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選浦
大豆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豆制品廣受大眾歡迎,隨著國民物質需求量的不斷劇增,農業經濟對于大豆的生產質量要求也在不斷變高,傳統的大豆種植技術已無法滿足當前人們的消費需要。因此,種植者應加強技術的引進,結合當地的環境與種植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種植技術與方法,從而提高大豆的產量。
一、 大豆種植現狀
(一) 種植情況
我國是大豆的原產國,是最先掌握大豆種植技術的國家,其后該技術傳入朝鮮、日本等國。我國種植大豆的歷史悠久,技術早已成熟,大豆的種植區域已遍布全國。
我國大豆種植區主要集中于東北松遼一帶,其大豆產量占據全國總產量的40%,播種時間分布在4月底至5月初,成長期為5個月,9月進入收獲期。第二位是黃淮平原,大豆產量占據全國總量的38%,其中河南地區的大豆播種期較晚,通常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才完成播種,但由于受到土壤及降雨的影響,轉熟時間短,通常于6月中旬即可收獲。
(二) 問題分析
由于大豆的產量供不應求,導致種植者發現商機,許多人開始探索研究大豆種植的技術,期盼能夠提升大豆的產量,然而,由于太過注重經濟效益,導致大豆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當前大豆種植常常受到病蟲害侵襲,且由于大豆對于環境的要求不高,因此長期處于粗放式管理,種植者只加快種植頻率而忽略了大豆質量,導致大豆產量不高,質量不好。因此,必須因地制宜,挑選質量優渥的種子進行種植,大力推廣新型種植技術,結合地域條件、氣候特點等,實現科學種植,提高大豆質量與產量。
二、 大豆種植技術
(一) 壟上精量雙行播種
此方法源自用于黑龍江,是通過壟上精量雙行播種器進行的,傳統的播種方法需要依靠人力推土及測量距離,耗時耗力,且無法保證種植的發芽率,此技術的投入省去了人力,通過機器擺種大大提升了種子的發芽率,保證了大豆的產量及質量。近年來,該技術被廣泛的應用于大豆種植中,并根據地域差異不斷的進行革新。
(二) 等距離穴播種植法
此技術通常應用于大面積的大豆種植區,因穴播種植法會刻意放大穴與穴間的距離,以拖延封行期,從而使成苗能夠獲取充足的光照與通風,若利用與小型種植區,對土地的利用率變低,從而導致減產。
(三) 波浪冠層種植法
此方法是指通過人力加工,使冠層呈現出波浪狀,從而拓展出大量的空間,使植物能夠吸收大量的光線,加強通風,從而促進大豆完成光合作用,保存大量的營養成分。此外,該技術還能在大豆生長后期提供光照與通風,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從而避免植株根部因光照不足及通風不暢而造成腐爛,影響到大豆的產量。
(四)45cm雙條密植種植法
在介紹此技術之前,必須要提到另外一種技術,即壟三種植技術,壟三種植技術是指在使用壟作技術種植大豆時,融入三種機械化技術,包括壟體與壟溝的定時翻耕、壟上雙條精確播種和底部深層施肥。而45cm雙條種植法就是建立在壟三種植技術基礎上的一種密植法。將行距從最初的65-70cm縮短至45cm,并雙條密植。兩類植株的平均高度需要一定的差異,并追施不同的肥料,最后采用三碘苯甲酸進行化控。
三、大豆種植技術的實際運用
(一) 選種技術
在進行大豆種植前,應認真做好選種工作。選種時,應結合種植地區的氣候、土壤條件選擇合適的品種,且要適當的考慮該地的機械化與生產水平,詳細的掌握大豆的生長條件,從而選出最優良的品種。此外,由于大豆對光熱十分敏感,因此,在光熱充足的地區,盡量避免使用新型品種,以防止因環境不宜而造成的減產。
選定大豆品種后,還需要進行精選,種植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在生長過程中的狀態,飽滿的種子抵御病蟲害的能力強,且會使實際的產量提高20%,因此,在大豆選種過程中,一定要重視精選,確保種子質量,以提高作物產量。
(二) 土地管理技術
大豆種植的地理位置應便于灌溉及排水;杜絕使用剛剛種植過大豆的土壤,最好選擇種過玉米、高粱、小麥的土壤;秋天勤翻地,確保土地盡快熱化,追加有機肥料,保證土壤的養分含量充足。
大豆屬于直根系作物,因此,一定要保證土壤的上虛下實,在耕作過程中,勤翻整土壤,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嚴格清理雜草,以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率,維持土壤的蓄水量,以及熟化程度,從而確保植株能夠汲取到大量的養分,促進生長。此外,應結合當地的地形地勢及氣候特征,制定針對性的土地耕作計劃,從而將土壤優勢發揮到最大。
(三) 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病蟲害是大豆減產的首要原因,因此,一旦發現植株發病,必須針對其癥狀,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治。例如,常見的大豆病蟲害有褐斑病、根腐病、菌核病、蚜蟲、食心蟲等,當遇到這些病癥時,種植者可噴灑2.5%敵殺死300-600mL/hm2或甲基托布津900-1500g/hm2等進行防治。
定期的拔除田間的雜草,以防止病蟲害的侵蝕及擴散。特別是當大豆的生長進入第五周時,對于陽光、水分等的要求變高,一旦田間出現雜草,不但會減少大豆的光照面積,還會分搶土壤的養分,導致大豆成長緩慢。
綜上所述,在大豆的種植過程中,適當的運用科學技術是十分關鍵的,不僅能夠規范作物的生長,還會提高大豆的質量及產量。因此,種植者必須加強對大豆種植技術的掌握,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采用人機結合的方法,做好大豆質量管理,處理好病蟲害等,從而促進大豆的健康生長。
(作者單位:471324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葛寨鄉政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