題,完善產權制度對我國水資源市場有很大的幫助。國家對水資源的擁有所有權,不管什么單位和個人,只要需要開發利用水資源進行使用權的轉移,都必須要向國家繳納相應的使用費和其他相關費用。國家有權利在特殊時期對水資源進行使用配置,在極度干旱的水救援、突發的污染事件時對水的支配。從本質上解決了社會用水資源決定性作用的政策問題,又有效保護用于自然生態環境的水資源。
三、二元水循環理論應用方向
社會水資源供水的主要對象包括農業、工業、生態等其他方面,地表水及地下水,主要囊括“供水、用水、排水”這三個環節,自然水循環與社會水循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人類從地表和地下的自然水體中提取水資源,經過制水廠制水,制成的水通過輸水環節向各個用水單位供水,用水單位將用過的廢水排放出,再通過輸水環節送至污水處理廠,通過污水處理設備處理污水,再將處理過的污水排放進自然水體。
農業用水。農業用水主要有這幾種方式:一是通過水利設施的的地表水對農田進行灌溉;二是通過井口抽取地下水進行使用;三是由取水設施抽取地表或者地下水經過水利系統輸往各個農戶。
工業用水。工業用水一般由國家設定用水權,允許使用者內部進行使用的權限交易。與農業用水相同,均通過地表或者地下水向用水單位輸送供水,然而不同的是這類取水需取水許可證,且水量根據行業的不同有不同的定額,各行各業根據所用的水量和行業的水價進行繳費。
自然生態環境的用水。自然生態環境的用水分為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是作為保護生態環境措施是不允許開采和使用,這部分水資源沒有進入社會水循環,歸國家保護和所有。剩下的一部分為建設部門使用,用戶人工湖河的生態用水,這部分水體一旦進入自然生態環境水體,其資產與權利同樣歸屬于國家。
四、水資源資產化管理的保障體系
水資源資產應運營一個新的體制,需要采取一定的組織形式,起草相對的管理制度,將水資源管理各個部門之間的復雜聯系理清楚,將其轉變為便于理解和領導的體系。在國家法律和社會發展的領導下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水資源市場,包括國家經濟與社會的同一性問題,還包括水資源的開發和發展,使其成為一種一直循環存在的永久型市場。在水權交易上,需要正確引導和規范買賣行為,建立市場準則,公正、全面的將水資源資產進行評估,防止不規范的行為發生在交易中引起水資源資產的流失。根據政策的實行和推廣,在實際工作中應加以完善和修改,使保障體系得到充分發揮和與時俱進的重要性。
結論:
二元水循環理論的水資源資產化管理為水資源的管理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篇章,這對水資源的管理模式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盡管我國對水資源資產化管理的科學研究已經獲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層出不窮的問題也會愈來愈多,未解決的問題也不會減少,在執行和操作方面依舊存在不少難題。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社會的發展,對水資源不斷深入的認識,水資源的資產化管理會得到顯著的發展并不斷趨于合理,隨著水資源資產化的不斷探索與完善,必定會為我國水資源資產化的科學管理做出巨大貢獻,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保護水資源,實現我國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喜峰.基于二元水循環理論的水資源資產化管理框架構建[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26(1):83-88.
[2]王浩,王建華,秦大庸等.基于二元水循環模式的水資源評價理論方法[J].水利學報,2006,37(12):1496-1502.
[3]姜文來,關于自然資源資產化管理的幾個問題[J].資源科學,2000,(1).
[4]左其亭,趙衡,馬軍霞等.水資源與經濟社會和諧平衡研究[J].水利學報,2014,(7):785-792,800.
[5]林燕華.自然資源管理制度改革中的水資源管理[J].安徽農業科學,2015,(8):226-228.
[6]陳康寧,董增川.基于生態經濟理論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問題探討[J].水科學進展,2007,18(6):923-929.
作者簡介: 周興全,(1983年2月),男,重慶云陽人,工程師,本科,目前從事水資源規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