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華
從育苗、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以及采收等方面介紹了北方洋蔥的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北方地區洋蔥種植戶提供參考。洋蔥,又名圓蔥、蔥頭,營養極為豐富,不僅含有較多的蛋白質、維生素,還含有硫、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并且有特殊的辛辣味,是良好的調味蔬菜。因含有較高的黃酮素而具有降血壓、降血脂和舒張血管的作用,近年來的研究還證明,洋蔥具有抗癌防癌的功效。目前,北方種植的主要是以黃皮洋蔥為主,屬長日照類型,生育期為150d左右。洋蔥耐寒喜濕,適應性強,耐貯運,產量高,達60t/hm2,最高可達90t/hm2以上;效益高,平均效益可達3萬元/hm2。洋蔥已在全國各地廣泛栽培,是出口創匯的重要蔬菜之一。黑龍江省地區采用春育苗、春移載、秋收獲的方式,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育苗,4月中旬至5月上旬移栽,8月中旬左右收獲。畦作,保苗株數為5.25萬株/hm2左右,株行距為10~12cm×15cm。以中性土壤、肥力較高,排灌能力較強為佳,忌重迎茬。
1.育苗
在溫室或多層覆蓋塑料大棚內進行,北方地區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開始育苗。生產田需種子3.00~3.75kg/hm2。1hm2需育苗面積525~600m2。育苗床土應選擇肥沃、透氣性良好的中性土,2年內未種過蔥、蒜、韭菜的土壤。播種前用多菌靈和福美雙的混劑進行土壤處理。播前浸種,水溫20℃浸12h,撈出后淋干,混入細土撒播,也可干籽直播。播種要均勻,播后覆過篩細壤土1cm,然后覆膜保墑增溫;出苗80%時揭去地膜。出苗后要使土保持濕潤,幼苗出2片真葉后,根據長勢和土壤肥力情況追施化肥1~2次,追肥后及時給水,以免肥料損失。栽苗前7d開始煉苗,目的是使苗適應外界環境條件,保證緩苗快,成活率高。壯苗的標準是:苗粗6~8mm、高25cm、重約4~6g、無病蟲草害、葉片不受損、苗齡50~55d。此時苗易生根,移栽后恢復直立快,不徒長。培育壯苗是保證洋蔥產量的前提條件。
2. 移栽
2.1整地
洋蔥屬淺根系作物,要選擇土地平整,排灌水方便,土壤肥沃,連續2年之內沒栽過蔥、蒜、韭菜的中性沙壤土作為本田。施優質腐熟的農家肥75t/hm2左右,二銨750kg/hm2,硫酸鉀225kg/hm2做底肥。
2.2移栽
在5月上旬,移栽田是以畦作的方式為主,畦的大小為120cm×90cm,畦的距離為30cm,然后覆蓋黑色地膜,既有利于保溫保濕,又可避免草荒。采用高畦還是低畦應根據地勢高低而定。地勢高的地區應建為低畦,地勢低的地區應建為高畦,這樣有利于保水、防旱。一般株行距為10cm×15cm,定植的深度為2~3cm,以生長點應留在地表面上為原則。移栽后及時澆水,以利于緩苗。
2.3管理
定植后20d內為緩苗期,定植30d后至結球前為發棵期,這一時期要保證水分充足,保證營養生產;否則就會影響到產量。灌溉以早晚為主,保持土壤濕潤為原則。進入結球期,對水分的要求更高,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如果水分缺乏就會引起植株早衰,造成嚴重減產,在收獲的前15d左右就要停止澆水;否則會造成貯藏期內水分含量過高,容易腐爛。在定植緩苗后,幼苗期追施尿素225kg/hm2。定植40d后洋蔥的長勢加快,進入生長期,為了保證生長的需要,追施尿素300kg/hm2,硫酸鉀1 1500kg/hm2。洋蔥進入膨大期后,施尿素375kg/hm2,硫酸鉀225kg/hm2。在整個移栽田的生長期間,為了防治病蟲的危害,每隔7~10d就要進行1次藥劑噴施。草害主要是以人工除草為主,以不傷害洋蔥的根和不形成草荒為原則。
3.苗期病蟲害防治
3.1土壤消毒 每畝苗床用45%五溴菌(含30%五氯硝基苯、15%溴菌腈)粉劑300克加細土40-50公斤拌勻,將三分之一撒施于平整好的畦面,三分之二蓋種,可減輕苗期病害。
3.2深挖排水溝 堅持深溝高畦,苗床四周開好高標準的排水溝,做到雨后床內無積水,降低床內地下水位和土壤濕度。如遇干旱天氣,可用噴壺淋噴,切忌漫灌。防治地下害蟲整地前每畝苗床用48%毒死蜱乳油150-200毫升拌細土30公斤撒施,可防治蠐螬、地老虎。播種后每畝苗床用48%毒死蜱乳油50毫升拌炒熟的麩皮或豆餅2.5公斤做成餌料,在傍晚撒施于苗床四周,可誘殺床外轉移至苗床的螻蛄和高齡地老虎。
3.3藥劑防治: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和2%寧南霉素水劑500倍液噴霧2次,既可防蚜蟲、薊馬危害,又可控制由其傳毒引起的黃矮??;1-2葉期用3.2%惡霉甲霜(含2.6%惡霉靈、0.6%甲霜靈)水劑800倍液和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猝倒病、立枯病,7天后再噴一次;初發病時用愛苗(30%苯醚甲丙環乳油)3000倍液噴霧防治炭疽病,用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灰霉病,10天后再噴一次。
(作者單位:166300黑龍江省林甸縣農業科學技術推廣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