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農產品是國民生產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較高的環境下,其安全性備受關注。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在農業生產中,為追求產量種植戶往往會加大農藥及化肥的投入量,或使用劇毒高毒的農藥來防治病蟲害,是農藥殘留成分超標的主要原因。人們在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農產品,輕則影響身體健康,重則出現中毒現象。所以,對農產品農藥殘留進行檢測是關系到人民生命安全、社會穩定的重要工作。本文筆者對實際工作的技術操作要點進行總結,以期為提高農產品安全,保證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提供參考。
1農產品農藥殘留的原因
在農藥生產過程中部分農藥的生產廠家,為提高農藥藥效,加入高毒高殘留的成分,導致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在農業生產中,由于種植戶對減少農藥投入量保證農產品安全的意識薄弱,一味追求產量,忽視了農藥使用時的標準計量,造成農作物農藥殘留超標。還有一些種植戶為減少農產品倉儲時發生蟲蛀現象,向進入儲藏期的農產品噴施農藥,使農藥直接附著在作物表面。
2農產品農藥殘留的危害
農產品農藥殘留是指使用農藥后,農藥內含有的具有毒性的物質或反應物及轉化物殘留在農產品上的現象。在科技發展迅速的今天,我國在農業生產中已經從傳統的種植模式轉變成現代化、集約化的種植模式。由于種植模式的改變,在病蟲害防治方面農藥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源被廣泛使用。合理科學的使用農藥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幾率,然而操作規程使用不當或過量噴施都會使農藥殘留在農作物表面或內部。當然人們食用了農藥超標的農產品后,輕度會表現出頭暈、乏力、惡心的亞健康狀態。重則會出現中毒現象,主要表現出全身抽搐、昏厥、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另外,在極少量攝入時,人們往往沒有明顯的體征反應出現。但久而久之,有毒物質在身體內日漸積存,就會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據相關的研究數據表明,農藥在人體內積存也是癌癥發生的因素之一。
3現代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要點
近年來國家加強了對農產品安全方面的監管力度,《食品安全法》對農藥使用也有了更嚴格的規定,對農藥殘留的限量制定了新的標準,在檢測農產品農藥殘留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方面也加大了扶持力度,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推動下,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方法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使我國的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使用成效顯著。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技術及氣質聯用檢測儀都可以高精度的測出農藥殘留量,這些方法對樣品前期處理的要求較高,而且耗資大,檢測周期相對較長,不能及時提供檢測結果。比較經濟實用、快速的檢測技術有酶抑制法和免疫分析法。以上方法都有其優缺點,在對農產品進行農藥殘留檢測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測手段。
3.1氣相色譜法
色譜技術是根據分析物質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分配系數的不同而進行分離的,將分析物質的濃度轉換成易被測量的電信號,并用記錄儀進行記錄。氣相色譜是一種新型儀器方法,是采用氣體為流動相的色譜方法,主要的流動相是惰性氣體,主要是通過提取——純化——濃縮有機磷農藥后,將其注入氣相色譜柱,等溫度升高氣化后,不同有機磷農藥在固定相中分離,在經由各個檢測器來掃繪出氣相色譜圖,通過保留時間和標準曲線的不同來定量,不但具有操作簡便、準確性高、靈敏度高等優點,而且可以一次性測定多種成分的柱色譜分離技術。
3.2高效液相色譜法
這種方法具有分離效能好、檢測速度快及重現性好等特點,與GC相比,適用于高沸點化合物、熱分解化合物和水溶性化合物的分析檢測。HPLC分析農藥一般采用C18或C8的填充柱,以甲醇、乙腈等水溶性有機溶劑作流動相的反相色譜,選擇紫外吸收(UVD)或二極管矩陣檢測器
3.3酶抑制法
在運用酶抑制法時,可以不用對樣本進行處理,檢測時間較短。而且這種方法可以同時檢測農產品樣品中的多種農藥殘留。酶抑制法的檢測原理是根據被測樣品中酶的活性的變化,提取樣品中的酶,加入待測溶液中,根據酶的不同活性,用分光光度計測量吸光值大小,計算農藥殘留的高低。所以此法是一種簡便、靈敏、經濟、快速的檢測方法。
3.4 免疫分析法
是以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為基礎。農藥免疫分析法不但具有與常規分析法相當或更高的靈敏度,而且無需使用昂貴儀器設備,方法簡便快速,在農藥殘留的快速篩選和定量檢測以及現場和快速檢測方面已顯示獨特的優點。
4農藥殘留檢測分析技術的展望
近年來,隨著農藥新產品的不斷研發,其成分、化學結構、毒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農藥市場上,劇毒、高毒性、高殘留的農藥已經被淘汰,替代其的是低毒、高效、低殘留的農藥品種。農藥品種的更新和優化很大程度減少了農產品上農藥的殘留量,這無疑給農藥殘留檢測工作加大了難度。上文中提到的檢測方法,雖然都已經成熟,但仍各自存在缺點。所以在研發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和檢測器械時,要遵循快速、簡便、檢測精度高的原則。以便使檢測工作可以迎合社會的進步過程中對食品安全品質的更高要求。
(作者單位:017000內蒙古東勝區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