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周春來 李平靜 劉應虎
創傷性面神經損傷患者采用功能訓練治療的效果觀察
王偉 周春來 李平靜 劉應虎
目的 探討創傷性面神經損傷患者的功能訓練方法,觀察治療效果,為臨床實踐提供參考。方法 將48例創傷性面神經損傷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分為常規治療組和功能訓練治療組,每組隨機分配患者24例。對常規治療組患者予以常規治療和常規護理,對功能訓練治療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一步予以功能訓練,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分組實施治療與護理3個月后,功能訓練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治療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對創傷性面神經損傷患者在常規治療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一步予以功能訓練,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療效果,促進患者面神經功能恢復。
創傷性面神經損傷;功能訓練治療;療效
顱腦創傷是目前造成面神經損傷的一個主要因素,臨床的發生率較高[1]。面神經損傷不僅會對患者的面肌功能帶來損害,同時還可能會致使患者面肌萎縮,引起面部畸形,這會使患者承受巨大的身心壓力,影響患者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為此必須要在該病的治療方面加強研究、探討與實踐,不斷提高該病的治療效果[2]。作者所在醫院通過對24例創傷性面神經損傷患者在常規治療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一步予以功能訓練,使患者的面神經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恢復,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本文研究對象均為作者所在醫院從2016年1—12月收治的創傷性面神經損傷患者,經篩選排除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者,共48例。分為常規治療組和功能訓練治療組,每組隨機分配患者24例,分組后常規治療組患者男13例,女11例,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58歲,平均(34.56±3.53)歲,House-Brackmann分級為Ⅱ級者10例,為Ⅲ級者9例,為Ⅳ級者5例。功能訓練治療組患者男14例,女10例,最小年齡18歲,最大年齡58歲,平均(34.93±3.92)歲,House-Brackmann分級為Ⅱ級者9例,為Ⅲ級者9例,為Ⅳ級者6例。經統計學分析,常規治療組和功能訓練治療組患者上述各項資料基本保持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進行臨床對比研究的可行性充分。
根據分組,對常規治療組患者予以常規治療和常規護理,如對癥治療、面部護理、口腔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對功能訓練治療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一步予以功能訓練,功能訓練的主要內容與方法如下。
1.2.1 訓練方法
對面肌癱瘓部位分別做抬眉、閉眼、聳鼻、示齒、努嘴、提口角、鼓腮等面部訓練。其具體方法:抬眉,努力向上抬眉,或雙手4指并攏從眉中間向上交替施力協助動作;蹙眉,做“擠眉弄眼”狀;閉眼,盡量用力閉眼,可以手協助;聳鼻,用力皺鼻;示齒,盡可能多地暴露上下牙齦;努嘴,用力吹口哨;提口角,可以手協助向上施力;鼓腮,用手協助患側上下唇,盡量將口閉緊,做鼓腮動作[3]。
1.2.2 訓練中的注意事項 第一,每個動作可以重復4~5次,每天2~4次,訓練時每個動作均做到最大限度,對力量弱的肌肉,要用手指幫助以達到正常的位置并停留一段時間;第二,只鍛煉患側肌肉;第三,肌肉可以運動時,應該施以輕微的拮抗力,達到增強肌肉力量的目的;第四,應避開嘈雜環境,以便注意力集中,全身心投入訓練。
1.2.3 過程步驟 第一,訓練從面神經損傷后15天或盡早開始;第二,根據患者年齡、文化程度、面神經損傷部位及程度制定詳細的訓練方案,指導患者掌握鍛煉方法;第三,患者掌握鍛煉方法后,可由家人督促且協助患者進行自我鍛煉,定期隨訪,及時糾正不正確的鍛煉方法。
表1 功能訓練治療組與常規治療組患者療效對比
分組實施治療與護理3個月后,依據《實用耳鼻咽喉科學》中的面神經功能恢復評定標準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具體標準如下:面肌功能完全恢復正常,面部兩側完全對稱,為治愈;面肌功能大部分恢復,細致觀察可發現輕微的功能減弱,靜止時面部兩側對稱,運動時稍不對稱,為顯效;面肌功能部分恢復,面部兩側不對稱,上額運動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閉合,口明顯不對稱,為有效;未達以上標準,為無效。治療的總有效率=(治愈患者例數+顯效患者例數+有效患者例數)/患者總例數×100%。
由專門的工作人員對患者進行療效評價和數據記錄,確保觀察數據的客觀性、準確性。然后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觀察數據進行對比分析,計數資料以χ2檢驗,分析結果P<0.05為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為數據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分組實施治療與護理3個月后,經對患者的治療效果評價觀察發現,功能訓練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治療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由創傷引起的面神經損傷當前臨床較為常見,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和重視[4-5]。因為創傷性面神經損傷會直接損害到患者的面肌功能,可致使患者面肌萎縮,引起面部畸形,破壞患者面部協調、美觀,使患者身心嚴重受累,極大的降低患者生活質量[6-9]。經臨床方面的經驗總結發現,常規的治療和護理對創傷性面神經損傷的治療效果有限,難以使患者的面神經功能得到理想的恢復,為此必須要在常規治療和護理上做出改進,提高治療效果。
本文的臨床研究結果證明,對創傷性面神經損傷患者在常規治療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一步予以功能訓練,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療效果,促進患者面神經功能恢復。
[1] 楊軍,蘇一家,莫永保. 顱腦創傷合并面神經損傷的治療體會[J].當代醫學,2017,23(1):15-17.
[2] 劉煥亮,孫艷梅,李亮,等. 顱腦損傷后遲發型面神經麻痹26例臨床分析 [J]. 山西醫藥雜志,2017,46(10):1218-1220.
[3] 冉麗茹. 創傷性面神經損傷功能康復的綜合護理干預探析[J]. 基層醫學論壇,2012,16(27):3609-3610.
[4] 楊志敏. 不同方法對周圍性面神經損傷修復效果的比較[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21):69-70.
[5] 常永霞,孔令霞,麻利娟,等. 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綜合康復治療效果分析[J].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8(1):77-79.
[6] 楊瓊惠. 顱腦創傷合并面神經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16):234-235.
[7] 冉麗茹. 淺談健康教育對創傷性面神經損傷患者功能訓練效果的影響 [J]. 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6):146.
[8] 陳錫嬌. 綜合康復護理對面神經炎患者的影響觀察[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6):222-224.
[9] 杜光輝,毛文靜,劉斌. 影響特發性面神經麻痹預后的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22(4):464-468.
Effect of Functional Training o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acial Nerve Injury
WANG Wei ZHOU Chunlai LI Pingjing LIU Yinghu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Surgery, Sheh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hong Sichuan 6292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function training method of traumatic facial nerve injury patients and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Methods48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acial nerve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and functional training group, 24 cases of patients in each group. Routine treatment and routine nursing care were given to the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Functional training,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based on routine treatment and routine care was given further functional training.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and nurs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functional training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Functional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acial nerve injury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facial nerve function.
traumatic facial nerve injury; functional training therapy;curative effect
R473
A
1674-9316(2017)21-0186-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1.098
四川省射洪縣中醫院外二科,四川 射洪 62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