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輝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均生活水平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在關注自己生活質量的同時,更加關注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大自然。在以往的生產生活當中,為了促進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對林業資源破壞嚴重。近年來,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相繼出臺,各地區都開展了植樹造林工作。此項工作有利于恢復生態環境、治理水土流失現象帶來的影響。文中作者以林業資源現狀為出發點,針對植樹造林的禁書與養護對策進行探討,以期為提高植樹造林質量及成效提供參考。
1淺析林業資源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對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推進,我國的林業產業發展迅速,已經從原來的質量及數量的惡化期逐漸過渡到森林儲備面積的增長期,無論是林木質量還是林業分布數量都已走出了低谷。但是在加入國際世貿組織后,相較于國際的整體林業資源比例,我國的林產工業仍處于比例失衡的狀態。森林資源匱乏,林業結構不合理,分布不均勻,供應不足而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是我國林業產業的突出問題。通過這些存在的問題,可以映射出我國林業產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還有待提升, 尤其植樹造林生產技術的創新問題,是解決當前別產品供不應求,資源匱乏的主要措施。豐富的森林資源可以改善生態環境,并供應人們生活所需的林木產品。而我國的人口基數較大,目前的林業資源總量,很難滿足我國人均林業資源的需求。優質林木產品的短缺,很大程度上使我國的林產工業在世界林木產品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制約了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
2植樹造林技術
在新時期林業工作發展中,創新式的植樹造林技術是有效緩解當前林業資源匱乏現狀的最佳途徑,也是我國發展林業產業工作重要環節之一。從對各地植樹造林技術的使用情況分析,當前在我國較為普遍使用的植樹造林技術方法有播種法植樹造林技術、分蘗法植造林技術、植苗造林方法及營造混交林,因地選擇樹種的造林方法。以上方法可以根據,各地不同的地理環境及植被種類的不同進行不同類別及應用需求的選擇。這樣不但可以滿足當地對樹種需求量的要求,還可以保證在營造生態環境的同時保障造林工作的品質。
2.1播種法植樹造林技術
這項技術就是將種子直接播種的造林方式。特點就是可以節省繁瑣的育苗工作的時間及給林業產業帶來的壓力,而且施工便捷,節省土地面積,被廣泛應用在植樹造林工作中。然而此項技術對種子的生長環境、條件有一定要求,在實施此項工作前,必須對施工林地進行勘測,以確保造林地的條件符合樹種要求。播種造林法雖然前期播種工作簡單易行,但在播種后,對幼林的撫育管理工作比較繁雜。這種造林方法比較適合于環境因素優質,地處偏遠的地區。
2.2分蘗法植樹造林技術
此項技術是一種樹木無性繁殖方法,取樹木的樹根、枝干等部分作為基礎材料進行扦插、斷植培育,以達到林木繁衍的目的。這種造林技術與播種法造林技術的這樣可以節省育苗時間可以育苗費用。分蘗式植樹造林技術比較適用于繁殖能力強且成活率高的樹種,如柳樹、松樹、楊樹和竹類。這種造林技術簡單易行,但對立地造林條件以及母本的品性要求較高,在選擇扦插材料以前要對這些因素進行考量。
2.3植苗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主要是以培育好的存有較為完整根系的幼期苗木進行造林,在實際生產工作中被廣泛應用。這種技術方法對植樹立地條件要求不高,不限制樹種、地況,且適應不同的環境和地形,但是在栽種樹苗時要注意保護幼苗的根系保護和植苗后期的養護。但是植苗造林在育苗時投入較多,因為育苗期,幼苗易受病,存活率低,不但浪費時間還存在一定的經濟壓力。
2.4營造混交林
營造混交林的造林方法主要被廣泛用于東北三省范圍內,之所以在植樹造林技術中將混交林單獨列出 , 這是由于傳統的植樹造林過程中純林的危害嚴重 , 應該在植樹造林過程中從生態和植物的多樣性及穩定林型結構出發, 營造出更多的多林種混交林, 以此來確保植樹造林的效果與林業資源綜合發展的效益。
3林業資源的養護方法
3.1加強林業基地的建設,提高資源的可利用率
就目前的現狀,建議林業部門轉變關于林業建設的觀念和經營思想,加強對天然林的保護,將種植栽培技術進行更新從而提高林業資源的可利用率 , 拓展林業產業可以經營品種, 提高在林業市場上的競爭性。轉變人才培養方式, 將培育重點從木材生產和加工型人才向具有多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復合型人才轉變。加大理論及科技的應用, 科學養護林地, 提高林地效率。
3.2封山育林,保護林業基礎性開發
封山育林是對植樹造林最有效的方法,以封山育林為養護手段對幼林進行保護, 使天然林業資源和植樹造林林木得到共同發展, 形成相輔相成的促進作用, 在實現植樹造林目標的基礎上 , 加速森林資源的蓄積與發展。
3.3注重幼林的撫育
植樹造林要重視對幼林的管理和培育,要想達到預期的目標就必須注重對幼林的培育,應用各種措施和技術控制好水、空氣、光線等各種重要因素,同時對幼林要進行及時施肥、和除草,讓幼林在最適宜的環境下迅速成長。
(作者單位:162650內蒙古扎蘭屯市林業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