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艷琴
【摘要】由于我國屬于水資源缺乏的國家,對于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則顯得十分重要。只有合理運用水資源,加強對于新式技術的管理與完善,提高對于種植結構的完善,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將節水的理念貫徹于整個農田水利工程中,從而推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應用
前言:
水資源不僅是生命體的生命之源,亦是社會經濟發展之源,特別是農業對它的依賴性更大。對我國目前形勢來講,科學合理地用水,顯得意義非凡。倡導節水灌溉的理念便在這一嚴峻的現實條件下應運而生。
1、節水灌溉技術
1.1噴灌技術
這種技術主要是采取管道抽水,然后使用噴頭來對農作物進行灌溉。這種技術應用在農田灌溉中具有諸多優點。借用噴頭均勻分布的特點,使得在噴灑的過程中,出水較為均勻。相比于水管出水,其水量更小,同時也能達到澆灌的目的。這是一種比較合理和節水的方法。
1.2微灌技術
該技術主要是基于滴灌技術的升級。微灌技術融合了滲灌、微噴灌、滴灌、小管涌流等多種形式。微觀技術是由水、輸配水管網、罐區首部、灌水設備構成。微觀技術的水流量少,灌溉一次所需時間較長,周期短,能夠進行用水量的有效掌控。將水分與養分直接灌輸在作物根莖土層中。筆者建議:在經濟作物與種植物灌溉上較為適合。微灌技術能夠節省水量70%,微觀技術能夠節省水資源、節約人力投入與養料,其養料的使用率達到15%,水資源使用達到32%,能夠提高土壤環境。
1.3覆膜灌技術的應用
由于南北方地域的差距與氣候的不同,覆膜灌技術大多使用于降水量少的西北,每當播種前,農民首先將地膜鋪好并在地膜的兩旁留有縫隙,這樣等到降雨的時候,雨水就會灌進地膜內,以保持土地的濕度,或用灌溉的技術將水注入地膜內,以備不時之需。這樣即使在干旱的季節也能使農作物保有一定的水量,從而減少因為缺水對農作物的傷害。覆膜灌技術的應用雖然需要較大的人力來支持,但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促進了農作物的生長,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1.4步行式灌溉技術
這種技術主要依靠的是農用機械和人力。通過發揮農用機械移動澆灌的特點,以及人在操作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來達到精細澆灌的目的。它既方便實用,又能夠很好地利用自動化器械的快捷和高效。其所需的配套設施較為簡單,流動性和適應性都很強,而且需要的資金不多,勞動力強度也不大,同時還能提高灌溉的有效性。
1.5渠道防滲技術的應用
管道運水是農田水利工程發展的基礎,而渠道防滲技術就是對管道運水技術的改進。為了減少在管道運水中對水資源的滲漏浪費等現象,在有關專家的指導下,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相關的渠道防滲漏的材料,在管道灌溉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對管道的加固和用干砌磚石、漿砌塊石等方法,減少水資源在輸送過程中的浪費和滲漏,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促進農作物的快速生長。
2、農田水利工程應用節水灌溉技術注意事項
2.1遵循因地制宜原則
不同地區的農田土壤狀態與作物種類具有明顯差異性。因此,選擇的節水灌溉技術也應根據土壤狀態與作物特點進行。節水灌溉技術的選擇需要因地制宜,滿足土壤條件與作物生長需求。
2.2加強節水灌溉技術的管理
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所導致的問題,必須通過加強管理體制與制度來解決。為了避免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所帶來的問題,必須從根本上認識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加強對于水利工程后期的管理力度,完善管理體制是極為重要的。只有真正意義上完善了管理體制,才能保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實際應用,并發揮出此項技術的最大效力,從而帶動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
2.3合理應用新式技術
高效節水灌溉屬于新式技術,目前已經有很多新式技術產生,只有合理地進行應用這些新式技術,才能使得新式技術真正意義上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并且,在合理應用的基礎上加強對于新式節水技術的推廣與完善也是極為重要的。
2.4深入了解實際情況
目前我國水資源缺乏,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可以優化水資源配置的合理方案。并將合理的水資源配置和農業發展情況相結合,制定出更為完善的規劃制度。必須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規劃之前,充分了解當地水資源情況以及土地資源配置,并且對實際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與研究,從而制定出更加適合當地水資源情況的方案。要注重將水資源充分利用的原則,讓每一份水資源都能充分發揮出效力,實現真正的水資源節約與保護,做到真正的節水灌溉。同時,也要注重對于生態系統的保護與結合,在確保農田水利工程發展的同時,將水資源與農業充分的結合起來,帶動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
2.5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
通過調整農作物的種植結構,也能夠起到節水的作用。例如,多種植水消耗低的作物,減少水消耗多的作物。在種植面積上作適當的調整,達到節水目的。
結語:
綜上所述,節水灌溉技術的出現及應用不僅是資源有效利用和配置的保證,更是減少水資源浪費的保證。根據不同的農作物生長環境和農田水利工程的需要進行相應的節水灌溉,在科學的指導下制定相應的灌溉技術和對策,進一步促進農業的發展和農作物的產糧效率。調整農作物的種植結構,改變農作物的種植模式,積極發展并應用噴覆膜灌溉技術、噴管技術、步行式灌溉技術、渠道防滲技術,進行節水灌溉技術的改造,逐步消除大水漫灌的現象,實施科學的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全面提升節水管理的科學性,實現生態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從而為農民創造出更大的效益,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杰,解美琦.試論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
[2]姜西忠,譚志英.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農業工程,2015
[3]劉東.論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A].《建筑科技與管理》組委會.2015年6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建筑科技與管理》組委會:,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