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云鵬
素質教育是以尊重學生的思維和精神活動,注重開發學生潛在智能為根本目標的教育。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同時,課堂還是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相互關系的重要場所,這種關系包括表揚與批評、肯定與否定、相融與排斥、競爭與合作等,涉及社會情感的各個方面。素質教育的精神要求我們必須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探索創新教育,深入研究課堂教學,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如何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從而更好地為素質教育服務?現將個人多年的教學實踐和體會陳述如下,以期共同探討。
一、優化教學組織,啟迪學生思維
大量的現代教育教學改革實驗表明:在課堂教學中實現素質教育目標最合適的學習形式應是啟發式、開放式、課堂討論式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學成為一種對話,而不是灌輸,師生在平等的地位上進行智慧與心靈的交流;教師著重挖掘數學自身規律,用于啟迪學生思維,使教學富于情趣,富于激勵性;在這樣的課堂上,洋溢著寬松和諧、探索進取、求實創新的氣氛,激蕩著不同見解的質疑爭論、多端信息的傳輸反饋,學生在“知識市場”上潛心汲取、交流見解、提高能力、增長才干。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較深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邏輯推理,得出數學概念和規律,使學生受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的訓練;精心安排解題教學,為學生安排更多的動眼、動口、動手、動腦、觀察歸納、實踐操作的機會,重視思維過程的揭示,在過程中拓展學生的思維;同時要按布盧姆的科學目標分類方法,依不同的難度、抽象程度和效用,對概念、法則、公式、命題,提出不同層次(了解、理解、掌握和靈活運用)的學習要求;要自覺遵循數學方法論的基本原則,有意識地滲透數學思想觀點,促進學生重要數學觀念和初步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盡早發生發展,提高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與責任感,獲得情感、能力、知識的全面發展,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
二、重視反饋控制,提高數學素養
1.反饋控制必須及時
在課堂教學中,一旦發現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運用出現偏差,教師必須及時進行跟蹤、糾偏,否則,錯誤的有效慣性會造成今后學習的更大障礙,以致積重難返。
2.反饋控制必須把握適度性原則
教師發出知識信息后要密切觀察、體會學生的神情與反應,及時收集反饋,若信息輸出量過多過難,則會造成“矯枉過正”的負效應,信息輸出量過少過易,則會產生“課堂疲軟”的厭倦心理。教師要精心備課,準備多套教學預案,課堂上,要以靜制動、洞察其變、隨機應變,適時調整教學內容、進度與方法,優化課堂教學。
3.反饋控制必須有一定的超前性
教師要預先充分考慮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普遍性問題和特殊性問題,透析錯因,通過設疑、提示、針對性練習、重復強調等手段,及時發出信息,把學生頭腦中正在孕育的錯誤消除在萌芽狀態,這有利于學生及時意識到自己思維過程中的缺陷,加深對自身的了解,增強自控能力,改進學習方法的科學性,完善自己的思維品質,提高數學素養。
此外,在每節課的安排上,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給予反饋也需要更加仔細的推敲,教師反饋形式可因課程的不同而變化。
三、改善課堂管理,創設情感環境
課堂管理是指教師為鼓勵學生對課堂教學進行合作和參與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動。管理行為應視作教學作用的中心,是課堂教學目的和任務取得成效所不可或缺的。
具體到課堂教學,從鈴響的那一刻起,教師就應立即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以精神飽滿、情緒高昂的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表情親切而不過分隨意,嚴肅而不過分緊張,營造一個既寬松又嚴謹、既舒適又緊張的課堂氣氛;活而不亂、靜而不僵、寬嚴有度、動靜自然、積極而不消極、主動而非被動的學習氛圍;教學應趣味盎然,生機勃勃。教師要舉止從容、端莊大方、精力充沛、健康樂觀;在教學語言、手勢、站立、行走上要運用科學、處理得體。教師語言應嚴謹規范、形象生動、清晰明快、富有情趣、幽默,要善于揭示矛盾,用數學魅力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要把對學生真誠的期望,有意識地通過各種形態微妙地傳遞給學生。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學生不良行為的影響,如何妥善處理不僅個性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而且還反映出教師的管理能力和素質修養。我認為較好的做法應是在繼續授課的同時目視對方,或走進他,還可以作出動作(如把一個手指按在嘴唇上等),讓他自行停止這種行為。如果不良行為還繼續,教師可以批評,但批評應力戒苛刻而大動感情的斥責,更不能辱罵,批評應清楚而肯定(何人何事)而不應粗魯和威脅,同時應強調指出,教師期待的是積極向上的行為而不是消極不良的行為。教師的批評還應盡量避免產生“波浪效應”,過于嚴厲的反應,會使學生失去對老師的尊敬產生不滿和畏懼,而不能有效地在班里學習。
從事教育職業意味著要敢于面對新的挑戰,勇于承受內心焦慮的考驗,充滿危機感和使命感。新世紀數學素質教育的號角已經吹響,它要求數學教師應努力做好觀念、知識、能力的更新。要敢于擺脫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樹立先進的教學觀、數學觀和學生觀,要以飽滿的熱情主動投身課程改革,要真正理解“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人人在數學上都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深刻內涵。教師要加強學習,博覽群書,刻苦自勵,不僅精通專業知識,還要對跨學科的知識有新的了解,同時必須學習心理學和教育學,不僅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學法,改封閉式的教學為指導學生“開放式”學習。教師的思維能力要更新,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還要熟練掌握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提高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