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竑 杜治國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頻繁出現各種自然災害,如:洪澇,旱澇,地震,沙塵暴、泥石流,以及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安全的霧霾等。這些災害對人們的生命財產都造成了嚴重的損害。所以對水文水資源環境的管理以及防洪減災的工作刻不容緩。而本文通過對近些年來我國的水文水資源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以及產生的原因,進而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和建議,旨在加強我國水文水資源環境的管理工作。
【關鍵詞】水文水資源;環境管理;防洪減災
1、引言
對水文水資源環境進行調查和管理對保護我國國民的財產安全做出了很大貢獻,所以說采取有效的措施對水文水資源進行管理可以更好的保證我國國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而水文和水力是不可分割的,兩者息息相關,水利工程要想順利進行,必須有水文工作作為基礎,水文水資源不僅關系著水利能否順利發展,還對農業的發展、進步有著重要影響,不僅如此,水文水資源環境管理的工作,還對水利發展起到了有效促進的作用,能夠提升我國防洪減災的能力。
2、我國水文水資源管理工作的現狀分析
2.1 對水文水資源環境的管理工作不夠重視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也在不斷的進一步研究水文資源,但是對其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如:對水文資源管理工作投入很少的資金,對水文資源管理工作的研究技術也比較落后,缺少相關的政策支持等。另外,但由于水文資源管理工作自身的問題,即包涵內容廣泛,較大的空間跨度等,即使有了充足的資金,研究所需的人力和物力也遠遠不夠,這些問題在短期內都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因此對水文水資源的投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此外,因為水文水資源的研究經費數目較大,所以很多實際性的問題都不能很快的到解決,這就使得不能平衡的進行水文水資源的研究,即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熱點問題上,而忽略了水文水資源的冷門領域,因此對水文水資源的研究就出現了很多不平衡現象,阻礙了對我國水文水資源的研究。
2.2 節水技術即節水制度并不健全完善
近些年來我國的水資源越來越少,甚至向著枯竭的狀態一步步走近,而目前來說我國的節水技術和節水制度都比較落后乃至缺乏。當前我國采用對水資源的總量進行控制來實現對水資源的管理控制。從理論來說這種方法較為簡單,但運用到實踐中去時卻十分復雜,狀況百出,所以要想有效的進行水資源的管理,還需要有健全完善的節水技術和節水制度。
2.3 缺乏健全的水文水資源檢測設備
在水文水資源的檢測中,有了相關機器設備的協助,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就會大大降低,并且對于一些要求較高的檢測質量也會有顯著效果。但目前來說我國的這些相關設備并不充足,以及還存在著質量較差等問題,而在一些西方較發達國家,都是采用一些高精尖的設備來進行水文水資源的檢測,這些設備的特點是效率高、精度高,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測量誤差極不容易出現,就會大大提高水文水資源的檢測質量。
3、水文水資源環境管理與防洪減災的措施
3.1加大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
水旱災害在我國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并且一旦發生損失就比較嚴重,且在所有的自然災害中占比例較大,對我國國民經濟的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對此,國家相關機關單位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而水文檢測部門就是其中最具專業性的管理機構,整個國家的防洪工作由該部門來負責,不僅要檢測洪水險情,還要提供各種技術給防洪人員。所以,水文水資源管理部門的相關服務職能應該不斷進行提升,對防洪減災的相關知識進行大力宣傳,提高全國人民的防災減災意識,當災害來臨是,盡可能使國家損失和人員傷亡減少到最低。
3.2強化洪災管理,對各類防洪預案進行完善
從當前情況來看,根據實際需求我國大多數地區都制定了相關的防洪預案來進行防洪減災,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間的推移,這些措施無法真正的發揮其效應。所以我們在制定各類防洪預案時尤其要考慮的就是其動態性,全面實行動態化管理,除了要與實際的社會現狀結合起來以外,還應該考慮到其可操作性和空間性,并嚴格遵循,采取定期完善和補償防洪預案的措施,最終達到洪災管理的強化。
3.3建設數字化水文站網
在人們的生活和生產中,水文水資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之一,并且還決定著我國的農業能否健康是持續發展下去的決定性因素,另外還是水利生態系統能否得到完善的前提條件。要想建設數字化的水文站網,第一步就是要進行水文遙測點建設進行加強,以便第一時間掌握河流的動態監測數據以及下雨量;另外,還應該利用自動化技術來對水文信息進行采集,使得水資源信息的處理體系逐步趨于完善。把采集的相關水文信息進行集中、精確的整理分析,然后將處理好的信息發布應用,這樣水文站點的信息就不會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達到及時共享、分布的目的,那么防洪減災的工作就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3.4對地理信息技術應用進行加強
水文水資源的管理工作不是涉及到某一具體的專業學科,而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除了專業知識奠基以外,還需要結合水文質地、水利、氣象等領域的知識。所以在從事水文水資源管理工作的相關人員都需要具備廣泛的、較強的專業知識,總結積累經驗教訓。還要不斷實踐,不斷創新,不斷學習,結合現代飛速發展的高科技,運用到水文水資源管理的工作中,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水利,農業,工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水文水資源的建設,要想使得我國的水利建設能夠持續長久的發展下去,就必須建設完整完善的相關水文水利資源的檢測系統。總之,水利工程的建設與我國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而而水文水資源的管理工作又是水利工程建設的基礎,所以縱觀全局,還是要重視水文水資源的管理工作,有效的進行水環境的監測,保證我國水文預警預報體系的完善性,對防洪減災工作進行完善,這樣才能進一步保證我國經濟和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翰華.淺談水文水資源環境管理與防洪減災[J].能源與節能, 2014,12:98-99.
[2]張翰華.水文水資源環境管理與防洪減災[J].管理觀察,2013(3).
[3]劉寧.中國水文水資源常態與應急統合管理探析[J].水科學進展, 2013,2:280-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