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葦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才能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一、加強詞句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
讀課文要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要會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和組織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準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掌握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知識,是發展閱讀和寫作的重要基礎。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引導學生運用詞語十分重要,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詞語訓練要注意重視理解和運用,把學和用結合起來;閱讀課文與理解文章結合起來。一些常用的詞語,要引導學生在說話和作文中學習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導學生加深認識,并讓他們口頭或書面造句子,學會使用。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應讓學生了解這些詞語和句子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詞語一讀就懂,不需要講解。有的詞語稍作比較;學生就理解了。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哪里?重點應引導學生說,也就口頭運用。為了是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用祖國豐富的語言,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課文中詞語、句式變換說法。
二、教給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一)指導預習,教方法
預習作為課堂教學的前奏,是學生上新課前一定要預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預習可使學生對新課教學處于有準備的心理狀態,便于增強聽課的目的性,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剛開始老師和學生一起預習,教給學生的預習方法,掌握預習“默讀——查問——朗讀——摘抄——思考”的步驟。能后慢慢放手,自己回家拿預學本自己完成,我也會布置一些預學作業,讓預習不流于形式。掌握了預習方法和步驟,提高了自學能力,使閱讀起步訓練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二)上好精讀課,教學法
集中識字后的閱讀教材是按單元分組的形式編寫的。教學時,要抓住本單元本組的訓練重點,以精讀帶略讀,以課內帶課外,以一篇帶多篇,有重點地、有計劃地訓練學生,逐步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讀課,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善于啟發學生質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閱讀教學中,只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的局面。我們要通過篇一篇課文教學使學生學到閱讀知識的方法,形成閱讀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教師可以讓學生預習課文,有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詞義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決的,老師幫助解決。教學中,教師引導、啟發學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內容等)提出來。有的時候,學生確實提不出來,教師就問他們某句話,某個意思懂不懂。這樣讓學生逐步養成閱讀課文時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問題來的良好習慣。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盡可能啟發他們互相解答。他們確實解決不了的,才由教師講解。
四、營造良好閱讀氣氛,激發學生興趣
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眾所周知,良好的環境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可以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條件,為學生的閱讀創造良好的硬環境和軟環境。其中,硬環境就是創設良好的外在閱讀條件,如提供圖書閱覽室,內藏足夠的圖書,配置較大容納量的書桌,教室四壁張貼有關讀書的標語,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軟環境則是指教師在與學生的閱讀交流中建立的一種美好的情感氛圍,如對學生閱讀成果的贊同和肯定等。這樣,就能使他們在閱讀中產生成就感,從而更加積極地擴充自己的閱讀量。
五、重視朗讀訓練,產生情感共鳴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反復朗讀,帶著情感去讀,是一種最常用的閱讀方式,也是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朗讀既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使學生獲得思想的熏陶,又有助于學生情感的傳遞,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要讓學生自主地、全身心地經歷閱讀過程:
1.充分讓學生去思,去想,去創,老師要特別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從而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充分發展和全面發展。
2.給學生提供質疑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既可集中質疑,也可隨機質疑。可先小組進行,再全班交流。解決問題才能更好的讀。也是學生由“讀會”走向“會讀”邁出的最成功的一步
3.將教學過程開放化,讓學生想說就說,學生的說才會體現個性化;只有將交際形式多樣化,面向全體,人人參與(或同座式、或小組式、或全班式),學生說才會落實全員化。只要多說多練,學生說的水平才能不斷進步。而且通過這種個性張揚,能轉化為學生更具有個性的閱讀能力,使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六、大膽想象 展開創新的翅膀
想象是思維的體操,是創新的翅膀,是拓展思維空間的內驅力,是人們對頭腦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由此可見,表象越豐富,想象就越開闊、越深刻。愛因斯坦說過:一切創造性勞動都是從創造性的想象開始的。想象是一種立足現實而又跨越時空的思維,它能結合以住的知識與經驗,在頭腦中形成創造性的新形象,把觀念的東西形象化,把形象的東西豐富化,從而使創造活動順利展開。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學生可以打開思維的閘門,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樹木想到飛禽走獸;從一個思路跳到另一個思路,從一種意境跳到另一種意境;使狹小單薄的擴大充盈,使互不相連的聚合粘結%%它滲透在小學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必須具備的心理品質,特別是在發展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平時,教師要注意適當地介紹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讀物讓他們閱讀。教師還要啟發學生運用教學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學生廣泛閱讀,必能豐富知識,開拓思路。無疑是朋友小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好方法。
總之,教師如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閱讀方法的選擇是很重要、也是很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