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誠 張閃閃
【摘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規模大、施工難點多,其工程質量是工程建設管控的首要問題。本文從項目法人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管理措施等方面闡述通過項目法人的全過程控制,工程質量處于受控狀態的工程質量管理實踐。
【關鍵詞】項目法人;質量體系;建設實踐
1、前言
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是陜西省內重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工程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工程主要包含2座水利樞紐、98.26km的秦嶺輸水隧洞以及408.7km的輸配水管線工程,工程建設周期長、分布面較廣,對項目法人的質量管理水平是一種全面的考驗。
工程質量是工程建設的根本和關鍵,質量管理的目的就是通過規范質量行為達到保證工程質量的目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國務院令279號)、《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規定》(水利令7號)、《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水利部分》、(建標234號)等國家及行業法規對項目法人責任制做出了明確定位,即項目法人是項目責任主體,對項目建設的全過程負責。工程質量管理就是要用上述文件規范質量行為,在工程建設中嚴格執行水利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
2、質量管理的核心是建設完善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
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制和整個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作是工程質量管理的關鍵。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作為引漢濟渭工程的建設單位(項目法人),我們始終嚴格恪守質量紅線和底線,在組織體系和制度保障上,我們結合工程特點,建立了政府監督、項目法人負責、監理單位控制、施工單位保證的質量管理體系。
2.1質量方針、目標
引漢濟渭工程建立“質量第一 科學管理 持續改進 服務三秦”的質量方針,實現“工程質量零事故、單元工程優良率80%、創建優質水利工程”目標,全面貫徹水利部“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建設新理念,堅持“科學決策、精心組織、規范管理、制度保障”的建設原則,深入理解,依靠科技進步,堅持技術標準,推行樣板引路,強化現場管理,實現工程創優目標。
2.2 質量管理組織機構
為了規范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確保國家有關基本建設質量管理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成立質量管理組織機構。
項目法人采用二級管理模式,項目法人公司總部設有主管質量的副總經理,總部設安全質量部,負責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制定公司質量管理制度,明確工程質量目標,分解責任,監督落實,為引漢濟渭工程的質量管理部門。項目法人公司下設各分公司,負責工程現場具體管理,履行項目法人職責,各分公司分別對應設立職能部門,實施工程建設日常管理。
同時成立以項目法人公司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法人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各施工項目部、監理部等單位均成立了項目經理、總監為首的各項目機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經多次檢查各級質量管理人員能夠按照合同要求配備。
2.3 制定質量管理制度
(1)質量責任制方面,根據國家質量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了《工程質量管理辦法》、《工程質量管理職責》、《工程監理管理辦法》等制度,明確各參建單位的質量管理責任和項目法人內部各級人員的質量管理職責。
(2)質量創優方面,為確保工程建設質量,提高工程建設管理水平,促進工程質量向程序化、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方向發展,制定了《工程樣板工程評優管理辦法》,每季度評選樣板工程,給予獎勵,為實現全線創優目標,制定了《工程創優規劃》,指導整個工程開展創優活動。
(3)質量檢查體系方面,為規范質量管理行為,相繼制定了《工程質量檢查管理辦法》、《工程質量管理考核辦法》、《工程質量責任追究制度》、《工程質量獎罰實施細則》等檢查、考核辦法,形成定期質量(季度)、不定期質量檢查(重點階段、專項)、和“飛檢”質量檢查(抽檢)制度,制定檢查標準,建立質量檢查結果記錄,做為質量考核的依據。
(4)工程驗收方面,制定了《工程驗收管理辦法》、《工程文件歸檔整理管理辦法》等,明確工程驗收的程序、內容及統一驗收文件的編寫深度和文件歸檔整理要求。
3、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以及形成的管理亮點
3.1 體系運行情況
(1)定期開展各類質量檢查、考核,陸續實行了“簽訂質量目標責任書”、“月質量專題會議”、“參建單位人員考勤”等質量管理措施,項目法人的質量領導小組會議制度和工作責任制度進一步健全,形成項目法人主導、監理單位主抓、施工單位主推的質量工作格局,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得到持續改進,并有效運行。
(2)加強質量檢查、檢測工作,一是強化質量常規檢查,在每季度、每月均組織開展質量檢查,下發質量整改通知單,對于未按期進行整改的單位,進行了專項處罰措施;二是堅持質量專項檢查,組織質量專家組進行季度專項“飛檢”工作,查漏補缺;三是加強質量檢測,監督檢查施工單位的自檢和監理的平行檢測工作,依靠項目法人實驗檢測機構,加強實體質量檢測,通過加強現場的質量檢測工作,確保了各施工單位自檢工作、各監理單位的平行檢測工作落到實處,工程實體質量得到有效保證。
(3)認真配合政府對項目工程的質量監督工作,項目在2015年初步設計批復后,項目法人及時與水利部質量監督總站辦理了質量監督書,接受質量監督機構的專項巡查和日常檢查,并加強通報問題的整改工作。
3.2 質量管理方面的亮點
(1)實現不良信用網絡公示。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各參建單位管理力度,項目法人利用水利行業不良信用管理平臺,對質量管理不良行為進行曝光,對各參建單在質量管理方面出現的履約不到位及違規行為進行曝光,在工程現場形成質量管理的良好風氣和局面。
(2)統一和規范質量檢測的標準和評定依據,完善質量檢測信息化平臺建設。制定了《工程檢測試驗參考標準》,提交質量監督機構進行了審核,及時建成質量檢測中心試驗監控系統,將施工單位工地試驗室納入試驗檢測管理系統,實現信息化平臺管理。
(3)建立工程質量追溯信息化管理系統。為實現質量過程的全方位追溯,構建一個基于信息化、網絡化的質量追溯信息管理平臺,將混凝土工程施工涉及的各個工序檢查、各類原材料檢測、最終的質量評定等各環節信息由傳統的現場紙質表格填寫轉化成電子系統信息錄入,賦予編碼信息,利用數據采集及數據處理技術實現各個環節的信息追溯管理,做到質量監督全過程透明化、快速化、信息化管理,實現質量追溯信息化管理。
4、質量管理重點方面的一些建議
(1)單元工程質量評定。單元工程是實體工程質量的最基本單元,單元工程質量評定具有全面覆蓋性,是對工程實體質量的全面控制,也是最原始的質量資料。質量管理中務必重視單元工程質量評定五個方面即評定程序是否合規,內容是否完整,是否有定性定量結論,是否真實可靠,是否原始資料。單元工程質量評定是實體質量的主要原始依據,分部工程、單位工程乃至整個工程質量的狀況和驗收討論,都是單元工程質量評定的統計結果。
(2)關鍵部位旁站監理。旁站監理是對工程的關鍵部位,關鍵工序和工藝的重點質量控制手段,應該針對這些關鍵工程部位是否進行了旁站監理,施工和監理的記錄是否真實,以判斷對質量重點是否實施了有效控制,分析和掌握關鍵部位的質量狀況。
(3)隱蔽工程聯合驗收。隱蔽工程完成后即予以覆蓋,而且隱蔽工程都是重要工程或關鍵部位,所以必須對質量予以重點控制,國家規定進行四方聯合驗收,注意聯合驗收程序和原始記錄,以判斷工程質量狀況。
(4)原材料、半成品質量檢測。原材料、半成品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和決定性因素,其質量是否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必須依靠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質量檢測,要按《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規定》文件要求,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抽檢檢測的內容、數量、方法、指標要滿足要求。
(5)監理單位的質量控制文件。項目法人除檢查監理日志、月報,參加生產例會檢查監督質量狀況,如發現問題及時予以糾正。但更重要的是檢查監理單位的監理實施細則。“細則”是監理實施質量控制的作業書,應覆蓋所有工程部位,尤其是主體工程和關鍵部位,隱蔽工程必須有實施細則。同時實施細則必須符合工程實際,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最忌抄襲照搬。有一個好的“細則”并認真付諸實施對質量控制十分重要。
5、結語
綜合各方面法規、規章和有關規定,項目法人在質量管理方面應根據工程特點,建立質量管理機構,配備符合規定的質量管理人員數量、素質,通過建立質量管理制度,明確質量責任制和質量檢查體系。施工質量注重“事前預防為先和事中動態控制”的質量管理經驗,以“事前預防為先”,嚴把技術方案審查及人、材、機的進場控制,“事中動態控制”中加強工序驗收、過程監督,做好橫向與縱向的聯系,形成有效的監管機制,系統化、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模式,提升項目法人的質量管理水平。
引漢濟渭工程施工規模巨大,工程點多面廣分布范圍較廣,項目法人通過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并良好運行,工程開工以來未發生任何質量事故,施工質量處于受控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