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婷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教育部下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階段是幼兒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成人應為幼兒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有的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對子女的教育中存在重視給幼兒吃的好,卻輕視進餐習慣的培養。幼兒在家進餐往往是成人喂食,吃自己喜歡的食物。當幼兒進入幼兒園后,由于環境的變化,幼兒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進餐問題,長此以往,將造成幼兒身體營養比例失調,引起營養不良癥狀,危害著幼兒的身心健康與發展。由此可見,保健員、營養員、保育員三位一體,共同合作,如何正確地引導、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是我們幼教工作者需不斷探索研究的問題。
二、研究目標
1.根據幼兒在家及在園進餐表現的調查研究,尋找幼兒在進餐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幼兒不良進餐習慣形成的原因,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總結保健員、營養員、保育員三位一體互相配合、共同合作,培養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各種方法和途徑,形成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培養策略。
3.積累保健員、營養員、保育員相關的營養健康知識、技能,提升她們的專業能力。
三、研究結果
(一)尋找幼兒在進餐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
1. 生理原因
部分幼兒在胎兒期營養怒族或其他原因導致先天的體弱多病,身體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幼兒本身抵抗能力比較差,常常出現呼吸系統、腹瀉、腸胃不適等疾病,這些容易造成幼兒的食欲不振。另外體弱的幼兒腸胃蠕動速度相對比其他幼兒緩慢,胃內排空時間較長,長久會食欲減退。
2.飲食不當
當前幼兒食品玲瑯滿目,層出不窮,加上現在的幼兒家庭環境優越,家長處于對孩子的疼愛,對于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導致幼兒無節制地吃一些零食和垃圾食品,如過多地吃巧克力、果凍、薯片等等,碰到正餐幼兒反而就沒有食欲了。
3.家庭教育
個別家長在潛移默化中也讓幼兒養成了挑食的換習慣,家長在進餐時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面對自己不喜歡的食物干脆不放在飯桌上,菜肴搭配過于簡單。長此以往,幼兒會跟從父母,只吃父母喜歡的提供的食物,當在幼兒園看到不一樣的食物,不認識也就不吃了。
(二)保健員、營養員、保育員三位一體培養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策略和途徑
1.保健員
(1)通過對營養員科學安排幼兒膳食的理論、實踐指導,提高營養員科學制定幼兒食譜的專業能力
保健員、營養員定期召開伙管會,就最近幼兒園的食譜聽取伙管會中家長代表的意見,及時合理調整食譜。其次保健員根據婦幼保健所的指導要求,針對營養價值高、有益于幼兒生長的食物對營養員進行培訓。第三保健員及時提供給營養員一些姐妹園中深受幼兒歡迎的食譜,加以借鑒。保健員和營養員在制定每周食譜時共同研討,既要考慮科學衛生、營養均衡,同時還要考慮幼兒的喜好。保健員在對營養員科學安排幼兒膳食的理論、實踐指導過程中,幫助營養員掌握幼兒營養食譜制定的原則,提高營養員科學制定幼兒食譜的專業能力。
(2)通過對保育員餐前準備、餐中指導等規范操作環節的理論、實踐指導,幫助保育員掌握午餐管理中各項護理技能
保健員為了讓保育員在思想上重視餐前清潔、消毒準備工作的重要性,保健員利用雙周一次的業務學習,指導保育員了解在幼兒進餐時的工作職責,如餐前準備,規范分餐,餐后收拾餐具,餐后環境整潔等;同時組織保育員進行現場研討分析,并對餐前清潔消毒、物品擺放位置;午餐分發、保育員的合理站位、餐點的觀察與護理要點等方面進行點評。保健員通過對保育員餐前準備、餐中指導等規范操作環節的理論、實踐指導,使保育員對幼兒餐點護理的保育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在實踐中掌握午餐管理中規范操作的原則以及各項護理技能。
2.營養員
通過對幼兒進餐過程中的巡視,提高自身烹飪幼兒膳食的專業能力。每天在幼兒用餐時,營養員深入大中小每個年齡段班級內,對幼兒的進餐情況進行巡視。營養員提供給班級老師《幼兒一周食譜反饋表》,請班級老師及時反饋幼兒的進餐信息,根據食譜反饋表,及時進行匯總,在營養搭配合理的基礎上,不斷改進食譜的搭配。同時在進班巡視幼兒用餐的過程中,觀察幼兒對烹飪方法的喜好,針對幼兒的喜好,嘗試老菜新做、新菜巧做、一菜多味、家常改良,嘗試煎、煮、烤、炒等各種烹飪方法,努力提高烹飪技能。
3.保育員
(1)通過進餐教育教學活動,使幼兒了解食物的營養價值,糾正幼兒偏食挑食
幼兒對知識的獲得主要來自直接感性的經驗。保育員每月組織一次進餐教育教學活動,與幼兒分享有關進餐中食物營養、習慣培養等方面的故事和兒歌,幫助幼兒了解均衡營養、合理膳食的相關知識,學習正確的進餐方法。
(2)通過對個別幼兒進餐情況的案例記錄,糾正幼兒不良的進餐行為,形成個別化的指導策略
4.榜樣示范法
根據幼兒“喜模仿”“愛表揚”的特點,保育員利用集體氛圍的渲染,用情緒感染他們,及時表揚班級中進餐習慣好的幼兒,幫助幼兒樹立榜樣,用集體氛圍的渲染,積極的情緒感染他們,激起幼兒主動進餐的愿望,使一些愛挑食的幼兒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5.語言鼓勵法
語言鼓勵好似一種精神營養,是幫助幼兒養成良好進餐習慣的催化劑。鼓勵性語言能促進幼兒良好進餐行為的形成,激發幼兒的進餐愿望,從而形成不挑食、偏食的良好進餐行為習慣。
三大員積極利用幼兒園網站“食譜推薦”“溫馨提示”欄目、家長接待日活動、營養知識家長講座等途徑向家長宣傳科學喂養和平衡膳食的知識,傳遞正確的教育理念。并經常利用家長接送時的交談、微信交流等其他各種方式交流幼兒在幼兒園和在家時的進餐情況,對幼兒進餐時表現給予及時的關注,并針對幼兒在幼兒園中的進餐情況給家長一些適時、適當的意見和建議,通過積極有效的家園合作來貫徹教育的一致性,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