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治軍
【摘要】目前,伴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水利工程施工技術得以不斷更新,施工工藝不斷完善,其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好壞與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息息相關。據此,本文主要對水利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的方法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水利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方法
一、軟土地基的特點
(一)高壓縮性
軟土由于孔隙比大于1,含水量大,容重較小,且土中含大量微生物、腐植質和可燃氣體,故壓縮性高,且長期不易達到穩定。在其它相同條件下,軟土的塑限值愈大,壓縮性亦愈高。
(二)抗剪強度低
因此軟土的抗剪強度最好在現場作原位試驗。
(三)透水性低
軟土的透水性能很低,垂直層面幾乎是不透水的,對排水固結不利,反映在建筑物沉降延續時間長。同時,在加荷初期,常出現較高的孔隙水壓力,影響地基的強度。
(四)觸變性
軟土是絮凝狀的結構性沉積物,當原狀土未受破壞時常具一定的結構強度,但一經擾動,結構破壞,強度迅速降低或很快變成稀釋狀態。軟土的這一性質稱觸變性。所以軟土地基受振動荷載后,易產生側向滑動、沉降及其底面兩側擠出等現象。
(五)流變性
是指在一定的荷載持續作用下,土的變形隨時間而增長的特性。使其長期強度遠小于瞬時強度。這對邊坡、堤岸、碼頭等穩定性很不利。因此,用一般剪切試驗求得抗剪強度值,應加適當的安全系數。
(六)不均勻性
軟土層中因夾粉細砂透鏡體,在平面及垂直方向上呈明顯差異性,易產生建筑物地基的不均勻沉降。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的重要性
目前,軟土是一種很特俗的土質,又在里面會攙和很多物質,即薄層粉、細砂等,由于滲透性的比較差,會影響地基中的排水功能、承載力低等這些特點,因而在水利施工中會影響地基的強度,軟土地基在水利工程中的危害主要顯現在水利工程中的公路上,橋頭高路堤的沉降、滑移、單邊膨脹等現象的發生影響橋梁的使用壽命和使用價值,處理不好,就會影響附近的魚塘、農戶、農田等人民生活的正常運行,甚至影響整個水利工程的發揮作用,那么,軟土地基的處理技術相對于水利工程中的來講,是首要解決的問題,是目前所有專業技術人員的人值得研究的課題,在我國的各個地區,土地資源很遼闊,也就形成了對軟土地基的處理技術很難統一了,在施工時,一定要根據地質的特點來決定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案,因此,結合多年的經驗進行講解在水利工程中軟土地基的處理技術。
三、水利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的方法
(一)換填管理法
換填管理法在軟土路基處理中最為常見,其原理也比較簡單,主要是利用與施工要求相符的土質替換軟土。在使用換填管理法進行軟土地基處理時,首先要使用大型機械設備,全部挖出軟土,然后切實根據工程的實際要求,填充能夠滿足施工和質量要求的土質。然后,對填充的土質進行夯實,從而為后續操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了確保地基的整體質量,填充的物質也有很多,即粗砂、鵝卵石、碎石等。同時,填充的物質也需要分層進行填充,以此增強地基的固定性。一般來講,第一層都是選擇高強度的碎石和礦渣墊層,促使地層的縫隙更大一些,以此實現地基的高透水,保證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第二層則選擇多位灰土和素土墊層,以此保證地基的受力足夠均勻,提高地基的穩定性。第三層則是砂和砂墊層,便于地基內部的氣體快速排除,加快地基固結。填充方案并非固定的,是需要切實根據水利工程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從而提高軟土地基處理的整體效果。
(二)排水砂墊層法
排水砂墊層法主要用于水分含量比較大的淤泥粘性土和泥炭土等中,主要是在軟土地基的底部填充滲水性比較強的砂墊層,促使地基的水分得以在施工過程中不斷排出,從而提高軟土地基的強度。另外,為了有效防止地下水發生反滲,還會在砂墊層下鋪設粘土層,促使軟土地基處理更加有效。砂墊層一般會選擇鵝卵石和粗砂等,確保材料之間的縫隙足夠大。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均勻攪拌材料,鋪設在地基的底部,再進行夯實和壓平。最重要的是排水砂墊層法必須預留排水槽,促使地基滲透出來的水能夠及時排出。另外,還要做好防止水倒流的工作,進一步加快地基的固結速度,從根本上保證施工質量。
(三)化學固結法
在一些特殊的軟土地基中,傳統的處理方法很難起到較好的效果,所以采用化學固結法。化學固結法是指用化學材料填充地基,實現對地基的改造,進而提升其強度,減弱其壓縮性,使地基能滿足水利工程施工的要求。一般而言,化學固結法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其一是灌漿。利用電化學和氣壓的原理,在軟土地基中添加石灰石等,使之發生反應,實現對淤泥粘性土的加固,進而增加軟土地基的強度。其二是合成材料填充。在軟土地基的處理中,還可以將人工合成的材料填充在其中,然后通過夯實將合成材料和軟土緊密結合在一起,增強軟土地基的韌性。同時,合成填充材料還可以減緩軟土地基的沉降,保證地基的穩固性。其三是硅化加固。硅化加固是利用硅酸鈉和氯化鈣的反應將軟土組織黏合在一起,生成膠狀的凝聚物。凝聚之后的軟土底層硬度會增加,抗壓強度也有所提升,可以達到軟土地基處理的效果。
(四)物理旋噴法
物理旋噴法是水利工程軟土地基處理的常用方式方法,在軟土地基處理時,把噴頭深入到軟土的組織底部內部,并逐漸緩緩提升,充分合理利用高速旋噴,把濃度適中的混合加固物噴射出來,形成旋噴樁,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有效提高軟土地基的切向硬度,還能夠有效防止軟土地基出現橫向扭動現象,以此增強軟土地基的強度。
結語
綜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軟土地基處理的方式方法各式各樣,不同的方法能夠解決不同的軟土地基狀況,在具體處理過程中,施工人員應切實結合實際情況,嚴格按照水利工程施工地質環節,針對各種的軟土土質,嚴格遵守既定施工進度,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基礎上,選擇科學合理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并加強對軟土地基的改造,從而進一步滿足水利工程施工的地基設計要求。在處理好軟土地基處理的同時,不斷更新和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完善軟土地基處理體系,以此全面促進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何園.淺談水利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的方法[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31).
[2]徐艷云.淺談水利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的方法[J].中國水運月刊,2013(10):213-214.
[3]王海清.淺談水利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的方法[J].工業c,2016(1):00172-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