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木林
學校管理是學校活動的一個重要領域,它是學校管理者在一定社會環(huán)境條件下遵循教育規(guī)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有效實現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目標而進行的一種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作為學校領導,我認為要使學校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更強,除要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教學方針和落實好“學校的制度”、“以人為本”等方面相結合以外,還要應多注意如下幾點。
一、慎言
慎言是指學校的領導(特別是指校長)在生活上或工作上要慎重而言,注重“話到口唇留半句”這句古訓。作為學校的領導者既代表個人,又代表著學校。作為“個人”,我們都有人共性的一面,有七情六欲,有言論的自由,都有犯錯、做錯或說錯的時候。而作為“學校領導”,我們就代表著學校,我們的言行是全校師生的表率,是社會的目光所向,我們的言論除了有一般人所共有的約束之外,還應該有著同“領導職務”“領導責任”相稱的約束。這種領導角色的特殊性要求我們(特別是在公共場所)的言論,要合乎場合,合乎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性和思維邏輯基礎,要適應對象,講究效果,有前瞻性,敢于言人所未言。且看原央視《星光大道》主持人畢福劍在2015年“餐桌上言論”的不雅視頻,最終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校長在教師和學生面前講話更應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每句話都應擲一有聲”,這樣在教育教學方面就能自然而然地達到不令而行。
再看湖北咸寧實驗小學副校長洪耀明,他主要分管學生德育方面工作,在其學校門口有一條路,學生早晨上學時扔垃圾現象尤為嚴重。為解決這一問題,副校長洪耀明給全校學生許下諾言:只要你們做到不亂扔垃圾,并能制止別人扔垃圾,使這條路的衛(wèi)生狀況得到改善我就在一個月后的升旗儀式上當眾親吻一頭小豬。沒多久,效果就明顯出現了。校門口這一段路出現的亂丟亂扔垃圾現象得到有效遏制,路的衛(wèi)生狀況確實大為改觀。通過這校的直觀的事件,洪校長讓更多小學生對講誠信、守諾言有更直觀的感受,也從無形中培養(yǎng)了同學們自覺養(yǎng)成文明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學校領導(特別是校長),在發(fā)表個人意見或作報告之時,請不要信口開河,說些人云亦云的套話、空話、廢話。而是要有備而言,言之成理,言之在理,言而講理,切記:慎言。
二、無私
一所學校的教育教學能否正常運轉,戰(zhàn)斗力是強勁,關鍵在于教師的管理。在教師的管理方面,領導者應胸懷寬廣,高瞻遠矚,不應斤斤計較于個人得失,不應把個的榮譽和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更不能因為和某教師感情較好、和某教師是親戚關系、或某教師比較聽你的安排等而有私心。應用平常心去看待事情的原由,真正做到大功無私。領導者若是為了一已私利、虛名而強行下達管理指令,勢必會令被領導者憤憤不平而產生逆反心理,最終將導致學校的工作停滯不前。老子不是說過這樣一句嗎“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其大意是說“過分地求私利、虛名,必然會遭受嚴重損失,知足者不會受到侮辱和后悔,適可而止不會有什么危險,這樣做才能終身無患。”在學校里上,管理者是全體師生目光所向,所做的一切,師生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所以,在學校管理中,只有先做到“無私”,以人為本,嚴格執(zhí)行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這樣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才能有序開展,學校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才能強勁。
三、糊涂
俗話說:“聰明難,糊涂難,由聰明轉入糊涂更難”。在教育教學這個群體中,人員較多,人多必然意見多,分歧多,所以也會自然而然地生成“派別”也多(越大的學校這種現象就越顯而易見)。因而,學校里面各式各樣的小矛盾就會滋生。學校領導如果對什么事都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的話,搞不好就會出現人人自危的局面,相當不利于學校的安定團結。對于如何去處理這些事情,作為領導者的我們不防裝作“糊涂”處之。如:某學校的老師在課余時無意間用學校領導的“口頭禪”在級組室里開了一個玩笑,當時全級組歡聲笑語一片。不久有人向校長打了小報告,校長沒有立即查問,沉思片刻后說:“這件事我知道,以后別議論了。”該校長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說“這件事我知道”,處事方法看似糊涂,實則明智也。正是這種糊涂的處理方法,排除了教師之間相互猜疑而導致同事關系的緊張,無形中化解了潛在的教師之間的沖突,給人的感悟是“無招勝有招”。當然,我們所說的糊涂,不是指一味地糊里糊涂,而是指“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在不涉及大是大非和原則問題時可裝糊涂,但在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時,在關系到廣大教師群體的利益時,或在涉及到學校的聲譽時,勢必始終堅持不動搖。
四、希言
“希言”是出處《道德經》的“希言自然”,意思是說:“少言寡語,順其自然。”現在許多學校都有這校的現象“學校領導在臺上開大會,教師在臺下開小會”,究其原因幾乎都是由“領導的話語天花亂墜,不知所云”所至。一位有經驗的精明能干的領導,他的言語也是總那么的精練,作為學校的行政領導,在開會、布置任務或是做教師的思想工作時,請注重“希言”。應做到長話短說,短話少說,不需要說時就一定不啰嗦,俗語說:“聽的最高境界是聽到對方想說,說的最高境界是說到對方想聽”。在教師管理中重在引領,抓住要點,順期自然,無為而治。不說,則放之任之;說,則說關鍵之所在,扣緊主題,圍繞中心,切勿說些無關緊要的話。作為教者,我們都通曉:對學生三言兩語,曉之以情,動之于理,很多時就能起到預期的教育教學目的。同樣,作為學校的管理者,對廣大教師而言,言簡意賅、對癥下藥,往往也能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且看洋思中學蔡林森校長的學校管理名言:“言不在多在于精”不也是異曲同工嗎!可見,作為一個領導者,開會或布置任務時切忌“嘮嘮叨叨”式的空洞話語,應做到言不在多,管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