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波
黃瓜霜霉是黃瓜栽培中發生最為普遍的病害之一,條件適宜時,流行極為迅速。黃瓜霜霉病從苗期到成株期均可發病。子葉染病,初期葉面癥狀不明顯,濕度大時,葉背面可見水浸狀斑。病斑沿葉脈擴展,然后葉面均勻黃化,濕度大時葉背面可見黑色霉層,為病菌孢囊梗及孢子囊。真葉染病,初期葉背有水浸狀病斑,病斑被葉脈分隔,呈多角形病斑,后病部黃化,濕度大時病部葉背面有黑褐色霉層。黃瓜霜霉病在同一植株從下至上發病,新葉很少感病。
1.防病、抗病
1.1施肥時要注意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一般1000千克/畝,速效肥最好隨澆水進行,且注意N、P、K的合理搭配,避免偏施N肥。澆水最好采用滴灌或膜下灌,前者具有節水,不易增加棚內濕度的優點。后者地膜不但能提高地溫,而且可以減少土壤水分散失,降低溫室內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要盡量避免明溝澆水,陰天、雨天嚴謹澆水。澆水最好在晴天早上進行,灌水后要立即關棚室提溫,使棚室內溫度上升到32℃左右,維持1小時,然后放風排濕,經過3~4小時后,若棚室內溫度低于25℃,再重關棚室提溫一次,效果優佳。
1.2嫁接防病即可采用云南黑籽南瓜作砧木,以優質黃瓜品種作接穗,采用生長點直插法等嫁接方法,進行嫁接。嫁接黃瓜具有抗病、增產和耐低溫作用,抗病上除抗黃瓜霜霉病,也能兼防其病害。在不受害條件下,嫁接黃瓜和不嫁接黃瓜相比,總產量可增加40%~90%。
1.3苗床增施CO2,對形成壯苗,縮短苗齡有明顯作用,定植緩苗后施用CO2,對形成健壯的同化吸收器管有利,增施CO2一般增產10%~20%,也能增強黃瓜對霜霉病等病害的抵抗能力。具體方法:可于早春、秋后增施CO2,可用鹽酸與生石灰反應,可產生CaCl2、CO2和H2O的原理生產CO2。一般若每畝溫室內CO2濃度達到1050PPm時,需鹽酸(濃)8.020千克,碳酸鈣(96%)4.536千克,鹽酸按1∶1加水稀釋,按五個容器均勻分裝,再將稱好的生石灰破碎后農業論文,均分五份,分別放入盛鹽酸的容器中,吊掛距離地面1.5米。
1.4適時控制溫、濕度
該法是對保護地黃瓜霜霉病進行生態防治的手段,即通過控制棚內溫度和濕度,創造一個不利病菌繁殖和侵染而卻能保證黃瓜正常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以達到抑制黃瓜霜霉病的效果,具體方法為:早晨先放風排濕1小時左右,然后閉棚室提溫。到上午將溫度提高到28~32℃,這樣不但有利于黃瓜的同化作用,而且還抑制了霜霉病的發生。但不宜超過35℃,超過則及時放風降溫。下午放風,溫度降到20~25℃,濕度降到60%~70%,這樣雖然溫度適于病菌生長,但低濕嚴格控制著霜霉病菌的生長發育。
2.高溫悶棚
若發病迅猛,藥劑防治效果差,可采用此法。一般可選擇晴天上午,關閉棚室升溫,使棚室內黃瓜生長點附近的溫度高到44~46℃之間。此后每隔15分鐘觀察一次,超過46℃要放風降溫,低于44℃要封嚴棚室升溫,使溫室溫度在44~46℃之間保持2小時,悶棚室前若配合施藥,殺菌效果優佳。若為害嚴重可隔4~5天再處理一次。但要注意悶棚前一天要澆一次水,增加棚室內濕度,否則,易傷黃瓜生長點。
3.粉塵法用藥
可用5%百菌清粉塵劑或5%加瑞農粉塵劑進行粉塵法防治,此施藥方法有成本低,操作簡單,工效高,節省水,防效好,不增加棚室內濕度,且還可以加少量微肥,達到治病、健株,防衰的效果。其具體方法是:發病前每畝棚室內用藥1000克,用豐收5型或豐收10型噴粉器在早晨或傍晚噴粉,豐收5型噴粉器每分鐘搖不低于35轉,10型搖不低于50轉,從棚室盡頭開始,平舉噴粉管,向棚室門退行,5分鐘左右可噴完,噴粉閉室1小時后可放風農業論文,若晚上噴粉,可第二天早晨打開棚室放風,一般用藥7天一次,連續4~6次。
4.藥劑防治
不論在幼苗期或成株期,一但出現病葉后,就抓緊時間施藥,及時控制病情的發展,以減少損失。一般可選用52.5%抑快凈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或60%氟嗎,錳鋅WP700倍,70%錳鋅,乙鋁WP500倍液,72.2%普力克AS800倍液、72%a錳鋅、霜脲WP600~700倍液等,每畝噴藥液60~70升,隔7~10天1次,連續2~3次,也可視病情發展,確定施藥次數。另外,有病則治,無病則防,預防保護時,可選用75%百菌清WP600倍液,對植株上、下部葉片正反面全部用藥,或半量式波爾多液,伸蔓期以前可用240~300倍液,結瓜期后可用200~240倍液,進行噴霧保護。
(作者單位:166300黑龍江省林甸縣林甸鎮農業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