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泉
摘要: 在關于政治關聯與企業多元化戰略之間關系研究文獻的基礎上采用Meta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國內外學者關于政治關聯與企業多元化戰略的相關關系。不僅包括文獻的同質性檢驗,還對二者之間的相關關系同時對影響二者之間關系的可能邊界條件進行了探索性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政治關聯與企業多元化戰略有不同的相關關系,諸如政治關聯(包括企業家政治資本、高管政治網絡)與企業多元化戰略有顯著正相關關系,同時政治關聯測量方式、多元化戰略測量方式、研究時間點和政治和制度環境資源等調節變量是解釋現有研究結果差異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政治關聯和多元化戰略未來可能的研究課題。
Abstract: By using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with Meta analysis based on research liter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studies this relationship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It not only includes the homogeneity test of the literature, but also explor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possible boundary conditions that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correlations between political association and enterpris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for example, political association (including entrepreneur political capital, executive political network)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while the political association measurement,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measurement, study on the time point and the political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resources and other regulated variables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explaining the difference of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possibl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political connec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has been proposed.
關鍵詞: 政治關聯;企業多元化戰略;元分析
Key words: political connection;enterpris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Meta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F27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2-0234-04
0 引言
中國企業的外部制度環境正在發生著巨變,正如十八大三中全會所提到的“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等表述,中國企業所面對的市場與非市場環境將向著規范秩序發展,因此中國企業政治關聯也會隨之發生悄然變化。但是并不是說政治關聯就一定等同于尋租,也有積極的一面,在制度環境不利于企業發展時可以沖突行政壁壘,實現多元化發展。即使在一個穩定有序的制度環境中,企業也要面對除了法律政策之外的非正式制度,諸如文化習俗,在市場競爭也要融入非市場競爭要素。
本研究試圖在一個具體的戰略層面,研究問題可以聚焦到:①政治關聯包括顯性的政治關聯與隱性的政治關聯,其對于多元化戰略的影響是正相關嗎,哪些因素在政治關聯與多元化戰略之間起到中介作用。②還有哪些情境變量會影響上述政治關聯與多元化戰略的關系,如制度變量,組織特征。③政治關聯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嗎?其企業層面、高管團隊層面還有個人層面測量方法有哪些?④政治關聯度的測量合理嗎?可行嗎?可以用到哪些虛擬變量;⑤多元化戰略類型劃分是否比較成熟,如相關不相關多元化,地域多元化,產品多元化,職能多元化,都是正向的關系,有負向的嗎?
1 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政治關聯作為一種企業非市場行為,從一開始在國內研究就被詬病,將企業政治關聯與官商結合,甚至有學者將其列入理論禁區,當然我們也看到中央反腐繼續重拳“打虎”,多名國企高管也相繼落馬甚至被移送至司法機關依法處理,政治關聯與尋租等不正當競爭似乎有天然的聯系。但是我們也看到,政治關聯對于企業能夠突破不必要的制度壁壘,沖突行業限制,進行新的市場有一定的作用。多元化戰略是一種市場戰略,有較久的研究積累。但是從管理實踐看多元化是爭議較多的管理話題,有正面也有負面的研究結論,但仍有許多企業對多元化經營樂此不疲。
1.1 政治關聯與企業多元化戰略的關系
政治關聯與多元化戰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國,包括華人對于該領域的2篇研究,基本上都是中國學者在做相關的研究。endprint
鄧新明(2011)以2002-2005年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民營企業為樣本,公司不同的政治關聯是否影響公司可能采取的多元化戰略,尤其非相關多元化;政治關聯公司采用多元化戰略(包括相關多元化和非相關多元化)比那些沒有政治關系的企業更有可能促進企業短期績效的改善。但將具有政治關系的公司影響其不相關多元化將損害公司的市場價值[1,2]。
婁祝坤和張川(2014)以化工行業上市公司作為樣本,采集高管和政府官員關于政治關聯的數據,實證測試不同的政治關聯對于每個維度的影響。結果表明,政治關聯能提高企業社會績效,進一步研究發現,政治關聯可以提高股東的責任和公共責任的責任,債權人、政府的責任,但沒有重大影響員工責任;政治關聯在企業戰略選擇的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3]。但是,國內外也有部分研究指出,政治關聯是否影響企業多元化的相關關系不顯著或者負相關,但這些研究結論尚不是主流觀點。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1:政治關聯是否影響企業多元化戰略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
1.2 測量因素的調節作用
1.2.1 政治關聯測量方式的調節作用
李杰芳(2012)在公司的政治關聯和多元化戰略的研究作為切入點,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作為樣本,具體檢查:①政治關聯和多元化水平之間的關系;②多元化影響企業業績水平;③影響政治關聯的多元化之間的關系和企業績效。本文旨在研究房地產業在一個特定的行業可以是一個多元化的企業水平和性能影響的初步結論。使用虛擬變量來衡量政治關聯,選擇赫芬代爾指數作為多元化的衡量指標,通過不同的年,總體樣本和樣本段,市場指標和財務指標的三個維度,對政治相關性、多元化和企業績效進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楊東進,鄧吉(2013)以2010-2012年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房地產公司為研究對象,分析房地產公司政治關聯影響企業多元化戰略的機制。實證分析表明政治關聯有助于房地產企業業務規模的擴張,但是直接提高公司績效的作用是不顯著;房地產公司的政治關聯有助于改善多元化業務的能力,但多元化經營會削弱企業的績效能水平;房地產公司政治關聯可以幫助提高地區多元化的能力,但該地區多元化對公司績效的促進作用不明顯,政治關系薄弱,區域多元化戰略會削弱企業的績效水平[4]。主要包括主觀打分和客觀打分兩種方式。
H2:政治關聯測量方式對政治關聯和多元化戰略起到調節作用。
1.2.2 多元化測量方式的調節作用
高管團隊(topmanagementteam,TMT)是企業整體戰略的最終負責人,因此,TMT特征,特別是高管團隊中的戰略制定者與政治的關聯,所擁有的政治資源和網絡關系,對于企業多元化戰略制定與實施是否真的存在著相關關系,這成為一個有趣且重要的研究課題。國內外學者(主要是國外學者)針對TMT與多元化戰略的關系進行了較為豐富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因此,本文試圖從Meta定量分析的視角對該問題的研究進行一個總結與述評,從而對我國學者的相關研究提供有益的建議。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多元化指標進行度量的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營業務單位數,二是熵(Entropy)指數,三是赫芬德爾指數)。而本文主要是按是否指數方式進行多元化測度,按0-1構建虛擬變量進行測量。
H3:多元化測量方式對政治關聯和多元化戰略起到調節作用。
1.3 情境因素的調節作用
我們提出了政治制度資源成為調節變量的假設,如在所整理的文章中反復提及和強調社會轉型,制度環境和政治壓力。如楊京京(2013)基于“制度-行為-績效”的邏輯分析,研究民營企業多元化戰略的原因和后果,專門解決以下問題,即政治關聯對區域多元化戰略和產業多元化有關系嗎?民營企業相關的政治對多元化戰略的影響邊界條件有哪些,多元化與政治關聯之間的關系受到調節因素包括行政級別特征和區域差異的影響嗎?[5]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文在國內外的研究文獻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包含原因和后果的理論模型,以驗證民營企業的企業政治關聯與多元化戰略與之間的關系研究假設。
王益民和梁萌(2012)將企業政治關聯的和內部治理機制作為戰略多元的影響變量,以探索中國的雙元創新策略的影響因素。基于349家上市公司樣本數據,使用內容分析實證測試結果表明,企業的政治團體,獨立董事的比例與戰略雙重(探索創新和開發創新)顯著正相關;雙元戰略與組織的財務績效顯著正相關;股權性質不同會影響企業戰略雙元;戰略雙元與高管股權比例沒有顯著相關性[6]。
H4:制度環境對政治關聯和多元化戰略起到調節作用。
采用研究時間點的調節作用作為工具變量,因為2010年以來我國發生了許多制度變遷,而且最是近期的研究對于結果的影響越大,我們將2010年包括2010年以前界定為0,之后界定為1,進行了Meta分析。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H5:研究時間點會對研究結果產生影響,時間越近的研究得出的兩者關系更顯著。
2 研究設計
針對EBSCO,CNKI,維普和萬方等幾個數據庫以“政治關系”、政治網絡、政治關聯和多元化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搜索過程中的文獻收錄原則是以政治關聯與多元化戰略的相關系數為收錄目標。由于研究目的在于探討因素對此相關系數(政治關聯與多元化戰略)的影響,所以對于搜索過程中遇到的政治關聯的不同維度對多元化戰略影響的相關結果,筆者采用加權平均的方法做轉化收錄。搜索結果中關于政治關聯與多元化戰略的研究出現了31項可收錄的研究結果。
參考了國內外關于元分析的經管類和循證醫學類經典的分析方法,最后選定所遵循的文獻納入標準,采集了有效的實證研究36篇,總樣本量為35677個(M=15.92,SD=9.71)。代表不同的行業,包括制造業、房地產、金融服務、航空等。對文章摘要進行內容審查,并考慮將其納入Meta分析。如果此時對政治關聯和多元化戰略如何測量或概念化不清楚,我們則進行了全文搜索,以確定是否符合我們的標準。根據我們對相關關系研究的興趣,建立文章納入規則。首先文章需要包括分析政治關聯和多元化戰略相關關系的文章。其次,文章需要我們的報告感興趣的主要變量之間的相關性,或者提供給計算效果大小所需的統計信息。endprint
我們還獨立評估不同樣本研究中的政治制度資源,證明是否具有較高的編碼信度。具體來說,我們為每個樣本獨立評級政治關聯測量方式,使用0-1點尺度進行測度。多元化戰略測量方式對于是否使用標準化測度方式,也是用0-1代表其所表征。
另外,政治制度資源值越高表示企業具有更多的政治資源,也按0-1對于這種情況進行了打分。這三個方面的證明評級較高的內部一致性,因此,我們總結出每個評價者生成一個分數。我們對每個人評分進行相關分析,其中產生了較高的整體間編碼信度。因此,我們三個評分進行平均,以產生每個樣本得分[7,8]。
3 結果與分析
效應值的大小根據所提取的皮爾遜相關系數據(r)從每個樣本中計算得出。在多個影響大小的報道(例如,多元化戰略不同維度)情況下,我們取均值產生一個單一的效應值,然后,我們圍繞一個給定總體ρ考慮偏態分布的影響大小,使用Fisher的Z變換正態化給出的皮爾森r值(Hedges & Olkin,1985)。然而,Zr是不容易被解釋的,并且它需要我們將結果轉換回r表示解釋和報告。此外,考慮到樣本量在各研究個體效應大小及精確度的潛在影響,我們計算Zr的標準誤差,并利用取其倒數據給每個研究附予權重(Card,2012)。
本研究中的效應量為政治關聯與多元化戰略的相關系數。在調節分析中考察已有研究結果的變異程度,如果存在顯著差異,引入諸如制度環境背景(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變量,考察調節因素對此相關系數的調節作用。所有收錄的分析結果首先被轉化為FisherZ分數而后參與運算。元分析采用多水平分析常用軟件包STATA11.2和SPSS20.0[9]。
我們使用與Wilson的STATA程序①實施了隨機效應模型。在Meta分析方法,在此之前的研究(Hunter&Schmidt,2004)表明,隨機效應的方法比固定效應的方法生成更精確的參數估計值。我們運用Z檢驗,以確定是否顯著異于零,運用Q統計量以測試效果值的異質性,我們采用加權廣義最小二乘法分析,以驗證我們的假設(Wilson,2010),我們的假設是用雙尾檢驗測試,我們采用P<0.05為我們的臨界值。
4 結論、局限性與未來研究方向
4.1 基本結論
通過35篇文獻的36個效應值,本文對產品創新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Meta分析,發現二者之間的相關系數0.1751(P<0.001),這表明在原則上,企業盡管己有研究可能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但總體上支持政治關聯對多元化戰略起到支撐的結論。另外,本文利用Meta回歸兩種關系的潛在調節因素進行了探索性分析,結果表明測量類型、政治制度資源等對二者之間的關系存在顯著調節影響。
本研究結予了正面的回答,企業的多元化經營戰略的界定,必須是企業主導產品低于企業產品銷售總額70%,多元化決策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任何一項戰略成功與否不僅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也受到企業自身資源與能力的制約。現有關于多元化戰略的文獻忽略了與多元化戰略匹配的能力特征的研究。我國企業對多元化戰略有著從“追捧-重歸-理性”的過程。正如我國學者對多元化戰略與企業績效關系的研究結果仍尚無一致的結論。
同時,在中國特定轉型背景下,多元化戰略的成敗與制度環境及企業的政治戰略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企業實施多元化,何時實施,為何實施,并不完全能離開特征的制度情境。同樣,實施何種多元化,也與企業政治關聯,尤其是高管團隊的政治關聯有著一定的關聯。
4.2 局限性與未來的研究方向
首先,與其他Meta分析存在的局限性類似,盡管本研究通過綜合分析發現兩者正相關關系是顯著的,但其中仍可能存在著對實證研究文獻的納入和挑選偏差。這種局限性主要表現在,本研究只收集了相關的中文文獻,而由于英文文獻對于該問題雖然有研究,但仍研究的是中國問題和依賴中國數據,因此,為克服納入和挑選偏差,未來研究可考慮納入更多有關國外企業的相關文獻。
其次,雖然我們收集了35個反映兩者關系的數據,但其中只有一半以上直接或間接報告了標準誤,進一步加強文獻發表規范和提供充足數據是相關學者在未來的論文發表中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否則,其他人難以進行進一步的重測研究。
注釋:
①Wilson D.B.Meta-analysis macro for SAS,SPSS,and Stata mason.gmu.edu/~dwilsonb/ma.html。
參考文獻:
[1]鄧新明.我國民營企業政治關聯、多元化戰略與公司績效 [J].南開管理評論,2011(04):4-15,68.
[2]鄧新明,熊會兵,李劍峰,侯俊東,吳錦峰.政治關聯、國際化戰略與企業價值——來自中國民營上市公司面板數據的分析 [J].南開管理評論,2014(01):26-43.
[3]婁祝坤,張川.政治關聯與社會責任:自覺回饋還是戰略選擇[J].經濟與管理,2014(02):66-71.
[4]楊東進,鄧吉.房地產業的政治關聯、多元化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軟科學,2013(11):17-21,26.
[5]楊京京.民營企業政治關聯、多元化戰略與績效的關系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
[6]梁萌.制度轉型期企業政治關聯、治理機制對戰略雙元性的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12.
[7]柏建嶺,鐘文昭,鄭明華,陳峰.Stata在Meta分析中的應用 [J].循證醫學,2007(06):363-368.
[8]張天嵩,劉江波,鐘文昭.Stata在探索異質性來源—Meta回歸分析中的應用 [J].循證醫學,2009(01):48-50.
[9]姚山季,王永貴,賈鶴.產品創新與企業績效關系之Meta分析[J].科研管理,2009(04):57-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