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偉
一、整地
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協調土壤中水、肥、氣、熱肥力因素,為馬鈴薯根系和匍匐莖、塊莖的生長提供舒適的生長環境。馬鈴薯塊莖播種后產生的根系為須根系,穿透能力較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長發育,有強大的根系,可以增強吸收土壤中水分、養分的能力,源源不斷輸入地上部分,使植株生長健壯,光合能力增強,光合產物增多,為高產提供物質基礎。因此,深耕是馬鈴薯高產的基礎。
二、施足底肥
馬鈴薯在生長期中形成大量的莖葉和塊莖,需要的肥料中以鉀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施足底肥對馬鈴薯增產起著重要的作用。馬鈴薯的底肥可用腐熟的堆廄肥和人畜糞等農家肥,配合磷、鉀肥。一般要獲得2500公斤的產量,畝施農家肥要3000-40000公斤,過磷酸鈣15-25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底肥應結合作畦或挖穴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層中,以利于植株吸收和疏松結薯層。
三、品種選擇及處理
1. 品種選擇
馬鈴薯產量與品質與種薯質量有很大關系,在同樣條件下品種不同或同一種不同種薯質量和產量也不同。優良品種比普通品種增產10%-15%,健康種薯比退化種薯增產20%-80%,退化嚴重時幾乎絕收,所以用優良品種和健康種薯是提高產量的有效措施。
2.種薯處理
2.1馬鈴薯播前實行困種催芽可促進提早出苗,充分利用生育期獲得高產。困種方法是在播前15—20天,將種薯出窖,在室內堆積,堆不宜太大,堆溫保持在15℃,這樣播種時即可使馬鈴薯通過休眠,塊莖上的芽萌發,催芽方法是播前30—45天,把種薯出窖后放在向陽背風的地方,鋪成大約2—3個薯的厚度,使之在陽光照射發芽。發芽過程中,早熟需要覆蓋保溫以免凍傷。當塊莖發綠,芽長到1厘米長時,進行切塊播種,催芽溫度控制在15℃左右,最高不得超過18℃。
2.2 切塊:播種前切塊,一般要求單塊重量半兩左右。小個種薯豎切,每個切塊都帶上頂部壯芽;大個種薯切塊時,尾部芽由于其發苗后生長勢弱產量低一般淘汰不用,然后按芽眼順序向頂部切塊,最后將頂部一分為二;切到壞薯要嚴格淘汰,并用75%的酒精消毒刀面,否則會造成病害的傳播。種薯切完后盡快播種不要堆放(注意:經驗不足者切塊催芽謹慎使用,以避免可能會因溫濕度不勻而造成爛薯)。
四、播期
4.1 播種時間:當10厘米土層溫度穩定地通過7-10℃時,即進入適宜播種期。
4.2 播種方法:人工播種,采用大壟距機械開溝施肥、點種,溝深10-15厘米,薯塊保持在地平面或稍下方,做到種、肥分開;種肥位置保持在種薯稍下方2-5厘米,覆土厚度10厘米左右,播后及時鎮壓。機械播種,主要適宜大面積種植,方法是機械施肥播種一次成壟。
4.3 播種密度:壟距80-90厘米,株距18-23厘米,畝保苗4500-4800株。
4 田間管理
4.1中耕培土。馬鈴薯在土壤中的結薯層主要分布在10-15cm的土層內。因此,土壤疏松、通氣良好,才有利于根系生長、匍匐莖的伸長與塊莖膨大。出苗后,查苗補種,及時清除雜草。苗期結合除草培土一次,現蕾初花期進行第二次培土,第三次在封壟前,盡量做到壟寬、壟高全部到位。一般壟高20~30cm,以利于多結薯、結大薯。
4.2追肥。幼苗出土后,需肥逐漸增多,可追施芽苗肥,促使幼苗生長迅速而整齊,莖葉盡快形成較大的光合面積。擴大有機養料的制造和累積。一般塊莖膨大期追施尿素8~10kg/667m2,分兩次追施效果更好。生長后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200g/667m2,一般噴施2次,間隔期7~10d。
4.3合理灌水。塊莖形成前,植株對水分需求相對較少,約占一生中需水總量的確15%,這一階段是匍匐莖形成的重要時期,仍應保持充足的水分供應。塊莖形成期氣溫日漸升高,莖葉生長迅速,根系日益深廣,此時需水量為全生育期總需水量的50%,這個時期如遇高溫干旱,要及時灌水,一則滿足植株的需水,二則可以降低土溫,有利于塊莖的膨大,三則可以減少種薯因毒引起的退化。淀粉積累期一般不需要太多水分,否同盟會 導致塊莖腐爛和不耐貯藏,此時需水量占總需水量的10%。
4.4打花及疏枝:馬鈴薯的分枝性較強,若栽植過密或氮肥過多,生長過旺和密度過大,會影響地下部分發育,應及時進行疏枝,去除病枝、弱枝,增強通風透光,減少病害。在花蕾形成期,及時摘除花蕾,避免養分消耗,促進養分集中供應塊莖,增強產量。
5. 化學除草
5.1 耙撈土表。出苗前可用木頭滾子耙撈1~2遍,既能除草又有利于出苗。
5.2 化學除草。每公頃用48%廣滅靈乳油0.75升+90%乙草胺乳油1.2~1.5升,或用70%賽克津可濕性粉劑0.7~1.0公斤+72%都爾1.7~2.0升,對水600公斤均勻噴霧。
6.防治病蟲害:為害馬鈴薯較重的病蟲害主要有晚疫病、病毒病、塊莖蛾和蚜蟲,要采取預防為主的方針,積極進行綜合防治,如選用抗病品種、合理用藥防治等。移栽后20天左右,畝用尿素15~20公斤對清糞水淋施;在蕾苔期,畝施尿素10~15公斤,氯化鉀5-10公斤。用移栽器打孔穴施;在初花期和盛花期,每畝各用0.5-1公斤尿素、0.15~0.2公斤磷酸二氫鉀、0.15-0.2公斤硼砂對水45-6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
病蟲害防治措施:苗期前(開盤前)應重點防治蚜蟲、菜青蟲、潛葉蠅、霜霉病,蕾薹期應重點防治霜霉病,初花期重點防治菌核病,結莢期注意防治蚜蟲。用藥時.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
(作者單位:150000黑龍江大地豐收農業科技開發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