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以試驗研究為基礎,在園地、品種選擇,栽培管理,采收與貯藏等方面配套組裝,優勢集成了一整套適合伊春地區的栽培管理技術。
藍靛果喜冷涼濕潤性氣候,抗寒力極強,在自然條件下休眠期氣溫為-41℃時亦可安全越冬。主要分布在我國吉林省長白山區、黑龍江省大、小興安嶺、東部山區,以及內蒙古、華北、西北、四川等地。此外,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及朝鮮北部等地都有分布。藍靛果在俄羅斯和日本得到了很好的開發利用,國內主要是黑龍江勃利、伊春及吉林長白山一些地區的企業利用其果汁加工果酒和飲料,產品深受歡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黑龍江勃利縣曾對在山地人工栽培藍靛果進行了初步研究,但直到近年來才開始研究農田地下的馴化栽培。本文結合多年來的試驗研究,田間調查,總結出本套適合伊春地區的栽培管理技術,旨在為將來大面積栽培優良品種提供技術參考。
一、園地選擇
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疏松、濕潤,排水條件良好,土壤pH值4.5~7.5,有機質豐富,避免受風害的地塊。農田地應選擇有動力能源和水源的平地,也可選擇坡度在15度以下的林間空地和林緣地。
二、品種選擇
應選擇經區域試驗示范驗證的知識產權清晰、種性清楚、來源可靠的優良品種,且單果重大、單株產量高、不二次開花、不易落果、風味佳、抗逆性強的品種。還應注意早中晚熟品種搭配。目前,適合寒地栽培的主要品種有:L4、藍色甜點心、中科藍果2號;搭配品種有:蓓蕾、夢之藍、X-11、中科藍果1號。
三、苗木栽植
應選擇無性繁殖的優質苗木,根系發達,枝條粗壯,芽眼飽滿,生長勢強,無機械損傷。
可在春秋兩季進行定植,以秋栽為好。春季一般在4月下旬,秋季10月中旬。農田地栽培前畝施農家肥2000kg,整平耙細。可平地栽植,地勢相對低洼的地塊,也可起畦栽植。行距2m,株距1.2~1.5m。
藍靛果栽培必須配置授粉樹,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比例為8:1,栽植品種數量3個以上為好。
四、田間管理
1、土壤管理
在整個生長發育期,要有效防控雜草,控草方式可人工除草,也可覆蓋園藝地布。年生育期內要結合施肥中耕2次,分別于春秋兩季進行。
2、肥水管理
定植第二年秋季10月上旬施基肥,采用放射狀施肥。以樹盤二分之一處為起點,挖5條放射溝,寬5cm、深度15cm,里淺外深,每株施農家肥3~5kg,混入0.1kg二銨,以后2~3年施一次即可。
灌水方式可采用噴灌或滴灌。根據具體情況,在缺水時及時進行澆灌,促進樹木正常生長發育。雨季要及時排水抗澇。
林緣地或林間空地栽培的,在不能澆水的條件下,可采用0.01mm地膜覆蓋樹盤或結合中耕除草,進行樹盤蓋草,蓋草厚度10~15cm,以利于保水保墑,雨季雜草腐爛后還田。
3、修剪塑形
定植當年,距地面10cm左右平茬。第2年春季,選留3~4個基生枝,其他枝條貼根部剪除,使其形成速生干條。適時調整枝條密度及布局。見花即摘除。當年形成60~100cm主枝,基本完成高度塑造。第3年春季,進行高度定型修剪,主枝從里到外,高度從50cm到150cm進行橢圓形修剪保證植株冠形。合理布局植株主干條,培養側枝,調整枝條密度,完成樹形主體塑造。樹叢形成5年后加大修剪量,早春疏除折斷枝、枯死枝、重疊和弱枝、樹叢中心大枝。
五、采收與貯藏
當果實表面由青綠色轉變成藍色時開始采收,分批采收,1~2d采收1次。應避開早晚露水和雨天采收。采摘時應輕摘、輕拿、輕放。采收的果實要及時進行預冷貯存,以保證果品質量。常溫條件下果實可貯存7d。貯藏溫度0℃~1℃,可保存15d以上。
(作者單位:153000黑龍江省伊春市農業技術研究推廣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