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華
農產品是我國食品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們對物質生活要求的提高,國家越來越重視綠色農業的發展,健康安全的農產品越來越受歡迎。對農產品進行質量檢測可以保證其食用安全性,是滿足人們對綠色食品的要求,也是提高農產品品質,增加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主要措施。
1分析農產品質量檢測能力的現狀
1.1設備陳舊、技術老套,不能滿足現階段檢測要求
目前我國農產品生產產業發展迅速,相關的農業生產資源不斷更新,而我國部分地區的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的技術方法與結構功能,還不能適應我國農業產業的發展。農產品的食用安全性關系到我們的健康,在對農產品進行檢測時,對檢測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這就是需要政府加大對檢測機構的扶持,更新先進的設備儀器,將學習最新的農產品質量檢測技術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更新優化農產品質量檢測設備,可以保證農產品使用安全。我國大部分地區在設備和技術上維持在多年前的水平,普遍存在檢驗設備陳舊落后,配套設施不完善,實驗環境不合格等現象,這些嚴重影響了我國農產品檢測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1.2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缺乏重視
因為農民自身認識的局限性,加上國家政府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方面所做的宣傳教育力度不夠,致使我國人民與和相關部門不太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農民們最關心的是如何擴大農產品的收成,從而增加農產品產量、提高自身收入,對于農產品的質量問題并不關心。更嚴重的是有些農產品生產商無視道德底線,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無視人們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做出嚴重危害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的行為,例如市面上已經曝光的注水豬肉、飼料中添加瘦肉精等,這些行為對于人民群眾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造成了威脅,同時嚴重損害了國家形象。
1.3缺乏健全的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
現階段,雖然我國政府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提高了重視,但是農產品檢測機構無論在數量上和質量上以及農產品行業的發展需求仍然存在著差距。在我國,農產品檢驗檢測機構在區域分布上呈現不平衡性,在東部沿海以及其他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農產品的檢驗檢測機構在數量以及質量上高出中西部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很多,甚至在某些經濟貧困的地區,農產品檢驗檢測方面仍是一片空白,致使當地農產品質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
2完善檢測體系的策略
2.1提升宣傳力度。為了解決目前面對的問題首先應該提高國內農產品檢測工作的宣傳力度,讓我國的農民都認識到檢測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大眾的認知水平,讓農民在進行種植的時候能夠自覺的避免使用不安全且具有危害化學性的化學藥劑,保證產品的質量安全。宣傳工作應該充分的調動各級可以利用的力量,通過多元化的方式發揮指向性作用,讓人民群眾加入到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中。借助現代傳媒的力量,結合各個地區的電臺、報紙、電視等渠道進行宣傳,比如通過公益廣告、記錄節目。必要的時候建立舉報系統,如果發現質量問題要及時的進行舉報,讓全民都積極的加入到監督工作中。
2.2提升監督力度。政府和具體的職權部門充分的負起責任,提升管理監督的力度,對于農產品進行嚴格的檢驗工作。如果發現有問題的農產品應該禁止流通到市場中,謹慎的進行處理和調查,避免不合格的產品影響大眾的安全健康。各地區在建立農產品產業鏈結構的時候政府應該大力的支持,在農產品的檢測、上市全過程實現操作的一體化,將檢測和管理工作落實到實際中,切實的改變目前落后的現狀。各地建立具體的檢測制度,配備先進的設施和設備,保證檢測工作人員能夠達到專業化的水準,在檢驗工作中保證規范化操作流程,為檢測工作的準確性提供保障。
2.3改變檢測條件。在進行檢測化驗時候,條件的層次水平會對于后期的結果產生直接性的影響,我們應該主動的改進檢測的條件,為后期工作的合理展開提供基礎。政府部分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購買先進的檢測設備并且聘用專業的技術人員,結合農產品類型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檢驗設備。在選取檢測樣本的時候在各個區域選取,進行概率隨機選擇,提高檢測結果的可靠性?;蛘呤墙⒘鲃拥膶嶒炇襾磉M行流動式的檢驗工作,最大化排斥各種不安定因素的影響,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2.4加強對于專業人員的培訓。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關系到方方面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檢測人員不僅專業技術水平必須過關,同時綜合素質能力要高,社會責任心要好。在自己的工作過程中嚴格按照規范化要求展開。同時定時的對于工作人員進行晉級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跟上現代技術設備發展的腳步,培養員工的安全意識,對于崗位的職責有充分的了解,工作中認真負責。通過培訓工作建立水平更高、素質更好的檢測團隊,讓檢測工作真正為農產品行業的發展進行監督。
(作者單位:162100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