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福華
不因平凡而平庸
文/馮福華

2007年8月,我懷著一顆忐忑之心,從鄉鎮機關調進勉縣縣委老干部局,細細數來,在這個崗位上已度過了近十個春秋。從最初的陌生到現在的喜歡,我在平凡中也體會到做老干部工作的壓力和責任,心頭一直涌動著不忘初心、盡力作為的赤誠和激情,用實際行動實踐著一個普通老干部工作者的職責和擔當。
今年是我在崗工作的41個年頭。回望過去,深深淺淺一路走來,鄉鎮廣播員10年,任區廣播電視站長10年、鄉鎮副科級領導11年,老干部局副局長6年——與老干部工作結緣是我工作的終點站。
當時接到去老干部局工作的調令后,我夢想這下回到縣委機關,可以顯擺一下想象中的派頭,施展自己的智慧才華。然而理想與現實形成巨大的反差:原來老干部局是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崗位,單位清貧、寂寞、枯燥、無權又無勢,成天和白發老人打交道;別人進賓館、歌城、游樂廳,而我們常去的卻是醫院、病房、殯儀館;別人聽的是歡快的歌舞曲,我們聽得多是哀樂送葬曲。后來通過短時工作,進入角色后,我的失落感很快消失了,我為自己的“以貌取人”深感慚愧。這里的領導和藹可敬,同事親切團結,尤其是我們所接觸的服務對象,雖然每個人都白發蒼蒼,但他們卻是共和國的功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沒有他們戰爭年代的流血打拼,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是我們的先輩、老師、楷模。想到此,我從恍惚中驚醒,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逐漸轉變了對這份工作的態度。工作中,能經常聽他們講一些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的親身經歷,是我一生的光榮和難得的享受,我逐漸為能在他們的精神鼓舞下歷練成長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