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霄
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要求課堂教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農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要探究新思路。構建滿足學生需要的新課堂。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得到發展。農村的語文課堂教學在改革的大環境下。我也加入課堂改革的行列中。
我所從教的是一所農村寄宿制中學,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是很強,教育資源也比不上城市的。大部分的老師也只是安于現狀,采用了傳統的講授法。一支粉筆,一本書,一輩子的“填鴨式”教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課堂,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面對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學生的讀書觀念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傳統的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對課堂的需求。
那么如何建立一個學生喜歡的課堂呢?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什么樣的課堂才是適合農村初中學生的呢?下面我來談談這幾年來我在語文課堂改革探究的幾點心得。
一、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必須要對現有的教材進行重構
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為了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性。我們學校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改革的潮流中。剛開始,我們學校借鑒了一套:“激趣導入—自主品讀—質疑探究—合作互動—遷移實踐”為教學流程的自主、探究、合作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我發現,如果用課改模式上課,我的教學目標是不能夠完成的。沒能完成教學目標的課堂,就不是真正的課堂。那么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2016年9月,我和語文組的老師一起去廣州參加生本語文骨干培訓。通過這次的培訓,讓我找到了,解決課堂效率問題的鑰匙,也就是有可能可以解決如何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而這把鑰匙就叫做課程再造。
回來后,我們語文組就嘗試把教材的內容進行分類,然后根據不同的體裁進行分類,也就是對教材進行重構。并且用一定的時間只完成同一個體裁的內容。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探究實踐,我發現,剛開始讓學生面對新的教學模式,教學進度是慢的,但是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實踐,課堂的效率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
經過了一年的實踐,我發現重構教材,很適合這樣的課堂課改模式。我所教的班級,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的北區前三的好成績。
所以我認為,當課堂模式改變時,我們使用的教材必須要進行重構。
二、課堂改革必須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讓其積極參與到課改中
由于部分農村老師受舊的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較深,對新的課堂教學方法不理解、不接受。單純追求學生分數的“應試教育”的舊框框,對創新性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身體素質等方面培養的重要性,并未引起他們的高度重視。不少教師的教學方法仍然是“應試教育”那一套,而要真正打破這種格局必須提高教師素質。
我認為提高農村初中教師素質的途徑有以下幾方面。
1.先讓其思想通,認同課改
讓老師學習宣傳新的課堂改革模式,讓教師了解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弊端和危害,學習課堂教學改革的內容、目標、形式。讓教師暢談自己的教學理念,發表看法,充分討論,并將其有效的做法納入校本研究。讓更多的老師可以參與到課堂改革中來。
2.對老師進行培訓
有計劃、有系統地針對每一位教師進行培訓,讓他們能及時地學習與課堂教學相關的知識與技能。不如,把老師送到課改理念比較成熟的地方學習,減少老師們在課改中所走的彎路。
3.選擇課改教學水平較強的教師上示范課改實踐課
做出高出常態水平的實驗,在取得成效的基礎上加以推廣。這樣,課堂課改課就很容易被其他老師接受。教師是課堂改革的中堅力量。課改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參與。所以,要想建立一個學生喜歡的課堂,必須所有的老師都要積極參與。
經過實踐證明,課改只有全體老師參與,才是成功的課改。但是除了老師的積極參與之外,還要有學生的參與。我們都知道,農村的孩子都不大氣,并且很內向。要想他們能在課堂上展示,這對他們來說,是一項很大的挑戰。那我們怎么改變學生呢?
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團活動,提高學生的素養
在推進課堂的改革中,我還發現農村的學生,由于家庭條件的限制,閱讀知識面窄,見識淺。在課堂上不夠大膽的展示。這在我們的課堂課改當中,也是一大阻礙的力量。
為了突破這一難關,我們學校開展了很多社團活動。我就鼓勵他們參加學校的各種社團。豐富他們的校園生活,讓他們愛上社團、班級和學校。讓自己更有自信。我還在班里組建了朗誦詩社,書寫社團,每周舉行一次活動,每學期進行一次比賽,自己出錢給他們買獎品。讓學生在社團里找到了自己的自己的位置,找回了自信,收獲了自己的自信。
這樣,他們有了自信,在課堂上才不會扭扭捏捏,就可以大膽的展示,這樣的課堂才會是他們喜歡的課堂。
總而言之,在這幾年的課堂改革探索實踐中,我一直堅持這種課堂改革的教學理念,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改革會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以上就是我這幾年在課堂改革中的幾點實踐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