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芳
初中語文教學不僅是促進初中學生基礎文化知識發展的關鍵性教育,而且對初中學生的品德、心理以及人格各方面發展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教育價值。這些教育價值隱含在初中語文的教學材料當中,也隱含在教學行為本身當中。高水平的初中語文教學,應該能夠使學生感受到中華傳統美德的價值并能夠主動踐行這些美德,關注自身公民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如何從教學的角度對此進行努力,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
一、初中語文教學概述
1.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新課改使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得到明顯的提高,其中的表現之一是學生的學業水平不斷上升,學生的自學能力不斷提高,并且,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認知角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但這并不代表新課改引導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是完美的教學。通過日常教學我們不難發現,新課改所要求的一些教學目標還有尚未達成之處,因此,教學的有效性也并不盡如人意。在初中生群體中,還有些學生對誠信、友誼、孝道的理解尚淺,更有一些學生存在著不良行為,這說明,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品德教育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2.將傳統美德教育滲入初中語文教學的必要性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凝聚了民族心理當中最優秀、最具傳承價值的部分,是我國公民社會道德的基礎,也可以作為個人人格發展的指向標。其中友善、誠信、尊老愛幼、孝順父母等以“修身、齊家”為主的美德為個人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參考,而心系天下、愛國愛民、追求獨立等以“治國、平天下”為主的美德,則為青年一代如何擔負整個國家的責任,提供了必要的標準。因此,將傳統美德教育滲入初中語文教學,不僅是解決目前語文教學問題的必要,也是促進青少年個人和集體發展的必要。
二、將傳統美德教育滲入到初中語文教學的方法
1.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擴展,突出傳統美德教育
初中教材當中有許多美文都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教育意義,但是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進行情感理解和文章精神理解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僅從教材角度入手進行傳統美德滲透教育是有阻礙的,但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許多與教材相關的內容,可以作為擴展教學的材料,同時達到傳統美德教育的目的。教師可以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拓展,例如,在進行古代文言文學習之后,將國學經典當做早讀課本,使學生在不脫離教材的知識范圍的情況下,對國學經典進行學習。在《尚書》《左傳》和《論語》等經典中包含了與國家和個人發展相關內容,如“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節用以禮,裕民以政”(《荀子·富國》)講述了節儉興邦的傳統文化,這樣的誦讀內容,能夠引發學生強烈的民族文化意識,為他們繼承和發展傳統美德奠定基礎;《三字經》中講“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學生理解了這部分內容之后,自然會領悟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對自身的“打磨”意義,也會認同學習行為本身的重要性;另外,國學經典誦讀講求從熟讀到理解,從理解到踐行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比較漫長的,需要學生付出努力,并且要求行為的主動性,學生能夠對國學經典有所應用,就說明他們已經掌握了主動發展的能力,對個人素質發展的主觀意識更強,對高尚的品行、堅強的意志的認可度也就更高。
2.對語文教學的形式進行創新,加深學生對傳統美德的理解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幾個基礎版塊:語文文字基礎知識、文言文、閱讀理解和作文,一直以來是教學的重點內容,對這些內容進行教學并不能充分展現出傳統美德的價值,還會因為這些內容與中考的卷面成績有關,而使學生單純關注“分數”。但是,語文教學教學中的其他部分能夠被充分利用起來,用以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的滲透教育,例如,對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進行創新,使其與閱讀教學、思維訓練、語文課外活動相結合。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學校校慶和一些節日、班會等機會,組織學生進行古詩文朗誦會、中西文化比較系列辯論會以及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演講會等,這些活動不僅給口語訓練拓展了空間,也為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提供了平臺。當同學們就“中西方的孝道觀念”進行激烈的辯論的時候,我發現他們能夠引經據典,說明中華民族“孝道”中包含的“孝親”“順長”“忠君”三層基本含義,并且對“孝”“順”“忠”進行了極具現代觀念的闡述。這說明學生們對中國傳統美德的認識加深了,而這種思考并形成自己獨特觀點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他們表達自己所學習到的傳統美德的過程。
3.對語文教學資源進行合理利用,鞏固傳統美德教育的價值
語文教學中最不容易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是古文和古詩,但是,蘊含最多傳統美德教育內容的也是古文和古詩。國學經典早讀可以幫助學生充分克服學古文難的問題,而古詩的學習、背誦以及體會其中的傳統美德教育價值的過程,則需要教師通過對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來達成。在課堂教學中,最能夠幫助教師完成故事教學目標并使學生體會到其中美德教育價值的教學資源是所媒體設備,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設備,對古詩教學進行教學方法的改善,將刻板的“熟讀——背誦”轉化成圖畫記憶,通過“圖畫展現”和“編故事”的方法,一邊教學生新的記憶方法,一邊進行傳統美德教育的滲透。
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美德教育滲透的關鍵
進行傳統美德教育滲透,是初中語文教學充分發展的一個表現,這也意味著,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美德滲透,需要遵循語文教學中的幾個關鍵。第一,教學內容的選擇以教材為主,還需要兼顧學生的學習水平,例如,國學經典誦讀不能選擇太難的典籍;第二,要突出教學的特殊性,實施人本教育,力求使語文教學活動豐富多彩,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傳統美德進行滲透,不僅能夠解決語文教學中的問題,還能夠使語文教學的價值提升,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相信初中語文教師的努力,能夠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更好的平臺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