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飛
紅小豆素有雜糧中的紅珍珠之美譽,其營養(yǎng)豐富,保健功效顯著,既是調劑城鄉(xiāng)居民生活的營養(yǎng)品,又是食品、飲料加工的重要原料。
1、基地選擇
基地需要空氣清潔,3km內無污染源,大氣質量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大氣質量標準;灌溉水清潔無污染,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水質標準;土壤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土壤質量標準。
2、合理輪作倒茬
紅小豆屬于豆科作物,易感染大豆孢囊線蟲病,我省大部分地區(qū)都屬于孢囊線蟲病(火龍秧子)重發(fā)區(qū),忌重迎茬,必須與非豆科作物實行三年以上的輪作,一般情況下,紅小豆重茬減產15-30%,迎茬減產20-35%,主要原因是重迎茬導致病蟲害容易發(fā)生,還有營養(yǎng)的過度消耗。
3、精細整地
紅小豆是雙子葉作物,真葉拱土能力弱,要求精細整地,紅小豆不耐澇,應選擇平、崗地,較肥沃的土壤為好。可采用春、秋兩種整地方式,秋季宜耕期短,要抓緊時間在封凍前結束,秋翻地可在20cm左右,春耕不宜過深,一般15cm為宜。還有一種是淺耕深松,能避免把生土翻上來,打破犁底層,有利于紅小豆的生長發(fā)育和提高產量。
4、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經濟有效的施肥量,既可滿足植株對養(yǎng)分的需求,又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合理的氮磷比使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協(xié)調發(fā)展,使植株既莖葉繁茂,又花多粒多產量高。鉀肥和多元微肥,使植物生長健壯,增強抗逆性,增強光合效率,子粒大、成熟早,可提高產量10%以上。以種肥為主,葉面追肥為輔。一般地力上種植,每畝施氮、磷、鉀各15%的復合肥15kg或每畝施磷酸二銨10~12kg、尿素5kg加硫酸鉀5kg。
5、選用良種
要選用抗逆性強、高產、優(yōu)質、籽粒表面光滑、色澤鮮艷的優(yōu)良品種。紅小豆的品種珍珠紅、建紅3號等都是適合當?shù)胤N植的品種。種子質量要求要達到種子質量分級標準二級以上,即純度不低于98%,凈度不低于97%,發(fā)芽率不低于90%。
6、播種
6.1種子處理
采用人工、機械進行風選、篩選,去除病粒、雜質、草籽、秕粒,保留完整粒,使待播的紅小豆種子大小均勻一致,為苗齊苗壯奠定基礎。播種時可用根瘤菌粉劑每畝50~75g拌種,將根瘤菌粉劑先用細土或草木灰拌勻,再拌入種子,并立即播種。
6.2播期確定
紅小豆是喜溫作物,5cm地溫穩(wěn)定超過12℃種子才能正常發(fā)芽,我縣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初播種為宜。適時播種有利于全苗、壯苗、多花多莢,適期成熟和提高產量和品質。播期過早,地溫低,出苗慢,不利于全苗,雜草多,易感病霉爛。過晚則貪青晚熟,營養(yǎng)生長期短,花莢減少,百粒重降低。一般在耕層地溫穩(wěn)定在10-14℃,土壤含水量達到20%播種為宜。此外,要求同一塊地一天內播完,以保證成熟期一致。
6.3機械播種
播種前,做好播種量的調試,使計劃理論播種量與實際下種粒數(shù)相吻合。秋起壟地塊可以采用起壟穴播,或采用壟上機械雙條精量點播,雙行間距8—12厘米。春整地不宜采用邊起壟邊播種一次完成的方法,這種作業(yè)方式不易控制播深,易造成深淺不一,出苗不齊不全。播種后及時鎮(zhèn)壓保墑。
7、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協(xié)調植株個體與群體間的矛盾,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而獲得紅小豆豐產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紅小豆單位面積產量的高低,取決于單位面積上的株數(shù),單株莢數(shù),粒數(shù)和粒重,只有在合理密度下,才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協(xié)調個體與群體間的矛盾使之群體生產性能得到最大發(fā)揮從而提高產量。
7.1凡是土壤肥力較差情況下,種植密度大些, 隨土壤肥力升高,種植密度適當減小。
7. 2地勢高,氣溫低,紅小豆生長矮小,密度應大些;水分充足宜稀植,干旱宜密植。
7. 3與高桿作物套種,光照條件差,密度宜稀些,與矮桿作物間作,密度應大些,早播的應比晚播的稀些。
8、 田間管理
8.1 中耕除草
紅小豆是喜溫作物,由于春季氣溫低,幼苗生長緩慢。出苗后要及時中耕鋤草、鏟趟、松土,提高地溫保墑,促根系發(fā)育,加速幼苗健壯生長。紅小豆苗出齊后,應立即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在紅小豆播種后,出苗前,如果雜草基數(shù)過大,公頃用12.5%拿捕凈1250—1500毫升 和25%虎威1000—1500毫升混合液噴霧,可殺滅田間的各類雜草,但必須嚴格掌握,此配方豆苗直勃出土后就會產生藥害,如果不加虎威就可安全,但只能殺禾本科雜草,對雙子葉雜草無效,因此應靈活運用。雜草基數(shù)少的地塊可不進行封閉滅草。
8.2噴施微肥
紅小豆中后期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可顯著增加粒重,籽粒色澤好,提高商品質量,達到增產增收的效果;對大面積心葉發(fā)黃,缺鐵地塊可用400倍宜鐵靈防治;開花結莢期噴施鉬酸銨,硫酸鋅等微量元素也有增產效果。微肥的應用可與中后期防治病蟲害同時進行。最后一次葉面肥必須在收獲前20d噴施。
9、病蟲害防治
紅小豆常見病害有立枯病、病毒病、白粉病、銹病、害蟲有蚜蟲等。立枯病可用50%多菌靈以種子量的0.5%~1.0%拌種;病毒病用20%農用鏈霉素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和銹病用25%粉銹寧2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多發(fā)生在苗期和花期,結莢期溫度過高也可能發(fā)生,發(fā)現(xiàn)蚜蟲可用40%氧化樂果2000~3000倍液在無風天進行噴霧防治,最佳噴霧時間為上午9~11時或下午2~4時。
10、及時收獲
紅小豆的收獲以霜前為宜,否則一經霜凍,不能正常歸圓,影響質量和產量,一般在9月中旬到下旬收獲。
(作者單位:151700黑龍江省明水縣技術推廣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