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英杰
勞動力轉移是實現農民增收,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途徑,但其中也存在著勞動力轉移組織化偏低、勞動力素質偏低、轉移政策落實不到位、勞動力工作環境差且權益得不到保障等問題。
一、勞動力轉移存在的問題
1.組織化程度低,轉移存在盲目性
近年來政府組織的勞務輸出數明顯增多,但是從勞動力轉移的總人數來看,政府起的作用仍然很小。農民工自發轉移,沒目的沒計劃,就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這使得一部分農民工進城后,由于信息不通暢或者信息錯誤,危害社會的穩定最終只能再回到農村,無法及時就業。另外,政府對農民工就業也沒有做出詳細的規劃,中介組織不完善。現在,農村剩余勞動力規模越來越大,農村勞動力轉移任務更加艱巨。政府需要宏觀調控,加大對農民工就業組織和指導。
2.大部分農民工收入低,生活水平相對較差
農民工相對與城市居民的收入較低,盡管在城市務工比在農村務農的收入高,但是橫向比較城市居民的收入,農民工的收入較低。收入水平決定生活水平,由于收入較低,他們的日常生活非常節儉,除了生活的必需品消費外,用于其他消費的費用非常少;住宿條件也較差,多在工棚或多人合租;另外,農民工的閑暇生活單調,他們的生活并沒有因為身在大城市而變得豐富多彩。
3.農民工整體素質偏低
現階段,促進農民收入的方法已不再局限于土地的增加。而是提高勞動力的素質,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是影響農民工收入的主要原因。外出務工的人員,一般有技術有文化的工資較高,而沒文化的農民干的活很累,工資又不高。特別是貧苦地區的農民,沒有一技之長,文化水平又低,嚴重制約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步伐。
4.制度制約問題,農民權益無法受到保障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有數以億計的的農村勞動力成為了產業工人,他們只是工作地點的轉移而已,呈現出“候鳥”型的勞動力轉移模式,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我國的法制建設比較滯后,農民工是城鎮中的弱勢群體,導致一系列諸如在戶籍制度上的居住權、教育權、就業權、社會參與權、社會保障權、醫療服務權、公共設施權與福利服務權等等都缺乏保障。我們要建章立制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二、勞動力轉移存在問題的對策
1.加大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水平和農民素質
我國不斷推進城鎮化進程,并統籌城鄉教育,促使農村和城鎮的培訓和教育協調發展,同時積極主動地服務于新增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和培養新型農民。而增加農村教育資金投入是最核心的內容,以確保農村教育的教學質量和經費來源,促使農村學生享受優質教育。農村基礎教育在提高農民素質方面起著全面性、基礎性及先導性作用。因此,應加大農村基礎教育的力度,進而在農村勞動力轉移中提供文化基礎。這就需要全面普及農村九年義務教育,以根據相關政策保證農民工子女享受平等的城市教育資源,同時還要在農村積極發展成人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但由于教育結構不合理,農村成人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無法滿足農村經濟發展和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需要。
2.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轉制度
只有實現土地的合理流轉,才能消除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后顧之憂。土地是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也是最重要的保障,保留農民的土地永久使用權。使農民在城市能夠安心務工,準許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民土地或者住宅轉讓租賃給其他人,同時鼓勵外出務工的農民把土地轉讓給別人,這樣既利用了土地,又可以收些租金,防止土地荒蕪造成浪費,提高土地使用率。
3.強化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業勞動力轉移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挖掘農業內部就業空間,增加農業內部就業機會。加強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綜合開發,進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品項目,加快農業產業化和一體化進程,盡可能地吸納農村勞動力。另一方面,要提高農業生產率,增加農業剩余,加快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生產率不斷提高,但同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國農村由于農業生產率低,農產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勞動力投入,嚴重制約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因此,我們必須大力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提高農業的機械化、現代化水平,使我國農業生產率迅速得到提高,從而使大量的農業勞動力從土地上轉移出來。
4.開展培訓,提升技能。把加快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作為促進勞動者就業和創業的重要手段來抓,始終按照“實用、實效、實際”和“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充分利用政策扶持,大力開展“三大培訓工程”。目前,我鄉已初步形成了“政府、培訓機構提供培訓、勞動者自主選擇培訓”的一體化培訓格局。一是打破地域界限,積極推進培訓產業化進程。二是加強與部門間的聯合,由鄉農、林等部門分工協作,對農村富余勞動力開展致富技能培訓。同時為方便農牧民,切實減輕農牧民經濟負擔,開展“送培訓、送技能下鄉”活動,深入各村組,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三是為鼓勵和扶持農村富余勞動力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大力開展創業培訓。
(作者單位:164713黑龍江省拜泉縣三道街鎮人民政府農經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