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平
一、幼兒園戶外活動開展的意義
(一)戶外活動有利于增強兒童抵抗能力
經常在戶外活動的兒童,身體結實,不怕風寒,一年四季很少生病。
(二)戶外活動能滿足孩子好動與探究的本性
在戶外活動中,孩子所受到的制約大大減少,他們在更多的情況下是活動的主動參與者,因此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三)戶外活動有利于兒童的生長發育
戶外的空氣新鮮,陽光充足,可使孩子獲得充分的氧氣和日光照射,使孩子不易缺鈣,日光中的紫外線可使身體產生維生素D,有預防小兒佝僂病的作用,能提高孩子關節和肌肉的活動能力。對于正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很重要。
(四)戶外活動能提高兒童的社會化發展
戶外活動往往需要小朋友一起開展,即使是簡單的游戲活動,也有不少規則,可以為孩子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積累為人處世的規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孩子們往往會從游戲中積累經驗并遷移到將來的日常生活中去。
(五)戶外活動有利于幼兒通過運動和感覺來認識環境
兒童天生就喜歡運動,通過運動和感覺,他們會逐漸認識外界環境,隨著活動范圍的擴大,兒童的自信心也可以不斷加強。
二、我園在開展本土戶外活動中的探索
(一)探討本土自然資源在幼兒戶外活動中的運用
幼兒園在開展運用本土自然資源的戶外活動探究活動中,老師以及熱心的家長同志們收集了種類豐富、數量可觀的自然材料:如竹、木、草、棉等。老師們利用這些大自然的饋贈品,設計制作了竹桶、竹扁擔、竹籃、竹梯、竹鏟、竹筐、竹高蹺、竹編球、竹推車;木樁、木高蹺,木條,木塊兒;草席,草龍,草球,稻草人,草墊等。
老師們利用這些教玩具,精心設計了豐富的戶外活動方案:在沙水區,你可以看見孩子們拿著竹桶、竹杯、各種造型的竹鏟,木墩兒等玩著筑城堡、挖水渠、制蛋糕等充滿想像力的合作游戲。在種植區,你可以看見小朋友們挑著竹水桶,拿著竹鏟,竹籃,去給自己班級種植的的蔬菜澆水,松土,采摘豐收成果等等;在戶外體育區,你可以看見孩子們爬竹梯,挑扁擔,踩高蹺,踢草球,射稻草人,舞草龍,學解放軍叔叔在草席上匍匐前進等等。這一系列親近自然資源、自然材料的活動,讓孩子們徹底回歸自然的環境,被大自然的質樸、原生態影響著、侵潤著。
(二)本土文化資源在幼兒戶外活動中的運用
廣元的文化資源豐富多樣,女皇文化、三國文化、古蜀道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石窟藝術文化、生態文化、美食文化等,如何在這么多資源中選取適宜在幼兒戶外活動中開展的地方文化元素呢?具體說來,我們做了如下嘗試。
1.女皇文化
廣元保留了延續近一千年的“正月二十三,婦女游河灣”,即女兒節賽鳳舟習俗,形成了獨特的地方特色文化景觀。于是,我們組織老師們運用廢舊紙箱,自行設計、制作了形象生動的鳳舟:鳳頭栩栩如生,頗有鳳凰來儀的氣勢,鳳身由幾節紙箱兩兩組合,方便孩子們靈活運動、變換方向,在頗有節奏的鼓點中,小朋友們既要保證整個隊伍的協調、統一,又要力爭能賽過對手,就別提多刺激有趣了。隨著“賽鳳舟”主題活動的開展,老師們一次次完善著鳳舟的美觀度與適用性,小朋友們也在活動中提高了協調性、配合度,鍛煉了手臂力量,提高了靈活性及奔跑速度。
2.節慶文化
廣元的節慶活動豐富而具有地方特色,如女兒節系列活動:劍門廟會、劍門蜀道三國文化旅游節、朝天核桃文化旅游節、牛頭山登山節、梨花節等。而在劍門蜀道三國文化旅游節期間,我們常常能看到三國入關儀式、姜維守關情景再現以及節慶日吹嗩吶、抬滑竿、舞龍、踩高蹺等地方民間文化表演。
于是針對小朋友們愛模仿、喜歡扮英雄等年齡特點,我們設計了諸如利用竹竿制作的滑竿、轎子,設計、開展了戶外體育游戲;結合舞龍表演,分別利用廢舊牛奶箱、牛奶罐、雪碧瓶等不同材質,設計制作了各種特色的中國龍,有的龍威武神氣,有的龍靈活多變。孩子們在舞龍游戲中,不僅鍛煉了蹲、跑、跨、跳、轉等動作技巧,集體協作精神及團隊意識也獲得了顯著提高。而踩高蹺活動,對孩子們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們按年齡段給孩子們設置了不同難度的挑戰項目。而孩子們對于戶外游戲中諸如“草墊匍匐”“神射手”等與三國戰場相聯系的場景游戲如癡如醉,也讓老師們頗為自豪,孩子們在老師們腦洞大開的創意中,體驗到了特色戶外體育游戲的樂趣,感受到了廣元本土文化的侵潤。
3.民俗民間文化
人越成長,越容易不經意的丟掉最珍貴的東西。回憶起我們兒時簡單易學、喜聞樂見的民俗游戲,現在卻越來越難看見。所以老師們共同商討,整理出了適合孩子玩耍、有益身心健康又取材方便、綠色環保的民俗民間游戲,如騎竹馬、推獨輪車、打沙包、滾鐵環、抽陀螺、跳房子、跳皮筋、跳繩等。
(三)本土社區資源在戶外活動中的運用
組織幼兒前往紅星公園開展愛國教育活動,到敬老院開展孝親敬老活動,到部隊開展觀摩操練、感受戰士們嚴明的紀律及生活常規活動,到福利院開展手拉手奉獻愛心活動等。
我們帶孩子們前往皇澤寺感受女皇文化、千佛崖感受石窟文化、千佛崖公園聽本土川戲;爸爸媽媽帶孩子參加三國文化節,感受三國入關儀式、守關等歷史情景;登山節、旅游節等感受吹嗩吶、抬滑竿兒等地方特色表演,并將這些獨具地方特色的活動融入到幼兒園的戶外游戲中去,我園在探究運用本土資源開展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戶外活動過程中有了一些經驗和體會,但是總的說來這些經驗還很粗淺,還需要不斷的積累與提煉。孩子們也才逐步體驗到以前沒嘗試過的父輩們的游戲,這些簡單環保但卻經久不衰的游戲已經在我園播下了種子,未來的日子里,有愛心、有熱情、有目標的東幼人會竭盡全力,讓他們順利的生根、發芽結出累累碩果,攜手打造富有更多創意、更多趣味的特色戶外游戲體系,為傳承本土文化,為孩子們擁有健康的身體共同努力!