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
摘要: 隨著工業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企業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高職技能大賽作為與企業需求密切相關的賽事,能夠引導專業改革的方向,實現兩者的融合,既能為企業選拔優秀人才,還能有針對性提升教學水平,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探索兩者融合的途徑和方法有助于提升專業競爭力,為企業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industry automation degree, the enterprise's demand for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is increasing. The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as a competition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enterprise's demand, can guide the professional reform direction, achiev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both for the selection of talents and enhancing the teaching level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To explore ways and methods of integration helps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conveying more excellent talents for the enterprise.
關鍵詞: 高職技能大賽;專業改革;融合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professional reform;integration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2-0247-02
0 引言
隨著工業自動化的快速發展,結合工業4.0對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調試行業高素質職業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通過競賽,考察參賽選手的自動線系統設計、安裝、編程、調試、運行、維護等工程實施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計劃組織能力,檢驗選手的質量、效率和安全意識,進而選拔人才的途徑尤為重要,如何有效融合高職技能大賽與專業改革,探索融合的途徑,通過競賽引導高職院校機電類專業綜合實訓教學改革發展方向,促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培養可持續發展、滿足企業需求的自動化技術類高端技能型人才是目前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1 基于自動化生產線技能大賽,培養學生專業能力
實現自動化生產線技能大賽與專業改革的融合,首先要解決競賽要求與專業改革對學生能力要求的矛盾。針對自動化生產線技能大賽,需要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以下幾方面能力:
1.1 適應崗位的能力
企業希望學生能夠盡快地適應生產線一線的工作要求,尤其是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調試節奏快,技術水平要求高等特點導致學生產生畏難情緒,離職率高,加大企業的培養成本。因此平時可以通過各種自動化生產線競賽讓學生提前深入了解自動化生產線企業生產環境及崗位工作特點,使學生經過深思熟慮后再進行選擇,從而能夠更好地適應相應崗位。
1.2 安全生產及自我保護能力
企業對于新員工最不放心的就是安全問題,既要防止新員工傷害別人,也要防止他們被別人傷害。因此需要結合競賽要求加大對安全防護能力的培養。一是開設專門的安全教育課程,為學生講解生產線安全生產規程、危害因素辨識、安全用電等內容;二是在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中專門設置安全教育和實訓環節,讓學生通過長期的訓練形成習慣;三是邀請企業專家為學生開展專項安全講座。
1.3 實際動手能力
目前專業改革課程設置實驗實訓課時普遍偏低,且實驗實訓內容相對落后,無法與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技術對接,導致學生參加競賽難度較大,且后期踏入工作崗位適應期較長。另外工屬具儀表的使用技能普遍欠缺,不能規范使用工屬具儀表。因此需要根據競賽要求,進一步改進實踐教學體系,加大實踐教學比例,進一步推廣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與企業合作開展實踐教學,使學生所學即所用。
1.4 溝通交流能力
自動化生產線的安裝調試需要多人合作,在新的工作環境中學生碰到困難、挫折后往往不能很好地與周圍的同事溝通交流。另外,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問題時,不能準確流暢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經常導致工作無法順利解決。在專業改革中,利用競賽平臺,讓學生在小組內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完成任務或項目的過程中承擔不同的任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互相溝通交流,逐步學會準確流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2 實現技能競賽與專業改革融合的途徑
為實現技能競賽與專業改革的融合,結合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實現兩者的融合:
2.1 人人參與
高職技能競賽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培養學生更好為企業服務,具有其普遍性,要實現人人參與。在專業改革中將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調試技能競賽知識點進行細分,融入不同課程。如PLC硬件接線及軟件編程融入西門子PLC課程,傳感器應用融入傳感器課程,氣動知識融入氣壓及液壓傳動課程等。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以電氣設備的安裝、故障排除、調試等工作任務或項目作為載體,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將所需職業知識、技能和素養融入其中,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以及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接,學生職業能力的不斷提升。在授課過程中將競賽內容作為重點著重練習,做到人人參與。另外在授課過程中按照競賽要求擴展知識點,注重通用知識講授的同時兼顧現場競賽知識點要求,如PLC控制電動機星三角啟動任務,講授經驗編程法的同時兼顧更適合競賽現場實際的置位復位編程法,通過對比教學實現人人參與競賽知識的學習,如圖1、圖2所示。
2.2 充分利用校級技能競賽平臺
要參考省級技能競賽要求,結合企業實際要求,利用學校現有實訓設備,開發適合本專業的校級技能競賽項目。校級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調試競賽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對學生綜合知識及能力的有效檢驗,通過層層選拔,有利于發掘對自動化興趣濃厚、專業動手能力強、學有余力的同學,為后續省級自動化生產線技能競賽選拔選手。
2.3 實施優中選優的集訓方式
通過系統學習及校級競賽選拔,遴選選手參加興趣小組,組成集訓隊。與兄弟院校互動合作,“請進來、走出去”,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邀請企業專家為學生開展自動生產線競賽指導,配合專業教師指導學生校內集訓、技能比賽和興趣小組,突破課堂教學的某些局限,集訓隊重點講解授課擴充知識,增加知識及技能難度,讓學生親自體驗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調試及維護,爭取取得好成績。另外在集訓中創新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學生由2到3人組成工作組,以員工的身份體會工作環境和工作過程。教師負責技術咨詢和故障處理等。學生由被動的知識學習者變為主動的知識獲取者,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和組織能力,鍛煉學生的合作、溝通能力和責任心,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能大賽是實踐的縮影,是檢驗專業改革水平的試金石,同時又引導教學的方向,要實現專業改革與技能大賽的融合,需要改革目前的教學模式,從課程標準等方面融入技能大賽的要求,同時需要改革教學方法,積極探索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改革,還需針對高職學生特點,人人參與,層層選拔,優中選優,才會在取得技能競賽成績的同時提升專業改革水平。
參考文獻:
[1]仰竹蘭.技能競賽背景下中等職業學校電工電子專業教學模式的優化研究[J].職業,2015(26).
[2]葛新旗,周虹.職業技能競賽與常規教學融合路徑探索與實踐——以會計技能競賽為例[J].高等農業教育,2014(10).
[3]技能大賽與專業教學有效融合的實踐研究[J].楊建良,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