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富臣
【摘要】如何為蘭州新區建設服務成為西電工程的一個重要課題。面對新區建設分析了西電工程對接新區建設的思路與對策。
【關鍵詞】新區;水利;服務
1、蘭州新區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蘭州新區建設是國家統籌區域發展的需要。2010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對蘭州加快發展、充分發揮“率先、帶動、輻射、示范”的中心帶動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明確提出:要建設蘭白都市經濟圈,把蘭白經濟區建設成為西隴海蘭新經濟帶重要支點、西北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區發揮“率先、帶動、輻射、示范”的中心作用。既要做大做強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又要發揮核心城市作用。“國扶47條”中的多項規劃都體現在蘭州這個點上,加之蘭州有建國初的工業底子,經濟基礎好、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強、發展潛力大,是發展西隴海線的重要支點,構筑大蘭州,可輻射周邊地區,形成新的戰略高地,有效提升大蘭州的整體實力,能引領甘肅及周邊的開放發展,成為甘肅乃至西部發展的重要引擎。因此,建設“蘭州新區”對國家層面統籌區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西電工程概況
西電工程始建于1970年,是皋蘭人民為了從根本上改變干旱缺水的歷史面貌,“砸鍋賣鐵”自發興建的。1982年工程被列為全省重點建設的水利工程,1989年底全面竣工。屬大(一)型泵站和中(一)型灌區相結合的混合型工程。共建成干渠3條86公里,支渠29條186公里,支渠以上泵站60座,裝機5.28萬千瓦,各類建筑物2.37萬座,工程設計流量6.0m3/秒,加大流量6.5 m3/秒,最大提水高度550米,總揚程638.5米,有效灌溉面積15.63萬畝,核定年提水量7600萬m3,日供水量達56萬m3,完成總投資1.03億元。1995年引大工程竣工通水后,西電接管引大新建分干渠1條4.51公里,支渠5條19.17公里,新配套面積2.45萬畝。目前,總有效灌溉面積18.08萬畝,灌區國土面積1686平方公里,承擔著皋蘭縣及蘭州新區5鎮42個行政村的農業灌溉和生態建設任務。工程的建成通水,從根本上改變了皋蘭干旱貧窮的面貌,改善了灌區農業生產條件,歷史性地解決了灌區10萬農民的生存問題和溫飽問題,被皋蘭人民視為“命根子工程”。當前,在全縣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3、西電工程對接蘭州新區建設之淺探
蘭州新區建設戰略的基本內涵是“跳出老城建設新區、跨越發展再造蘭州”,新城區選址在秦王川。據初步測算,在秦王川可開發面積為1000多平方公里。但由于秦王川附近無自然水源,這就決定了新城區必須利用水利工程作為城市用水的主要渠道。
3.1西電工程可以作為新區建設的備用水源
引大入秦,從根本上解決了永登、皋蘭28.3萬農民生產、生活用水。按照引大入秦工程的設計能力,年引水量4.43億立方,目前實際利用的不到2億立方,因此水資源完全能夠滿足蘭州新區未來建設的需求。但出于對水利工程運行的安全性考慮,新區建設必須具備后備水源,西電工程設計日提水量56萬m3,年提水量可達到2億m3以上,完全可以滿足新區建設的后備水源需求。西電工程渠系目前已延伸至蘭州新區西岔鎮六墩、中川等村,渠道流量不足的問題可以通過正在進行的大型泵站改造項目和正在爭取的中型灌區續建和節水配套改造項目進行改造擴容,不需要二次投資,成本低,效果明顯。
3.2西電工程可以為新區生態建設提供水利服務
新區生態建設實施新增百萬畝綠色生態工程,力爭通過“十二五”、“十三五”兩個5年的努力,使新區生態林面積在現有基礎上再增加100萬畝。新區要抓好城市園林建設,不斷擴大城市綠地面積,提升城市園林綠化水平,所需用水按照每畝每年20 m3計算,100萬畝生態用水約2000萬m3,必將成為新區建設用水的一大開支。因此為了節約引大工程水資源,減輕引大工程負擔,可以考慮將西電工程列為新區生態建設主要水源之一。同時要圍繞打造“省門第一道”, 抓好綠色通道建設。沿機場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線,進一步抓好綠化林帶建設。新區重要道路“北秦路”全線經過忠和、水阜、澇池、趙家鋪,終點接秦王川新區內的緯一路,全長50.23公里,路幅寬36米。為把新區打造成綠色生態大道,至少規劃出了100米綠化帶。其中除北龍口至忠和段外,水阜、澇池、趙家鋪、山子墩、中川段均在西電工程渠系灌溉范圍內,“北秦路”兩側綠化灌溉必將由西電工程負擔。
3.3西電工程可以為新區城郊農業發展提供水利服務
按照新區建設“三步走”的規劃,到2020年,基礎設施基本完備,多元產業支撐體系基本形成,科技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城市功能趨于完善,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增強,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基本建成以產業為支撐、特色鮮明的現代化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人口達到50萬左右,長遠達到60—80萬。隨著新區的建設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加,新區城郊農業必將蓬勃發展,皋蘭將不斷推進出口創匯蔬菜、白蘭瓜、紅砂洋芋、優質林果等5個萬畝標準化示范基地和7個千畝高新設施農業示范園區建設,逐步建立面向城市的特色農產品配送網絡,把皋蘭打造成為服務蘭州白銀兩大城市的都市農產品生產加工配送基地。西電工程作為皋蘭的“命脈工程”將發揮更加巨大的作用。
3.4西電工程可以為皋蘭發展通道經濟提供水利服務
皋蘭地處蘭白都市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地處蘭州、白銀和蘭州新區三角輻射中心地帶,是蘭白核心經濟區發展中不可替代的關聯帶,更是蘭州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鐵路和國道、高速公路、省道、縣鄉道路縱橫交織,四通八達,座中四聯,具有“一河五線”的交通關聯優勢。境內與蘭州、蘭州新區相接的區域內有50多萬畝可開發利用的土地,發展空間十分廣闊。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皋蘭縣將以建設蘭州白銀都市農業生產加工配送基地、新型工業基地和節點城市為目標,著力促增長、調結構、增民生,突出經濟園區、農業產業化、項目建設、基礎設施、民生民利五項重點,著眼于對接蘭白核心區和蘭州新區,發展通道經濟,逐步把皋蘭建設成為承南接北的節點城市,推動縣域經濟社會超常規跨越式發展。西電工程將在蘭州新區建設和皋蘭發展進展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