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宇
學生在自己的初中階段已經對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見解,教師只有對學生盡心正確以及及時的引導,才能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語文中的作文可以說是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學生用文字將自己的內心想法寫出來,表達出自己內心對于未來的想法,對于生活的想法。但是在傳統的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常常會給出學生作文題目,讓學生圍繞這個題目寫出自己的文章,這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所以,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利用不同的方法。
一、戶外教學,尋找素材
如今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最嚴重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沒有東西可以寫,沒有素材可以用,這樣學生寫作的思維也就會受到限制。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沒有豐富的素材,沒有東西,或者是利用的作文內容過于的陳舊,其他人在閱讀完學生寫出的作文開頭之后就知道學生大致在寫哪些東西,或者運用的是哪些事例,大概看一眼之后就知道內容,剩下的文章也就不用再仔細地閱讀了。針對這個問題的發生,學校的教師就應該經常組織學生進行語文課堂的戶外教學,讓學生回歸到自然之中,或是回歸到城市之中,回到自己的生活之中,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感受生活中的變化或者是自己身邊的變化,仔細地去觀察人和人之間交流時的語言、表情或是動作,充分釋放自己的內心,對周圍的事物或者人物有一個更加客觀的認識,從而更好地豐富自己的作文素材。還有這樣一些作文命題是要學生去仔細觀察周圍的一些小事,發現生活中一些感動人的小事,把它變成自己的寫作素材,從而豐富自己的文章。有些學生在文章中不能體現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并不是因為學生沒有感情,而是因為他們不能從自己的生活發現一些感動人的事情。對于這個情況,教師就可以給學生一個作文題目我,讓學生以我的角度去寫出周圍的事情,觀察身邊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文章。
二、勤于動筆,片段練習
一般的語文作文教學課堂上,教師一般都會布置一篇文章,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學生對這種比較長篇的文章時具有一定的抵觸心理的,但是為了完成任務,就會草草了事。教師為了學生參與到作文教學之中,提升學生對于作文的積極性,可以布置一些篇幅不是特別長的文章,大概是幾百字的文章,教師在學生構思完成之后,可以讓學生自己站起來口頭描述出自己想出的片段,或是將自己寫出的片段大聲地朗讀出來,讓學生在這種短小的片段之中拓展自己對于作文的思路,充分地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學到一些新的道理或者知識,對于事物能夠進行更加客觀地分析和賞析,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這種利用片段進行的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提供的一些關于文章的信息或者是一些情境,用美妙的語言文字去描述其中的人物和景色,充分抒發自己的情感,能夠讓學生非常及時地道出自己的感情。這種片段可以讓學生適時地了解社會上正在發生的一些時事,讓學生能夠以現實為依據,寫出更好的文章,在文章中通過激情表述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激發出自己最根本的想法。比如說,教師在讓學生進行片段練習的時候,可以以奧運會為例子,給學生看一些運動員上臺領獎或者是參加比賽時的視頻,以這個為主體,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情寫出一個兩三百字的文章片段。
三、改變理念,重視感情
教師在教學生進行作文練習的時候,首先自己對于作文就要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教師要名表作文教學不是為了應付考試的,而是應該讓學生在作文當中表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如今,有很多教師在教學中為了提高升學率,在作文教學的時候就是以考試為目標的,其實不是這樣的,學校設置作文教學就是為了較好地提升學生利用語言文字表達出自己想法的能力,不僅僅是為了考試的要求,更是為了學生在離開學校以后,解決在自己日后的工作或是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寫作問題,大膽地表述出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學生放在主要的位置,在給學生布置完作文的題目之后,讓學生有一個自己獨立思考的過程和時間,然后跟學生講明白哪些地方可以圍繞哪幾個點進行描寫或者是有一些固定的要求和規則,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寫出自己的文章,學生的作文應該是能夠較好地展現出自己的個性特征的,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的,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主地進行發言,在作文中表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的。教師在作文課堂上不能夠控制或者是限制學生的想法,這樣的話學生在提后作文思路方面就會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作文思維。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改變自己的理念,重視對于學生在作文中感情的培養。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中作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作文應該是讓學生科學、快樂地進行表達的地方,是學生自由表述自己想法的地方。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改變自己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進行片段練習,勤于動筆,帶領學生到野外進行學習,拓展學生的作文素材,以便于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作文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